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的五行是什麼意思?
五行的歷史淵源
五行是五種動態平衡的運動方式,而非實在的某種特定的元素,這個概念錯了後面就全是錯誤中的錯誤。蔡墨早在春秋時期便提出了屬性論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以木、火、土、金、水為序,是迴圈數了 ,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矛盾、統一的模式,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以及整體把握的思想。因為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五帝》篇中記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五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洪範》中則指出“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它提出了為人們所用的以水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質和作用,但是它沒有觸及“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絡。五行學說的形成可能有多條思路背景,其一,五帝堯舜時期羲和就開始了術數五行實踐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已有考證;其二是源於商代後期以來方位觀念的術數化,甲骨文中有很多關於“四方”、“四土”的記載,東、西、南、北、中央的五方觀念在商代後期已經形成。這種方位觀念的術數化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完成,如《墨子·貴義》有時序和方位,如《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史記·天官書》有對四季天象方位的觀測做記錄。其三,是來源於西周後期以來逐漸興起的“五材學說”,五行最初源於五材,五材則導源於六府。古代有木、火、土、金、水、谷六府主管事務,周幽王之後撤銷谷府,逐漸形成“五材”。《國語·魯語》《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中均有所記載,春秋時期,五行基本確定,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則有五行。 “五行”是關乎自然的呈現與持續運作。所謂“行”,鄭玄注曰:“行者,順天行氣也。”而《尚書》提到的“五行”則具有一定的象徵的意義--“行”。“行”所指稱的無非是一種自然的“執行”,是依循著本身之為呈現所固有的一種規則而持續運動,是一種自然的作為。因此當鯀矱洪水時,帝要震怒,因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作為,天命之降於禹,是因為禹因勢利導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壞水性,壞了自然之性,定會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導致人怨,是以夏啟伐有扈氏,認為所行之討伐是“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五行”意味著萬事萬物運動;意味著萬物之宗。以上古人所云,實際在表達一種思想:不順“五行”而行,則將如有扈氏與鯀般,為天命所棄絕!德性論五行學說由道家與思孟學派共同發展的。道家《五行》曾伴隨古本老子出土兩次,其中有明顯的道家成分與子思學派氣息。馬王堆帛書五行和郭店簡《五行》的出土即是證明。
《西遊記》人物與五行的對應關係:孫悟空屬金,豬八戒屬木,沙僧屬土,為什麼?
第61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中,豬八戒自己也作了一首詩說:“木生在亥配為豬, 牽轉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卻是猴,無刑無克多和氣。用芭蕉,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濟。晝夜休離苦盡功,功完趕赴盂蘭會。”
此詩可見,孫悟空屬金,豬八戒屬木。
另外,書中很多章回,明確給出了西行其中三人的五行屬性,請留心去看看這些回目: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耙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注意八十九回,金木既然是猴豬,那麼土就肯定是沙和尚了。
小白龍屬水毫無疑問。
至於唐僧麼,南火克西金,孫悟空是金,三藏法師自然是火啦。另外,唐僧是東土大唐之人,東土大唐屬四大洲的南瞻部洲。按我國古代“東方屬震,五行屬木;西方屬兌,五行屬金盯南方屬離,五行屬火;北方屬坎,五行屬水”的說法,自然便是火了。
還有,除孫悟空外其他四人的五行都是以其出場地為暗示的:豬八戒的洞府叫雲棧洞,棧字的偏旁木暗示了五行木。白龍馬屬水,除了他是龍王之子以外還因為他被觀音菩薩安排的住所——鷹愁澗暗示了五行水。沙僧確實是從河裡出來的,但請大家聽聽那河的名字:流沙。不是土是什麼?
八字大是什麼意思
八字,也叫四柱,是從曆法查出的天干地支八個字,用天地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合起來是八個字。八字(八字命理,八字命理學)是一種根據八字推命的方法。
目錄
八字解釋
八字基礎知識天干地支
地支五行屬性
天干五行屬性
五行所主
五行生剋
天干化合
地支刑衝合害
八字的排盤排年柱
排月柱
流星趕月排日柱
王黛林排八字法
盲人<<快速查日法>>祕決
排時柱
排大運
排小運
八字流派綜述
八字發展史
相關書籍與人物相關書籍
相關人物
八字分析要訣
其它相關八字分析舉例說明:
詞語解釋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八字與五行八字歷史淵源
八字解釋
八字基礎知識 天干地支
地支五行屬性
天干五行屬性
五行所主
五行生剋
天干化合
地支刑衝合害
八字的排盤 排年柱
排月柱
流星趕月排日柱
王黛林排八字法
盲人<<快速查日法>>祕決
排時柱
排大運
排小運
八字流派綜述
八字發展史
相關書籍與人物 相關書籍
相關人物
八字分析要訣
其它相關 八字分析舉例說明:
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八字與五行
八字歷史淵源展開 編輯本段八字解釋
批八字所依據的月份乃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劃分的,比如不過立春還是算前一年,過了立春就算新一年了,與農曆、陽曆無直接關係。倆節氣為一個月,立春和驚蟄之間為寅月,驚蟄和清明之間為卯月,以此類推。 八字命學始於唐朝時期,初以年柱為主體,以生年幹為本命,輔以納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虛中改以年為主,取年、月、日、時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為我(日主),查四柱間之五行生剋制化、刑衝會合為推命重點,併發揚光大。當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為正宗,故八字命學又稱為“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學”。 地支十二位
“八字”也叫四柱 (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兩個字,上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為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好八個字,所以稱為“八字”,因其原理基於與陰陽五行所以和“紫薇斗數”等統稱“五行術”。 批八字老師--嚴峻:“八字”是中國命理學中,最重大的發明,經歷了中國幾千年的驗證,可說是經歷了大風大浪、無數先賢的智慧洗禮,在不斷地反覆實踐考證之後,才得到的重要寶貴資料,也可說是中國幾千年來極重要的文明縮影。 相傳在黃帝時期,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歷,建立了中國的歷法(現在的太陰曆)。從黃帝紀元起,到現在已歷七十八個花甲。一個花甲六十年,由天干、地支依序排列迴圈組合而成。 八字的表達了人出生時太陽的位置,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來推算人的性格與這種性格所呈現的人生方向。八字學分析門派很多。總的分為 傳統派 非傳統派。傳統派又分為兩江門 和章辭門。非傳統派 有 涵辰新派 以及 無極心法 等門派。 古代用八字算命主要是在分析一個人的五行「金水木火土」在命盤的平衡。當五行不平衡時,五行之間的沖剋力量較大,因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使一些不順利之事發生。反之,五行較平衡時,諸事也會較順利。 古代陰陽五行學者認為,天地之間皆五行;故將天干地支套上五行。人一生的命運就從五行的“衝刑生克合”推敲出來。
編輯本段八字基礎知識
天干地支
八字來源於《易經》。八字算命是認為,我們人的命運是可知和可預測......餘下全文>>
五行八卦之術 留到現在有沒有什麼歷史淵源.以前是作為什麼用途的?
五行八卦分為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是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五行”具體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學說同今天的數學、物理、化學一樣,一直是中國古代漢族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工具與方法,無論道家、醫家、兵家、儒家、史家、雜家、歷算家都必須精通“五行”。八卦,是陰陽、五行的延續,也或將萬物分作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和兌。八卦通常運用在方位、測卦、風水等學科上。而最能將八卦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梅花易數這學科。
易經是漢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永珍。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也就是說,當時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紂囚禁在羑里整七年,在獄中,西伯昌潛心研究易學八卦,通過八卦相疊從而推演出現在《易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太玄》《易經》與五行八卦、河圖洛書的淵源
《太玄經》,漢揚雄撰,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太玄經》以“玄”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陰陽三家思想,成為儒家、道家及陰陽家之混合體。
五行八卦分為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
陰陽學說含有樸素的辨證法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兩方面,分別可以歸納為陰和陽。陰和陽是互相轉化、生生不息的,表現這個規律的形象圖形就是太極圖。太極圖中,當陽最盛的時候,陰已悄悄出現;當最陰的時候,陽已悄悄出現。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這個哲理還是很深刻的。
五行學說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祕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總的一句話來說,《太玄》《易經》與五行八卦皆是以河圖洛書為源衍生出來的。
中國先秦的陰陽家與陰陽師有什麼淵源?
陰陽家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立派基礎,並將天象、地物和人事統一起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學。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如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等,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在春秋時期的九大學派中,陰陽家是一個最為神奇的學派。雖然在西漢後期,陰陽家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但陰陽五行思想卻並沒有隨之而消減,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興盛起來,這在世界科學史上無疑是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說明它所揭示的宇宙本質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在中國古代學術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上.陰陽家是最為奇絕的。
陰陽家的思想本質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說它是形而上的,是因為它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思想史家李約瑟在他的《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中把陰陽家看作是中國古代科技思想上的“自然主義派”.並說這是古代中國人所能想到的“至理”。事實上.陰陽家一開始向世人揭示的是自然底蘊:那就是鄒衍的“大九州島說”、《呂氏春秋》陰陽氣數與天象關聯、《淮南子》道分陰陽的宇宙圖式。然而,陰陽家的哲學並不僅限於自然哲學一隅,進而又向世人揭示了社會本原:這就是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呂氏春秋》五行與物候、人事關聯、《淮南子》五行生剋的社矗體系。宇宙也就在這樣的基礎上,由陰陽五行把天象、地物和人事統一起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學。量子力學的奠基人玻爾認為.他建立的量子力學學說是受到中國陰陽互補學說的啟示。說它是形而下的.是因為它經過衍化後,成了古代中國人思想學術、社會政治、日常生活等一切領域裡的思考和行為的指南.尤其是在道家丹術、兵家戰術、醫家醫術、方土方術這些方面,完全成了一種技術行為。
陰陽家的發展軌跡既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其過程斷續並存而又顯隱交錯。陰陽家比較清晰的生存狀態,大約在東周戰國中期起到西漢中期止(約前305-前122年)這個時期.其過程大約是:鄒衍以“大九州島說”和“五德終始說”草創;之後,稷下學派中的黃老派和管仲派等又有所發展;接著呂不韋及其所主編的《呂氏春秋》從陰陽氣數與天象、五行與物候和人事、世界圖式的初步整合等方面予以完善;最後是劉安及其主編的《淮南子》,再將道分陰陽的宇宙圖式與五行生剋的社會體系進行整合,這樣陰陽家才正式確立。 陰陽師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簡單而言,可以說是占卜師,或是幻術師。他們不但懂得觀星宿、相人面,還會測方位、知災異,畫符唸咒、施行幻術。對於人們看不見的力量,例如命運、靈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並具有支配這些事物的能力。 戰國時代的陰陽師
日本戰國時代,皇權沒落,武士階級治世,陰陽師逐漸從歷史舞臺消失。不過,各地大名身邊軍師的前身大部分仍是陰陽師。戰國大名們都很在意佔卦,武將手中的軍扇,就是咒術的一種。軍扇兩面各畫有日、月,萬一碰到不得不出戰的凶日,便在白天把軍扇的月亮面顯現在表面,讓日夜顛倒,以便將凶日化為吉日。
陰陽師們雖然官階並不高,但卻多受權臣貴族的仰仗,其地位遠遠凌駕於一般官員和武士之上。而當時位居陰陽師第一把交椅的賀茂忠行,更在世人訝異的目光下,收了一個面目清秀的年幼童子為徒。這名俊雅的靈犀少年,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陰陽道一代宗師──安倍晴明。
有關安倍晴明生平事蹟,在平安時代後期就已在《大鏡》、《今昔物語》中被傳述;在鎌倉時代於《宇治拾遺物語》、《古今著聞集》、《平家物語》、《源平盛衰記》當中出現。到了江戶時代,更有《晴明物語》、《蘆屋道滿大內鑑》等書記載他的軼聞。另外像是人形淨琉璃、歌舞伎、落語等戲曲也經常使用安倍晴明的傳奇故事作為題......餘下全文>>
簡述楚人崇“鳳”得歷史淵源
楚人鳳圖騰說:一是楚祖祝融"其精為鳥"(《白虎通·五行篇》),二是楚人以鳥自喻。如屈原《九章》:"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未得到廣泛認同)
楚人崇鳳是因為楚人在和商人的接觸中,或者是臣服於商人時,接受了商人關於鳳的信仰,以後又帶到了南方。
楚人崇“鳳”的原因,與鳳是楚國巫覡的"動物夥伴"有著密切的關係。張正明先生說:"楚人以為,只有在鳳的導引下,人的精靈才得以飛登九天周遊八極。"(張正明《楚文化史》第9頁、第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爾雅。釋天》:"南方成朱鳥形。"朱雀七宿星中,井為鳥翅、翼為鳥翅、張為鳥身、柳為鳥首、星為鳥嘴、鬼為鳥冠、軫為鳥尾。中國古代的占星術中,為了用天象的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的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既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或某州的分野。南方朱雀七宿為井、鬼、柳、星、張、翼、軫,而楚國所對應的分野是翼、軫,屬於南官朱雀(鳳)管轄範圍。由此在南楚鳳文化中,占星術與鳳崇拜聯絡了起來。
到戰國時期,四象觀念與五行學說聯絡起來,產生了一些新的思想與觀念。按照五行學說,五方與五行是相對應的,南方正好與火相對應。而在"四象"中"朱雀"又主掌南方,二者進一步整合的結果是,鳳與火掛起鉤來。所以,楚國思想家鶡冠子在《鶡冠子·度萬》中說:"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火鳳凰"的觀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隨著儒家學說的南下,楚人也開始運用"比德"思維將鳳與道德聯絡起來。春秋未期孔子南下楚國,楚狂接輿對孔子說:"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已將鳳與德聯絡在一起。出自於戰國未期楚人之手的《山海經》也用鳳身體上的五個部位羽毛的花紋來比附所謂的"五德"。《山海經》謂:"鳳鳥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膺文曰仁,背文曰禮,腹文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