杜姓氏的由來?
杜姓的來源
一、姓氏源流
杜(Dù)姓源出有三:
1、出自祁姓,以邑為氏。杜姓的得姓歷史,從史籍文獻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據《通志·氏族略》雲: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據傳,皇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代。遠古的時候,人們以封地之名稱堯為陶唐氏。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他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
2、出自上古杜康之後。據《世本》所載,相傳是黃帝時釀酒的發明者杜康的後代。相傳杜康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人,善於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歷史了。
3、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時有鮮卑代北獨孤渾氏,金時女真人徒單氏、滿族都善氏、圖克坦氏、鄂倫春族杜寧肯氏、裕固族杜曼氏、達斡爾族德貢氏、達力德爾氏等改姓杜,其它如滿、蒙、土家、京、回、俄羅斯、壯、藏、朝鮮等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杜伯。帝堯裔孫劉累之後。上古時代,帝舜封堯的兒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孫在夏和商時都是諸侯。到了周初成王時,唐國不敬當朝天子,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滅掉,而把其弟叔虞封於唐,把唐國原國君後裔遷到杜,因此改稱唐杜氏。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杜伯風流瀟灑,使周宣王的寵妃女鳩著迷,於是設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為所動,惱羞成怒的女鳩惡人先告狀,反誣杜伯欺負她,周宣王於是斬殺了杜伯。杜伯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姓,他們尊杜伯為杜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杜姓以陝西西安為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杜姓已有徙居楚、魯等國的,《新唐書》雲:“在魯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難,奔於楚,生大夫綽。綽生段,段生赫。”杜赫為秦將,食採於南陽衍邑,時人稱為杜衍。赫少子杜秉,任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太守;秉子杜札,任南陽太守;札子杜周,任御史大夫,於漢武帝時以豪門望族被朝廷強迫遷徙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後形成杜姓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望郡——京兆郡。京兆杜姓,出自漢建平侯杜延年之二十世孫杜文、杜瑤。其後的幾百年間杜姓又形成許多分支地望:襄陽杜姓,出自當陽侯杜預少子、晉弘農太守杜尹;洹水(今河南省安陽一帶)杜姓,出自戴侯少子杜寬;濮陽杜姓,出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陽,裔孫杜謨,後魏時任濮陽太守,因家焉。總之,先秦至漢之際杜姓主要繁衍於今陝西,其播衍過程,從陝西至山東,再至河南,終又復歸陝西。魏晉南北朝時,中原板蕩,狼煙四起,杜姓為避戰亂大舉南遷,其先後於湖北之襄陽、襄樊,四川之綿竹、成都及浙江之錢塘,繁衍成為大族。唐末杜讓能任山南節度使,遇戰亂避居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讓能裔孫杜仁為避元亂又遷福建同安安仁裡馬鑾鄉,稱為馬鑾杜姓始祖。明初杜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明清之際,杜姓已遍佈全國各地,而且遠播海外,東南亞、歐美都有杜姓後裔的足跡。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
三、歷史名人
杜 操: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漢代書畫家,漢章帝時曾為齊相,以善章草知名,與崔瑗並稱“崔杜”。
杜 ......餘下全文>>
誰知道杜這個姓氏的起源
姓氏: 杜 祖籍: 陝西
祖宗: 杜伯 郡望: 京兆郡 寶田堂 寶蓮堂
分類: 以國為姓
歷史名人
杜氏在歷史上的表現,十分出色。最早有酒的始祖杜康;東漢有兩位著名的杜姓大臣,即杜林和杜密。杜林在光武帝時,曾顯達當朝,官至大司空。在學術方面,又因博洽多聞,被譽為通儒,後世之人推崇其為“小學之宗”。杜密,先後事奉桓、靈二帝,是一位重要的大臣。說到杜甫,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唐玄宗和肅宗年間人,由於曾為檢校工產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他所著詩集也叫《杜工部集》。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學家。由於他為時稍晚於杜甫,所以被稱之為“小杜”。不過,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比起“老杜”應當說並不遜色。文字優美,寓意深刻,其不朽之作《阿房宮賦》正是出自杜牧之手。杜牧的兒子二荀鶴,在康代末葉亦是詩名滿天下。他吟詠的“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的佳句,多少年來,傳誦不絕。
姓氏來源
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杜氏又稱唐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建國於劉,稱為陶唐氏,裔孫劉累在夏上時為卿龍氏,在商大代為豕韋氏,在周朝為唐杜氏。周成王滅唐,封唐國君於虞,遷唐氏於杜,建杜國,人稱杜伯,定居於杜城,稱為杜氏。周宣王時再次將杜吞併,杜伯的後世子孫仍住於杜,以地名為姓氏。另一支杜姓,是由後魏的獨孤渾氏改姓為杜氏,實際上是魏姓之杜姓。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長安縣東)。您已經評價過!好:1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您已經評價過!原創:0 您已經評價過!非原創:0 檢舉↙為袮鎖鈊↘ 2008-06-06 12:51 滿意答案 好評率:100% 姓氏: 杜 祖籍: 陝西
祖宗: 杜伯 郡望: 京兆郡 寶田堂 寶蓮堂
分類: 以國為姓
歷史名人
杜氏在歷史上的表現,十分出色。最早有酒的始祖杜康;東漢有兩位著名的杜姓大臣,即杜林和杜密。杜林在光武帝時,曾顯達當朝,官至大司空。在學術方面,又因博洽多聞,被譽為通儒,後世之人推崇其為“小學之宗”。杜密,先後事奉桓、靈二帝,是一位重要的大臣。說到杜甫,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唐玄宗和肅宗年間人,由於曾為檢校工產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他所著詩集也叫《杜工部集》。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學家。由於他為時稍晚於杜甫,所以被稱之為“小杜”。不過,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比起“老杜”應當說並不遜色。文字優美,寓意深刻,其不朽之作《阿房宮賦》正是出自杜牧之手。杜牧的兒子二荀鶴,在康代末葉亦是詩名滿天下。他吟詠的“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的佳句,多少年來,傳誦不絕。
姓氏來源
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杜氏又稱唐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建國於劉,稱為陶唐氏,裔孫劉累在夏上時為卿龍氏,在商大代為豕韋氏,在周朝為唐杜氏。周成王滅唐,封唐國君於虞,遷唐氏於杜,建杜國,人稱杜伯,定居於杜城,稱為杜氏。周宣王時再次將杜吞併,杜伯的後世子孫仍住於杜,以地名為姓氏。另一支杜姓,是由後魏的獨孤渾氏改姓為杜氏,實際上是魏姓之杜姓。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長安縣東)。
“杜”姓的來歷
姓氏:杜
祖宗:杜康
分類:以人為氏
姓氏起源:
據傳,相傳黃帝時候有杜康,他善於造酒。他的後代就已杜為姓。
郡望:
1、杜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陽郡、濮陽郡等。其中,京兆郡最為 著名。
2、京兆郡是漢太初元年改右內史設定的,執掌相當於郡太守,是三 輔之一。相當於今天的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三國魏時改稱京兆郡。
堂號:
杜氏的堂號主要有“詩聖堂”或"少陵堂"。由來是唐代大詩人杜甫 自號“少陵野老”,而歷史上稱他為“詩中之聖”。
遷徙分佈
杜姓在今河南境內分佈較為普遍,如南陽、內黃、衛輝、登封、 偃師、許昌、林縣、鄧州、林寶、洛陽、新野等地均有其族人;陝西西安的杜氏比較興旺。此外,今四川、德陽、彭山、綿陽、伐都,山西、永濟、太原,安徽廬江霍山,浙江杭州,湖北襄陽,江蘇高郵, 河北臨漳、正定,山東濰坊、章丘等地,也都有杜姓的聚居點。
姓杜的來歷
杜姓的淵源有三: (一)源出自祁姓
(二)源出姜姓 神農氏的後代。相傳在商朝時已經有杜國,是神農氏的後裔后土的子孫,以杜樹為神樹,故稱杜,杜古國在今陝西長安東北。商末周國興起,杜人歸順於周。史書上沒有留下姜姓杜氏後裔的訊息,可能完全融入進祁姓杜氏之中。
(三)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
杜伯。帝堯裔孫劉累之後。上古時代,帝舜封堯的兒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孫在夏和商時都是諸侯。到了周初成王時,唐國不敬當朝天子,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滅掉,而把其弟叔虞封於唐,把唐國原國君後裔遷到杜,因此改稱唐杜氏。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杜伯風流瀟灑,使周宣王的寵妃女鳩著迷,於是設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為所動,惱羞成怒的女鳩惡人先告狀,反誣杜伯欺負她,周宣王於是斬殺了杜伯。杜伯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姓,他們尊杜伯為杜姓的得姓始祖。
歷史上杜姓的遷徙與分佈
先秦時期,杜姓主要活動於陝西地區。秦漢時期杜姓已經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東等地。到了唐朝杜姓在長江南北都有分佈,明末杜姓始入臺灣。
宋朝時期,杜姓大約有5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7%,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北、四川、山東、浙江,這四省杜姓大約佔杜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佈於河南、陝西兩省。河北為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杜姓總人口的22.7%。全國形成了北方冀魯、西部四川、東面浙江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杜姓大約有38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1%,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江蘇,這三省杜姓大約佔杜姓總人口的35%,其次分佈於山西、四川、河北、山東,這四省的杜姓又集中了36%。江西為杜姓第一大省,約佔杜姓總人口的13.5%。全國形成了東面贛浙蘇、北部晉冀魯、西部四川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宋元明期間,杜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動主要由北向東南移動。
當代杜姓的分佈與圖譜
當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萬,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佔杜姓總人口的31.5%。其次分佈於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區,大約佔杜姓總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總人口的9.4%,為杜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冀豫魯鄂、川甘、遼寧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杜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47)表明:在冀京津、陝晉、內蒙古中部、遼寧大部、吉林南部、山東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寧夏東部、甘肅中部和東部、新疆喀什地區、廣西南部,杜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I.6%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2.8%,居住了大約38%的杜姓人群。在河南東部、山東大部、湖北大部、皖蘇北部、湖南北端、川渝大部、雲南東部、貴外I西部、廣西中部、廣東東南、甘肅南部和西部、寧夏東端、內蒙古西部和東部、黑龍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遼寧東北、新疆西北,杜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佈比例在0.44%一o.6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5.7%,居住了大約36%川杜姓人群。[2]
杜姓的由來?
杜姓的得姓歷史,從史籍文獻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 據傳,皇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代。遠古的時候,人們以封地之名稱堯為陶唐氏。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他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 還有學者認為,杜氏子孫是上古杜康之後。相傳杜康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人,善於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歷史了。 另外,後魏時代北人獨孤渾氏有的也改為杜氏。二、遷徙分佈 先秦時期,杜氏播遷繁衍於今山西、山東、湖北、四川、河北等省。 漢代到南北朝時期,杜氏在今河南境內分佈較為普遍,如南陽、內黃、衛輝、登封、偃師、許昌、林縣、鄧州、林寶、洛陽、新野等地均有其族人;陝西西安的杜氏比較興旺。此外,今四川、德陽、彭山、綿陽、成都,山西、永濟、太原,安徽廬江霍山,浙江杭州,湖北襄陽,江蘇高郵,江蘇句容,江蘇淮安,河北臨漳、正定,山東濰坊、章丘等地,也都有杜氏的聚居點。 杜氏在宋元期間有族人徙居福建、廣東,清代有遷至臺灣的,有的又進而遠徙海外。而堯祖居江蘇金湖.三、郡望堂號【堂號】 杜氏的堂號主要有"詩聖堂"或"少陵堂"。由來是唐代大詩人杜甫自號"少陵野老",而歷史上稱他為"詩中之聖"。 另外還有"京兆堂"、“寶田堂”,"寶蓮堂"等。【郡望】 杜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陽郡、濮陽郡等。其中,京兆郡最為著名。 京兆郡是漢太初元年改右內史設定的,執掌相當於郡太守,是三輔之一。相當於今天的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三國魏時改稱京兆郡。 襄陽郡分南郡、南陽兩郡,相當於今天的湖北襄陽、南漳、宜城、遠安、當陽等地。 濮陽郡相當於今天的河南渭縣、濮陽、範縣,山東郭城等地。西晉末年改為郡。
杜姓在全國人口排多少位?他的來歷?
當代杜姓的人口將近520萬,列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
起源
氏族崇拜
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陝西長安地區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應該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杜陵杜氏
源於祁姓,出自帝堯裔孫劉累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黃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代。堯除承繼祖輩姬姓外,又因其母慶都(居於今河南淮陽的有鋒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長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為姓。中國古史傳說的“帝”都有氏號,如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等。堯的氏族部落善於農耕和燒製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縣)、陶(今山東定陶)地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們尊稱為陶唐氏,故有帝堯陶唐氏之稱號,亦單稱為“唐堯”。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它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當時,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晉國,後仕晉為士師之官。其子孫遂為士氏,後食邑於範,又為範氏。杜氏、士氏、範氏三氏同宗同源。春秋初年,唐杜國被秦國所滅。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縣,治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的東南部。西漢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漢宣帝築陵於該地,遂改名為杜陵。
據有關史料所證,杜陵杜氏族人的世居地,在今陝西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一帶,此地因世居杜氏貴族,故而在唐朝時期便在該地設定“杜曲”地名。後又因其南設杜固地名,後世便稱杜曲為北杜,杜固為南杜,兩社之杜氏族人史稱杜氏正宗,為杜氏家族的主要組成部分。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羋姓杜氏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杜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亦稱堵敖、莊敖。據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武王卒師中而兵罷。子文王熊貲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過鄧,鄧人曰‘楚王易取’,鄧侯不許也。六年,伐蔡,虜蔡哀侯以歸,已而釋之。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齊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鄧,滅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為杜敖。杜敖五年,欲殺其弟熊惲,惲奔隨,與隨襲弒杜敖,代立。”在楚杜敖熊艱被弒後,其族人後裔分散避難,有以先王稱號為姓氏者,稱杜氏、或稱堵氏,後統稱為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羋姓杜氏源出杜敖(堵敖),其“杜”、“堵”的讀音皆作tú(ㄊㄨˊ),今音讀作dù(ㄉㄨˋ)亦可。
獨孤渾氏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北魏王朝時期有鮮卑拓拔部獨孤渾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記載,南北朝時北魏政權有獨孤渾氏,為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鮮卑獨孤渾氏,排在鮮卑貴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區鮮卑族代國舊部。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過程中,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逐漸融入漢族,是為河南洛陽杜氏。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姬姓杜康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者杜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杜氏是黃帝時......餘下全文>>
杜姓的祖先是誰
據傳,黃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代。遠古的時候,人們以封地之名稱堯為陶唐氏。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他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 還有學者認為,杜氏子孫是上古杜康之後。相傳杜康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人,善於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歷史了。 另外,後魏時代北人獨孤渾氏有的也改為杜氏。
跪求泉州的姓氏“杜”的來源?
鳳棲杜氏大宗祠位於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新民村。
《鳳棲杜氏家乘》山川紀:“鳳柄溪去郡五十里,宋為玉泉鄉仙溪裡,元為四十六都,國朝因之。”鳳棲之名,源自漢朝,即當時長安城南,杜姓族人聚居的杜陵區“風棲原”之謂也。
據《元和姓篡》,唐代杜氏行1 4望即:京兆、襄陽、洹水、濮陽、中山、陝郡、安德、扶風、郾師、成都、河東、齊郡、禮泉、河南。泉州鳳棲杜氏,以京兆為都,乃唐杜之後,在族系源流上,屬於杜姓的主流派系京兆杜陵派。譜載,杜之入閩當在唐末宋初,即一千多年前的昭僖年間。傳兄弟四人:杜仁、杜信、杜侃、杜岱,輾轉浙汁、江西,翻山越嶺,南下福建,分別定居於同安、泉州、建寧、建陽,此乃八閩各地杜姓肇基始祖。一翁公始居馬夾橋,傳四世,五世子隆公旋遷風棲,拓基肇業,繁衍生息。地旺人呂,瓜瓞綿綿。迄今族裔六萬餘人,遍佈海內外,亦堪稱泉郡之大宗望族。
鳳棲杜氏大宗祠始建於明嘉靖年間,迄今逾四百年。雖歷經數代,然疊有修繕,故儲存完好。現存宗祠坐北朝南,負癸弗丁,北信龍興,南望清源,得風藏水,上吉形勝,氣度非凡。二進兩落五開間,前庭開闊,規模巨集遠;青石紅磚木構架,明清風格,祠建精良,古樸莊嚴。大門、廳堂楹聯滿目,中廳橫樑“進士”、“文魁”匾額高懸,人都出自明清兩代京師政要、當地名流諸大手筆,足現杜氏科甲簪纓,仕第之顯達。如椽勢筆,詞十意廣,遒勁恢巨集,貼切精當,頗具歷史之價值和人文之內涵,充分展示了中原杜氏文化在閩南的積厚流光。
比如:“唐朝真宰相,晉代大將軍”、“武庫家聲遠,瀛州世澤長”,此二聯乃西晉開國大功臣,博學多才、文治武略為朝野歎服,人稱武庫的鎮南大將軍杜預和盛唐時人宗最倚重、與房玄齡共執朝政、素有“房謀杜斷”之美譽、榮登瀛州十八學士之首的名宰相杜如晦才識德範之寫照。再如:“南昌舊志循臣績,浙水新傳名宦風”,則是彰顯鳳棲裔孫杜應楚、杆小上兩進士之政聲的。應楚,字翹甫,明萬曆二十三年乙末科會試中式進士,歷任河南懷慶府孟縣、江蘇鎮江府丹陽縣知縣、南京戶部廣西司、貴州司主事,後升江西南昌府知府:中士,號蕉林,清道光三年癸末科會試中式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十,官升御史,任浙汁督量道,誥授中憲人夫。此外,明清兩代,尚有舉人8人,貢生16人,庠生60餘人,可謂賢十濟濟,仕子如雲。地靈人傑,珠貫星聯。當代杜氏,更是後彥雲集,英才滿天。專家學者、研究生、大學生,皆當數以百計。土農工商,科教文衛,各有賢達;事業有成者,要不勝數,代不乏人。
世紀之交,百業弘開。隨著改革開放,鳳棲杜氏又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間。步入小康,飲水思源,族人更感祖先恩澤受惠無窮,再次萌發盛世修祠之願望。梓里族賢,協力同心。賢達解囊,樂捐巨資;宗人廣籌,集腋成裘,共襄盛舉。辛巳十月動工,歷時二年,癸末正月告峻,二月重光禮成,又使宗祠煥然一新,更顯壯麗輝煌,真正成為維繫杜氏宗親之紐帶和敦宗穆族、緬宗祭祖、族遊觀光、鄉人活動之場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杜氏貞義姑祠毗鄰其右,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具有氛圍濃厚、品位提升、個性鮮明之特色,實為閩南地區祠廟建築中絕無僅有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