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節日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55個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壯族節日--三月三歌會、春節、陀螺節、隴端節、吃立節、婭拜節

.仡佬族節日--祭山、吃新、過年

.彝族節日--彝族年、跳公節、插花節及二月八年節。 --盤王(即盤瓠王)節、達努節、耍歌堂節(耍望節)、晒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 .錫伯族節日--抹黑節和西遷節

.烏孜別克族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我國少數民族的“婦女節”_Our_country_national_minority_"Women's_Day"_少數民族節日

.維吾爾族節日--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贊助廣告

.佤族節日--春節、插種節、新米節 .土族節日--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

.土家族節日--趕年、小年、土牛毛大王節

.塔塔爾族

.塔吉克族節日--迄脫乞迪爾節、巴羅提節(亦稱燈節)

.水族節日--端節

.畲族節日--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節

.撒拉族節日--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羌族節日--日羌節、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 供巖洞、轉山會、嘗新節 .納西族節日--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仫佬族節日--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

.苗族--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贊助廣告

.毛南族節日--端午節、南瓜節、重陽節

.滿族節日

.珞巴族節日--昂德林節

.僳僳族節日--澡塘會

.黎族節日--春節和三月三

.拉祜族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

.柯爾克孜人節日

.京族節日--唱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

.基諾族節日--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

.回族三大節日--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哈薩克族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節

.哈尼族節日--扎勒特(十月年)、好收、好收色、黃飯節、矻扎扎、耶苦扎

.鄂溫克族--“米闊魯”節、“祭敖包”、烏日貢節

.鄂倫春族節日

.俄羅斯族節日

.獨龍族節日--卡雀哇”或“德里哇”

.侗族節日--侗年、花炮節、吃新米、吃新節

.東鄉族節日

.德昂族--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

.傣族的重大節日

.達斡爾族節日

.朝鮮族的傳統

.藏族節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

.布依族節日--查白歌節、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

.布朗族節日

.保安族--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阿昌族節日--耍白

少數民族一年中有哪些重大的節日

我國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淨居把齋節日。

3、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4、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

5、白族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它和“火把節”(又稱星迴節)等民族節日饒有特色。其他主要節慶活動還有大過年、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6、獨龍族

唯一的傳統節日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絡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7、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曆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8、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活動“奧米納仁”,還有篝火節。主要節日是農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0、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曆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採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11、高山族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春節,是仡佬族最大的節日。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

13、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節)、端午節、秋夕(中秋節)。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老人節)。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

14、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15、僳僳(lisu均四聲)族

主......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春節,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曆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3]。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餘下全文>>

每個少數民族的節日是什麼?

貴州少數民族節日有1000多個,規模較大的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節”、水族的“端節”、瑤族的“盤古節". 三月三節“三月三”是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各家各戶都要集款集糧,煮酒買肉聚餐。這實際是整個村寨的一次群眾集會。聚餐後,村民原地就坐,靜聽寨老宣佈民主制定的《議榔規》。各村寨制定的《議榔規》,以前還借用漢字的音、義,把條文刻在石碑上,立於寨中使其家喻戶曉,人人遵守。《議榔規》對於維護村寨安寧和公有財物,增強人民團結有積極意義,類似現在的鄉規民約。三月三節日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五色糯米飯。 四月八節“四月八”是苗族人民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懷念祖先、紀念英雄的日 子。這一天,他們載歌載舞,以表示對祖先、英雄的景仰和憑弔。貴陽、惠水、龍裡等地都 是歡度“四月八”的場所。而布依族傳說中的“四月八”則是“牛王”的生日,因而把這一 天 定為“牛王節”。荔波一帶的布依族群眾在這一天做黑糯米飯敬“牛王”,讓牛休息一天;羅甸、冊亨、安龍、貞豐一帶的布依族群眾則還用楓樹葉泡水給牛洗澡。 六月六節六月六是布依族的傳統節日,有些地方過節的日期根據農事情況而定,可以移到六月十六或六月廿六日。佳節到來,每家每戶也要出錢出糧,煮酒、買肉聚餐。這天早晨,家長帶領孩子到田邊去殺雄雞,意思是期望秋季豐收,同時,藉此給孩子們講述農業生產常識,傳授田間管理技術,從小培養孩子們熱愛生產勞動。此外,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各自約定的地點,白天在歌場上對唱,晚上還到布依村寨裡繼續對唱,用這種方式表達彼此愛慕之情。 “查白”歌節 “查白”歌節,是布依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之一。這個節日起源於布依族民間故事。據傳說,有一對布依族青年男女查郎和白妹,在勞動中建立了真摯的愛情,貪婪的財主搶走了聰明的白妹,害死了樸實善良的查郎,白妹悲憤交集,放火燒燬財主大院,並跳入烈火,以身殉情。後人為了紀念這對不畏強暴,為民除害的戀人,便把查郎遇害的地方定名為“查白”’;把白妹殉情的日子農曆六月二十一日作為歌節。多少世紀以來,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一日就成了布依族人民的“查白”歌節。每年這天,黔、桂、滇三省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市一個叫做查白的地方,喝山歌,吹木葉,彈月琴賽歌,以期在歌會上找到意中人。 “毛衫樹”歌節 “毛杉樹”歌節,是安龍縣德臥鎮“毛杉樹”附近布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它起源於古代英雄人物傳說故事。相傳東漢時期,德臥地方惡人乃支,橫行鄉里,無惡不作,民不堪命。當時有四名漢將,率兵剪除乃支,為民除害。在激戰中,三名武將不幸中暗箭陣亡,時在農曆三月初三蛇場天。後人為紀念三位武將,便在墳前栽了三棵杉樹,樹栽下後,長勢神奇,僅三個月便長成九丈高的合抱大樹,枝葉繁茂,針葉細長似毛,人稱“毛杉樹”。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或以後的第一個蛇場天,附近幾縣和廣西隆林等地成千上萬的各族青年男女,穿著節日盛裝,彈著月琴,吹著簫笛、木葉,邀約夥伴,成群結隊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毛杉樹歡慶對歌,表示對英雄們的懷念和敬仰。同時,還藉此機會談情說愛,尋求伴侶。近年來,政通人和,三天會期盛況空前,赴會人群多達萬人以上。 採花節採花節又叫採花坡,是普安、晴隆一帶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當地苗族青年,帶上蘆笙、簫笛等樂器,從四面八方趕來,雲集普安與盤縣交界處的採花坡,在山坡上、叢林裡、山洞旁“遊方”(苗語,意即談情說愛)。節日來到前,附近苗家東道主,在坡上豎起青枝綠葉的“花樹”,樹上綴滿朵朵白山茶、映山紅、桃李花等鮮花。苗族男女育年圍樹歌舞,名日“跳花場”。跳......餘下全文>>

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節日?

姊妹節

姊妹節在每年農曆的3月15日,是少數民族

的傳統節日,又有"姊妹飯節"之稱,盛行於黔東南

,一般持續三天。2011年4月17日,農曆3月15日,星期日為

姊妹節。

龍船節

龍船節在每年農曆的5月24日至5月27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龍船節在苗語中叫做"咋甕",是劃龍船的意思。2011年6月25日,農曆5月24日,星期六起為期三天是2011年苗族龍船節。

在每年傣歷的9月15日(農曆6月)。

與開門節同是少數民族

,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民族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 火把節

在每年農曆的6月24日或25日,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但主要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為期三天。2011年7月24日,農曆6月24日,星期日為2011年

賽馬節

賽馬節是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因地方不同而略有差異。賽馬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民閒暇之餘的集會,交流農牧業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並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

在每年農曆的七月鬼節(中元節)前一天開始,至農曆16日這三天,除了燒紙祭奠"

"之外,鄂嘉鎮上的年輕男男女女們,必須遵守"

"的規定,是男人就高興地摸,是女人就要愉快地接受被摸。2011年8月13日,農曆7月14日,星期六為2011年彝族摸奶節。

窮人節

窮人節在每年

的七月份(公曆9月),是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繼彝族的摸奶節後又一個比較有特色的

。2011年9月23日,農曆

,星期五為2011年窮人節。 開門節

開門節在每年傣歷的12月15日(公曆10月15日)。開門節與關門節同是少數民族

,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2011年10月15日,農曆9月19日,星期六為2011年開門節。

苗年

苗年在每年農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醜(牛)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其中尤以素有"苗族文化中心"的貴州省

城苗年最為出名。2010年11月9日,農曆10月4日,星期二為2010年苗年,同時這一天也為13年一度的鼓藏節。

彝族年

彝族年在每年公曆的11月20日,是少數民族彝族的傳統節日,是由彝族

的第一個星迴節轉化而來的一個重大的

。2011年11月20日,農曆10月25日,星期日起是為期三天的2011年彝族年。

驅鬼節

藏族驅鬼節在每年公曆的12月29日,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驅鬼節這一天會在拉薩的布達拉宮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各個寺廟也都會有類似的這種活動,以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驅鬼消災,保平安。2010年12月29日,農曆11月24日,星期三為2010年藏族驅鬼節。

藏族:酥油燈花會,正月十五日,旺果節,七、八月間舉行,一至三、四天。

彝族:火把節,雲南於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貴州於農歷六月初六舉行,密枝節,雲南每年冬月初。

白族: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舉行,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舉行。繞海會(劍川地區過),農曆六月十五日。

水族:端節,每年水歷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農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舉行,有的地區擇卯日過卯節。

傣族:潑水節,農曆三月中旬清明後十日。關門節,傣歷九月十五日 ,(約當農曆六月中旬)。開門節,傣歷......餘下全文>>

中國各民族的節日及時間?

中國各民族節日加起來,365天都是節日,並且許多節日集中在一天,民族節日都是為了祭祀各種神仙。所以老人常說新中國365天都被眾神護佑著。望採納

兩個以上少數民族的節日

潑水節藏族:酥油燈花會,正月十五日,旺果節,七、八月間舉行,一至三、四天。

彝族:火把節,雲南於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貴州於農歷六月初六舉行,密枝節,雲南每年冬月初。

白族: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舉行,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舉行。繞海會(劍川地區過),農曆六月十五日。

水族:端節,每年水歷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農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舉行,有的地區擇卯日過卯節。

傣族:潑水節,農曆三月中旬清明後十日苗族:紀念“亞努”節,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貴陽附近幾個縣過。

哈尼族:六月節,六月二十四日前後,三至六天。

僳僳族:火把節,六月。 中國少數民族節日大全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中國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40分

中國一共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的節日豐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僳僳工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等。由於一些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出現相同的重大節日,如:古爾邦節 等。具體見baike.baidu.com/view/415907.htm

我國少數民族有哪些奇特節日 30分

1.彝族虎節

雙柏縣小麥地衝一代的彝族,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彝語稱為“羅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於村後祭拜土主後,經巫師占卜擇出8人。這8人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臉、腳、手上繪上虎紋,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摩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彝族語稱為“羅麻乃轟”。

居住在雙柏縣小麥地衝一代的彝族屬羅羅濮支系,自稱“阿羅”。據說阿羅人的祖選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驚擾,阿羅人防不勝防。後來阿羅人把獵到的虎皮剝下來,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衛寨子,並表示阿羅人都像虎一樣勇猛,不懼怕任何邪惡,阿羅人得到動物之王的守護,寨子安寧了,莊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現一片吉祥景象。從此他們就把跳虎作為節日固定下來,並伴以樂曲和大鑼笙,使之更生動活躍。

虎舞(又稱老虎笙)從正月初八開始,每日增一虎(伊始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執以“崩咚”鈴的長者作前導(也稱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紋,披虎皮。如一時難得眾多虎皮,就用氈子代替。跳虎節時,前村戶戶敬香供“虎神”,每戶從門前到屋裡都要跳一場虎舞,以驅邪除祟,求虎神守衛。夜晚,田間村揣置起火堆,虎笙繞寨而舞。15只虎都出場後,雌雄老小一應俱全(喻後又來著)全村為來日的興旺景象擺酒慶祝,狂歡一夜。  彝族虎節屬虎圖騰的遺風,作為民族民間活動,跳虎笙受到群眾喜愛。

2.哈尼族捉螞蚱節

捉螞蚱節,哈尼語叫“阿色念”,在六月年(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後的第一個屬雞舊或屬猴日舉行。哈尼人居住在山區,種植一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採取過“捉螞蚱節”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捉螞蚱節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裡捉螞炸,以一家為單位,分頭捕捉。每家捉夠一竹筒(約二斤)後,就把螞蚱一隻一隻撕五份,頭一堆,腿一堆,身一堆,屁股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劃開的竹片夾起來插在田埂和排水溝旁,以對尚未捉到的螞蚱及其他昆蟲進行恫嚇。半小時後,又要把這些螞蚱收進竹筒,帶回家當菜或拌靶粑吃,據說螞蚱肉很香甜。離開田野時,人們都要不停地大聲叫:“螞蚱,三天內不捉你了,三個月內你不要吃稻穀!”

3.瑤族倒稿節

農曆十月十六日,是瑤族人民傳統的歡慶豐收的日子。這時,稻子、紅薯、包穀、粟米等農作物都己收割完畢,瑤族人民把這一天定為“倒稿節”。在這一天之前,誰種誰收,不準亂割濫收,否則按鄉規民約處以罰款。過了這天,任何人可以上山下田收撿成果,誰收誰得,不得干涉。  “倒槁節”這一天,人口多的大瑤寨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鬥牛賽”,選擇大田壠或一塊平地做賽場,牽一膘肥體壯的水牯牛到賽場,牛角上系一紅綢結,吃完一倒稿飯:(一般是雞。鴨、魚、肉俱全,僅次於春節),寨上的男女老少和請來的客人,紛紛來到賽場。主賽人宣佈比賽開始,寨上的青年小夥子自告奮勇地站出來,長輩們給他們頭上紮好“英雄節”,並講一些吉利祝願的話。長者退場後,賽手們手持棍棒與牛角鬥,直到把牛鬥得精疲力盡,自動退陣為止;到了晚上,男女青年自動集合在一起唱“倒稿歌”(即豐收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約定一個坪場為歌堂,吃完晚飯,燒上一篝火,男女青年圍著篝火,縱情歌唱,二是小夥子在姑娘的大門口唱“引歌”姑娘在屋內唱“迎歌”,把小夥子迎進家裡,捧出“瓜瓢酒”(即糯米酒摻涼開水,用瓜瓢去舀),擺上土特產,邊吃邊唱,通宵達旦。一般每首歌都帶有“咪咪嘿,了啊也”的配詞(謠語“美好的意思”)。充......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20分

少數民族節日

彝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這兩個少數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 12 米,根據平、閏年扎 12 或 13 道麥秸,插滿香、糖、果,以示豐收和吉祥。

苗族的主要節日

龍船節

漢族的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龍船節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龍船節苗語叫“咋甕”(意即劃龍船),又名“婁甕”(意即吃龍肉)。龍船節一般在清水江上舉行,清水江穿過凱里又名龍頭江,每年農曆五月,居住於此的苗族人民都要在這裡歡度龍船節。

跳花節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最為隆重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跳花”一詞仍漢名,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得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趕坡”。跳花日期全都在農曆正月間舉行,現仍有24處固定跳花坡。節日期間,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盛裝,未婚男子背上十幾床甚至幾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物件女子可請兄弟代替,女子則用包裹包上銀鈴、銀珠、銀鏈等裝飾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搖鈴執帕起舞附合,圍繞花樹翩翩起舞。有爬花杆比賽,有比射弩、比針線手藝,有武術表演、倒牛、鬥牛等文體活動。

四月八節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鬆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餈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現在,在北京的苗族也過四月八節。... .

六月六

湘西土家族節日特別多,幾乎月月有節,有時—月幾節,但最有影響的民族節日是六月六“覃後晒皮”。 為防蟲蛀黴爛,每年六月初六要翻晒覃後皮一次,故這天又叫 “覃後晒龍袍”、 “覃後晒皮”。《永順縣誌》記載說:“六月六日晒書及衣服,俗傳明茅崗土司覃後以是日被誅,血濺其衣,附近居民暴衣以吊之,名曰‘晒龍袍’。”

在少數民族地區,如布依族、壯族、苗族、瑤族和畲族的農曆六月六,同樣舉行具有其自身的民族特點各種活動。

[苗族“趕歌節”]在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行的趕歌節是湖南鳳凰、貴州鬆桃等地苗族的傳統節日。屆時,苗族青年男女身穿節日盛裝,彙集在歌場,盡情唱歌跳舞。

[瑤族“半年”]半年是瑤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行。

[藏族“響浪節”] 響浪節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民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初四至十七舉行。“響浪”是藏語,意思是“在一個地方轉,求神保佑”。

[滿族“蟲王節”]蟲王節是滿族傳統節日,農曆六月初六舉行。

[瑤族“晒衣節”]

晒衣節是廣西桂平盤瑤地區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農曆六月初六舉行。

[土族“花兒會”]花兒會是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土族、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舉行,為期5天。

回族的主要節日

開齋節

開齋節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它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是伊斯蘭教規定的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功”之一。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棗開齋節。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回族人民的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這個節日屬於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範圍。伊斯蘭教歷每年十二月上旬,穆斯林去麥加朝聖。朝覲的最後一天—十二月十日,開始舉行慶祝活動。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8......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少數民族節日大全?
常見少數民族節日?
少數民族節日風俗?
少數民族節日的來歷?
少數民族節日的由來?
中國民族節日大全?
中國民俗節日大全?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大全?
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