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紀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從古至今姓紀的名人有哪些??

紀 瞻:(公元253~324年),字思遠,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晉朝大臣。

紀 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神箭手。

紀 信:(生卒年待考),四川南充關文鎮扶龍村人,著名秦末漢初將領。

紀少瑜:(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文士。

紀君祥:(生卒年待考),又名紀天祥,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紀映淮:(生卒年待考),女,小字阿男,上元人。著名清朝詩人。

紀 昭:(生卒年待考),字懋園,號悟軒,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大臣。

紀 昀:(公元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雲石,紀昭之弟,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學者、文學家。

贊助廣告

紀玉良:(公元1917~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著名當代京劇老生演員。

紀登奎:(公元1923~1988年),山西武鄉人。原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亭榭:(公元1914~今),黑龍江東寧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紀惟正:(生卒年待考),著名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臺灣省海軍第二撫六戰隊戰隊長。

紀 政:(公元1944~今),女,臺灣新竹人。著名臺灣運動員。

紀姓的歷史名人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于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河南滎陽月餘,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漢王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在徵得漢王同意後,由陳平寫了一封詐降書,送與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半夜,城中兩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漢王乘機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逃出。天明,紀信扮漢王乘龍車出城受降。項羽發現被騙,下令將士齊集火炬,燒燬龍車,紀信全然不懼,於烈火仍大罵項羽的殘暴。紀信死後,被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在他的家鄉置安漢縣(今西充縣),以資紀念。後人感其英勇忠義,把紀信誆楚的史實編成戲劇《紀信替死》,搬上舞臺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時,亦把紀信的家鄉安漢,稱之為“忠義之邦”。紀筱襄:明孝宗生母。諡曰恭恪莊僖淑妃,後諡曰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註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紀 政:簡介見下面近代名人處。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紀玉良: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來又和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臺。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的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紀登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紀兆全:原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江蘇邳州市大胡樓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員.紀榮旭:河南省林州市橫水鎮東趙村人,1916年生,1938年赴延安參加抗日戰爭,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編入新四軍,任排長、指導員等職,後來擔任新四軍《江淮畫報》記者,解放戰爭時參加渡江戰役。革命勝利後任青島警備區保衛科長、濟南軍區軍事檢察院院長。1964年才轉業到山東省無線電廠任黨委書記。1990年12月去世。紀亭榭少將紀亭榭(1914-—2009.12.7),黑龍江省東寧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5支隊1總隊總隊長,晉察冀軍區第5軍分割槽參謀長,第1軍分割槽3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公安局保安大隊大隊長,張家口軍警聯合處處長兼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察哈爾軍區第6軍分割槽司令員兼武裝部部長,晉察冀軍區獨立旅旅長,華北軍區直屬第209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副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副參謀長、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以及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才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贊助廣告

...餘下全文>>

紀姓的近現代名人

生於1921年,卒於1993年,中國著名農業科學家,高階農藝師.中國首創塑料薄膜育種及種植專家.棉花專家.西安農學會會長,首屆西安農科所所長,西安農技站站長. 中國著名作曲家、教授、學者、國家一級作曲,收藏家、文物鑑賞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男,漢族,1949年7月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創作委員會主任、西安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國文物學會理事、中國文物集藏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慈善協會常務理事.發表和上演的音樂作品近千首(部),創作了十餘部大型舞劇及歌舞劇.如大型舞劇“秦俑魂”、“王貴與李香香”、“西廂記”、“玫瑰園”、“拇指姑娘”、“娘啊娘”、“灰姑娘”、“陝北娃娃”等等,分別獲得國家文化部、廣電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等國家級音樂創作一等獎。為近100部電影及電視劇作曲並作詞,如電影“情感遊戲”、“風流小站”、“女人的選擇”、“情與罪”、“鳳凰涅盤”、“死囚的婚禮”、“夢想通道”等;電視劇“黃金緝私隊”、“幸福衚衕”、“歲月不流逝”、“三言二拍”、“小草”、“鏡花緣”、“大商場”等。聲樂作品的代表作為“延安窯洞住上了北京娃”,此歌在全國產生過極大的影響,凡五、六十年代及五、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一定是會演唱這一首經典老歌的。其中大型舞劇“秦俑魂”入選“新中國藝術精品光碟”。其他十餘部大型舞劇及歌舞劇作品中,有多部應邀赴美、英、意、法、荷、比、俄、日、韓等十幾個國家演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創作的合唱歌曲“毛主席,我們永遠懷念您”,也在全國產生過極其重要影響。此歌是毛主席念堂奠基儀式上,政府指定播放的兩首歌曲之一(另一首是歌曲“東方紅”);“毛主席,我們永遠懷念您”是唯一的創作歌曲。 其共發表和上演的歌曲600餘首,多首獲得國家文化部,廣電部,及中國音樂家協會等歌曲創作一等獎。出版和發行了200多首歌曲作品的唱片、磁帶,cd、vcd、dvd光碟。同時,有幾十部器樂作品獲獎。除專業作曲外,還致力於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發表了數十萬字的美學論文、隨筆、散文及有關文物鑑賞類的文章,擔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及中國《收藏》、《收藏界》雜誌特邀撰稿人。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及《人民日報》、《北京晚報》、《中國民航》、《中國音樂報》等報刊對其進行過專題報道。同時,名字及成就載入《中國藝術家辭典》、《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名家》多部辭書。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幷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餘下全文>>

中國有多少人姓紀

一、姓氏源流

紀(Jǐ)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西周初年,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在今山東i省壽光縣東南),建立了紀國,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紀。

2、1、上古有紀族,伏羲氏之臣有紀侗,即其族。舜未為帝時,有師名紀後,也是古紀族後人。

二、遷徙分佈

紀在大陸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臺灣是第七十一大姓。紀姓是炎帝的後代,傳說紀姓先祖在紀地(今山東壽光南紀臺村一帶)建立諸侯國紀國,在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攻滅,紀國的公卿後代遂以國名“紀”為姓,以做紀念。紀姓後來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唐宋間,紀姓向沿海遷移,明清時候,更進一步向臺灣遷移,逐漸發展成為大姓。

三、歷史名人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于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河南滎陽月餘,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漢王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在徵得漢王同意後,由陳平寫了一封詐降書,送與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半夜,城中兩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漢王乘機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逃出。天明,紀信扮漢王乘龍車出城受降。項羽發現被騙,下令將士齊集火炬,燒燬龍車,紀信全然不懼,於烈火仍大罵項羽的殘暴。紀信死後,被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在他的家鄉置安漢縣(今西充縣),以資紀念。後人感其英勇忠義,把紀信誆楚的史實編成戲劇《紀信替死》,搬上舞臺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時,亦把紀信的家鄉安漢,稱之為“忠義之邦”。

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註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紀 政:女,臺灣新竹人。在竹南中學時,首次代表原校參加運動會,奪得跳高金牌。高二時,以體育成績特優,獲“教育部”准許出國深造。1963年赴美,1973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工藝大學,獲體育學士學位。1974-1975年任美國加州瑞德蘭大學男子、女子田徑教練兼女子體育組主任。1976年返臺,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總幹事。1980年當選“立法委員”。1983年再次當選“立法委員”,並任啟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紀政在1970年6-7月間,先後6次破、1次平短跑世界紀錄,被譽為“東方羚羊”。.

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

紀玉良: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丹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又與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臺。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

紀登奎:......餘下全文>>

彬縣歷史上姓紀的名人

歷史有大名的彬縣人,只有馮暉和張舜民。並沒有姓紀的。

歷史上姓紀的:

《列子·湯問》的作者紀昌

劉邦大將紀信

明孝宗生母紀筱襄

紀昀

紀青女

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紀玉良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

紀兆全

紀榮旭

紀亭榭少將

請寫出兩個姓紀的名人

“孤兒之父”紀君祥

紀姓中除了生性幽默詼諧,處世圓達的紀曉嵐,還有一位元朝時期的戲曲名家紀君祥,傳說著名的《趙氏孤兒》等劇作,就出自於他之手。《趙氏孤兒》被稱為中國版的哈姆雷特,其內容主要採自《左傳》、《史記-趙世家》和劉向《新序-節士》、《說苑?復思》等書,作者作了提煉、改造和虛構。《趙氏孤兒》在戲劇發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有不少劇種改編上演。到了18、19世紀,更有英、法等多種譯本,登上歐洲戲劇舞臺,受到世界注目。

“夢筆生花”紀少瑜

紀姓的文人還有許多,在《南史—紀少瑜傳》中有一個典故,叫“夢筆生花”。主人公紀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比現在韓寒不差,他自幼就專攻《六經》,善於談吐,估計能和李敖對上一對,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後來官至東京學士。相傳他年幼時,才華並不出眾,但是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紀少瑜夢醒後,在枕邊果然發現一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才大有長進,終成大家。雖然這個典故編的很離譜,但這也說明他的用功程度,連做夢都在想著文章。“夢筆生花”也寫作“夢筆”,用作表示才思日進。張孝祥的《鷓鴣天》就用到:“憶昔彤庭望日華,匆匆枯筆夢生花。”

姓紀的女孩取什麼名字好

紀凌萱:

紀譽宜 紀娟斐 紀媚香 紀兼珊 紀妙崢 紀勤羽 紀爽金 紀騁鑽 紀 芸 紀軒麗

紀宜學 紀春頤 紀吏徽 紀南嬋 紀 蝶 紀滕蔚 紀節騰 紀永佳 紀登文 紀舜美

紀近旖 紀貞欣 紀鳴馥 紀偌惠 紀純依 紀樂蔓 紀蓮靄 紀善豔 紀樓淑 紀巧靜

紀義芳 紀萌珠 紀進靜 紀茹雪 紀尹婉 紀雲毓 紀玟芳 紀芷圓 紀貴貞 紀祿荷

紀育薏 紀美映 紀靜靜 紀霄柳 紀靜姬 紀睛群 紀玉靜 紀想婉 紀德研 紀矗娜

紀亞迎 紀慧琴 紀雲金 紀琢方 紀蒙桂 紀筱貞 紀舒卿 紀萱靖 紀翱琳 紀瑾誼

紀 麗 紀鶯靜 紀芭詠 紀然毓 紀乃方 紀曉彥 紀棟美 紀倩芳 紀依香 紀曉曉

紀貢維 紀香華 紀 幀 紀貝卿 紀勵齡 紀譜玫 紀爽圓 紀旭尉 紀春瑰 紀爭奐

紀 英 紀上昀 紀裔敏 紀香靖 紀淑靖 紀漳婧 紀利晶 紀博巧 紀飄翀 紀玉麗

紀蓓肖 紀茵韻 紀 萍 紀菊銀 紀雲芳 紀霄麗 紀 嫦 紀衷梅 紀佩培 紀樓鑽

紀連童 紀緩蓉 紀曼瑜 紀科渙 紀夕蘊 紀 茹 紀皆冰 紀厲美 紀 伊 紀貝宜

紀鋼曉 紀達寧 紀立霏 紀冬巍 紀程梅 紀 梅 紀節衛 紀傑貞 紀英京 紀碧巧

紀霞菏 紀保倪 紀慧雁 紀 友 紀先相 紀帥娰 紀弈靖 紀晝群 紀學佳 紀榮妃

紀皓蓮 紀愛姣 紀霞梅 紀茗嬌 紀博香 紀潤娟 紀比頤 紀浮雪 紀徵蕊 紀譜楚

紀延彤 紀沛楠 紀興芷 紀徽秀 紀俯慧 紀庚美 紀傲良 紀 妍 紀慧靜 紀琬楚 紀知妮 紀姝幼 紀宣同 紀興慈 紀金倚 紀博頤 紀瑗娟 紀冉婾 紀莘慈 紀新芳

紀瑜璧 紀晴美 紀覓潤 紀瑤琇 紀理柔 紀靜婭 紀慧淑 紀琢心 紀暢華 紀瑞晶

紀瑩素 紀慧妤 紀牽靜 紀業欣 紀籌曉 紀任燕 紀粉麗 紀良滿 紀美友 紀晾妍

紀璐貝 紀玉飄 紀夜姐 紀研萱 紀幀曉 紀璇芬 紀 楓 紀界雪 紀辨馨 紀惠貞

紀鬆稚 紀素冰 紀陽婷 紀慧曉 紀汐菊 紀瑩珂 紀萌滿 紀子靜 紀靜昕 紀銜友

紀瑰愛 紀琳英 紀劍貞 紀惠璐 紀宛賢 紀精靖 紀純菲 紀衛麗 紀玫淑 紀薏悅

紀祈美 紀丁姍 紀橋黛 紀千慈 紀頤錦 紀德虹 紀原淑 紀維裔 紀馥嫦 紀純愈

紀玟曉 紀清麗 紀婷羨 紀 美 紀必聰 紀寧姵 紀名幀 紀淑妃 紀麗華 紀珊麗

紀戀美 紀斑珍 紀霞雪 紀斐鳳 紀婕宣 紀婷貞 紀少璐 紀白歡 紀巒偌 紀博倪

紀 庭 紀培荷 紀棉婉 紀弈裳 紀匯英 紀搏琬 紀衛蓓 紀渙紅 紀海瓊 紀槐姣

紀璐靄 紀利泳 紀靜蓉 紀汝珊 紀政嫣 紀香嘉 紀敘倩 紀卿丹 紀伴娣 紀延慈

紀杭妍 紀斐芹 紀羚姝 紀煉儷 紀純菲 紀旖靖 紀僚笑 紀榕飄 紀鵑茵 紀共蘭

紀茹汶 紀曉同 紀芬琴 紀穩丹 紀少瑛 紀 柔 紀榕諺 紀豐芳 紀 尉 紀圖曉

紀鬥若 紀落潤 紀冰巧 紀寒柳 紀民碧 紀偌美 紀豆婭 紀芸瑾 紀靖方 紀涓菁

紀儀秀 紀素豔 紀秀偌 紀荃環 紀具雪 紀永娟 紀悟華 紀亞璐 紀粟霏 紀護芬

曼婷 婷:美好

雪慧 冰雪聰慧

淑穎 賢淑,聰穎

鈺彤 鈺:美玉 彤:紅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斕的雲,多用於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彤萱 彤:紅色 萱:一種忘憂的草

玥婷 玥:傳說中一種神珠 婷:美好

媛馨 媛:美好

夢涵 涵:包容

碧萱 萱:一種忘憂的草

慧妍 慧:智慧 妍:美好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斕的雲,多用於人名

夢婷 婷:美好

雪怡 怡:心曠神怡

彥歆 彥:古代指有才學有德行的人 歆:心悅,歡愉

芮涵 涵:包容

笑薇 ......餘下全文>>

姓鄭的歷史名人

鄭國

鄭躬

鄭興

鄭眾

鄭玄

鄭谷

鄭虔

鄭樵

鄭思肖

鄭光祖

鄭廷玉

鄭和(明成祖賜姓鄭)

鄭板橋

鄭成功

鄭芝龍

鄭經

鄭克爽

鄭珍

鄭復光

鄭觀應

鄭文焯

鄭振鐸 鄭淵潔

鄭亞旗

臺灣人

鄭問

香港人

鄭少秋

鄭欣宜

鄭經翰

鄭秀文

鄭裕玲

鄭伊健

鄭中基

鄭敬基

鄭海泉

鄭則士

鄭耀宗

鄭丹瑞

鄭家富

鄭裕彤

鄭家純

鄭融

鄭文雅

鄭子誠

鄭家輝

哪位知道紀氏具體世系是什麼?

其一,是說其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面的記載,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得天下之後,曾經廣封諸侯,紀姓的始祖,由於是炎帝后裔的緣故,曾被封到紀這個地方(大概的地理位置在山東壽光縣東南方),並建立了紀國。直到春秋時期,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的王族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紀念之,並世代相傳,於是,中國出現了紀姓。而在中國的南方各地,紀姓人家也不少,比如紀清遠先生的這一支紀姓,原來就生活在南方。

紀曉嵐六世孫紀清遠現就住在紀曉嵐的故居遺址處(北京珠市口西大街路北虎坊橋,現在該處為一家著名老字號餐館——晉陽飯莊,它所烹製的山西風味菜餚和香酥鴨乃是京城有名的吃食),紀老對筆者講述的紀姓起源似乎更有深味:“我姓紀,紀字在姓氏發音是己,但現在念慣了呢,一般都念紀,因為一般比較順口。紀氏來歷,我查了有關資料,我們的始祖是比干公的兒子,文堅公,比干公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被周文王賜了一個姓,當時見面以後,見到他左手有一個“糹”字,右手有一個“己”字,掌紋像一個“己”字,合在一起是個紀字,後來以這個為由,就賜他紀姓,那麼以後祖祖代代就以紀氏為姓。”紀清遠先生這種關於紀氏得姓的解釋帶有一些傳奇性的色彩,他手上的這本《九龍紀氏總譜》,是紀清遠先生在臺灣的一位本家紀兆連先生多年來整理有關史料後寫出的,其中記載了有關紀氏先祖的起源、播遷,紀氏賢人等等,前年,專程從臺灣託人來大陸轉送給紀清遠先生,這麼看來,還是有點說頭。

第三個說法則是根據“伏羲氏之臣有紀侗”這段古文所示,在上古,曾有一個紀族,其發展的源頭是最早的先輩曾是伏羲的一位臣子,姓氏為紀,族人就隨先祖延續而來,但讓筆者來看,其真實度與可信度還有待檢驗。

剛說到在齊國滅了紀國之後,因為紀國的皇族公卿都流落到山東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帶,並隨著族群逐漸西遷至甘肅,最遠的曾達青海一帶,後來出現的天水、高陽、平陽都曾是顯赫一時的望族。天水古時稱秦州,其“天水”之名據說當地有大湖,因其水面無論是冬或夏都沒見增減,當地人就改稱天水,“無根無流,非人間之水,只因天上而來”之意。在《秦州志》中就有“城前有湖,冬夏無增減,天水取名由此湖也”。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時,在天水設定隴西郡、北地郡,後人稱此望族即為天水望。今天的天水仍舊是名勝要地,麥積山上的石像仍然吸引著眾多遊人前往。

東漢桓帝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設立首府,並首稱高陽國,舊時稱作博陸,從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紀氏族群在當地分佈眾多,也曾名望一時。《列子-湯問》中寫到“紀昌者,又學箭于飛衛”,說當時出現了一位以善射而聞名的紀昌。

紀姓的堂號有高陽、思、谷治、萃渙,此處的高陽原是黃帝孫子顓頊的名字(順序是黃帝→昌意→高陽),漢朝時設有兩個高陽縣,一屬幽州涿郡,二屬徐州琅邪郡。晉武帝泰始元(265年)立高陽為郡國,管轄地區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後三個堂號現在已經無據可查。

名人縱覽

“袖裡藏春”紀曉嵐

作為紀紀曉嵐自幼聰明伶俐,有好事者稱其為“神童”,在他九歲那年到縣裡參加童子試(有點像現在的奧數競賽),入考場前,他正拿著一截樹枝和幾個相識的考生玩耍。看到擔任主考的教諭(就是如今的教學先生)來了,紀曉嵐急忙把樹枝藏在袖筒裡,恭恭敬敬地向教諭大人問好。教諭看著這個小頑童如此有禮貌,便想考考他。於是把紀曉嵐叫到身邊,出了一聯“小童子暗藏春色”,讓他來對下聯,紀曉嵐略加思索,搖頭唸到:“老宗師明察秋毫”。教諭聽了含笑點頭,沒想到他對得如此川整巧妙,不禁連連稱讚。

從其後來在乾隆六下江南多次在其身旁陪伴的情況來看,紀曉嵐可謂官運亨通。但由於是漢官與身為滿族......餘下全文>>

姓紀,第二個字王,求名字 女孩。可以紀王X 或者紀王XX

姓名,傳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蘊含了人的精、氣、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人體符號,而且對人的情緒、智力、婚戀、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給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領和方法,還是自己起為好,因為只有你們最瞭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們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說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個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過,另一方面,古語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膚髮父母所賜,故為人子,應懷感恩之心。",雖然現在我們一般不說這個了,但

做為父母的我們,孩子的名字還是自己起更加有意義:

一.給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則:

1、音韻的靈動力:名字念起來會產生聲音的磁場,好的名字悅耳,不佳的名字會形成干擾,不少藝術家或作家都會另外取一個名字或另取字號,如:張大千(原名張員)。好名字不僅會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認同。

2、避免諧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幫寶寶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來是否有不雅的諧音,以免日後徒生困擾。如:吳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蟲)。最好是名字取好後,多念幾遍,看看聽起來是否流暢。

3、注意字義: 父母若想為孩子取名字,必須先了解字的意義,因為有些字並不常見,或者換了旁側的部首,卻意義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閱康熙字典確定字義。

4、八字: 有些是參考寶寶的八字來幫寶寶取名,即利用八字來了解寶寶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陰陽協調、五行均等,再借著取名來調和、改善寶寶的運勢。幫寶寶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盤、再參考格局、筆畫,最後找出合適的字義。比如由八字得知寶寶個性任性刁蠻,建議可用,如:理、德、修、維,來修飾孩子的個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時,常會因生肖來選擇字,如:龍年時男生常取名為龍。或者某些生肖,適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歡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寶寶,可以選擇:哲、啟、善、唯等字。

6、單名: 一般而言,單名好記且響亮,但是就單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則不適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號作為輔助,如:孫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筆畫的八十一靈動: 可分別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的八十一靈動,並觀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總格(這樣的筆畫數格局很不錯,但人生有較多波瀾重疊)這樣的筆畫數是不錯的格局,有這樣筆畫數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難,開創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筆畫中算得,五格的筆畫可算出相應的五行,接著即可瞭解五格及五行間相生相剋與吉凶關係,取名字時,最重要在於五行是否協調,再者才是筆畫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間的組合並系。取名字時可參考康熙字典的字義和筆畫,因為有些字必須以偏旁部首來算,才能得到正確的筆畫。

二,基本要領: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譜規定必須使用)加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三個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單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兩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四個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義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節,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國慶日出生的用“國慶”“建國”“建華”;

3,孩子出生的時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曉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點:如“京生”“津生”“滬生”“渝生”;

5,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偉”,女孩用“慧、娟、淑”等。

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1,儘量不用多數人都使用的常用字,......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紀的名人?
姓圖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姓童的名人?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盛的名人?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