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的三大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蒙古節日的主要節日

蒙古族的節日比較多,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中元節、那達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紀念節等。

1、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召開前,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穿著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一項一般是摔跤比賽,摔跤手腳登高筒馬靴,下身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一種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頸上圍有五彩繽紛的飾物“江/戈”,仿古代騎士跨著大步,繞場一週。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著各種鮮豔的彩旗,只等號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先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讚譽的健兒。射箭比賽也吸引著眾多牧民。技藝高超者可百發百中,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那達慕”大會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除了工業和農副產品外,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薰乾製品、乳酪、奶幹、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贊助廣告

2、馬奶節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手扒肉”款待賓客,並舉行賽馬活動、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懞醫獻禮等。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於此。

3、燃/燈/節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市蒙古族在燃/燈節的一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娛樂活動蒙古族傳統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馬頭琴演奏《江格爾》演唱、民間舞蹈。土爾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獨舞、男女對舞,還有隨歌伴舞,舞姿飄逸豪放,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贊助廣告

4、過年

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希/恩/吉/爾",即新年。也有稱"白 節"或"白月"的,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關於蒙古族春節的 來歷說法不一,一是據五/世/達/賴《黑白算答問》一書所說:"成吉 思汗於公元1227年,取西夏國都,盛筵慶功,並以此為蒙歷歲 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見稱"。星宿月是農曆12月16日到1月15 日,這與農曆前後相差一個月。而鄂爾多斯地區延續下來的蒙古 歷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數記月。以此看,蒙古歷歲首當是農 歷四月。據史書記載,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漢族歷演算法,因 此,蒙古族白月與漢族春節正月相符。這就是蒙古族過"春節"的 由來。 接近年底,無論農區還是牧區,家家戶戶都要立起燈籠竿。 到年三十,要清掃庭院,搞好室內衛生。佛前要設一小小祭壇,把 煮好的大塊羊肉擺在祭壇上,供上乳製品和麵制......餘下全文>>

蒙古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個。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杆,杆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祭把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唸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儲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他賽音百努。”(安好),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後,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香甜的黃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獨具草原風味的“手扒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痛飲飽餐。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敬意,常把奶壺、酒壺託在哈達上端出來,有時還唱一些表示歡迎和友好的歌曲來勸酒,客人接杯暢飲,主人就格外高興。遇到宴會請特別尊貴的客人或祭典,常擺整羊席。蒙古族叫它“烏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當客人告別的時候,常常是舉家相送,指明去路,並一再說“白乙日太!”白乙日太烏查熱亞(希望我們愉快地再見),“阿木日、賽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獻哈達: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遊記》中所寫, 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遞鼻菸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在蒙古包裡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這就是裝著鼻菸的鼻菸壺。遞鼻菸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後各自倒出一點鼻菸,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完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下輩脆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後再互換。

在蒙古民族的習慣中,騎馬、坐車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時,就要輕騎慢行的,以免驚動畜群,在進蒙古包以前馬鞭和馬棒要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對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車、上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在包裡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包內西北角為供佛的地方,睡覺時腳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菸袋或手指人頭。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蒙古包內,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門的左側縛一條繩子,把繩子的頭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

歲時風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要算過年,一般進入臘月十五,人們就著手作過年的準備工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全家人或親友聚在一起飲食娛樂送火神。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過大年最歡樂的幾天。大年三十夜幕降臨後,人們便聚集在最年長者家中,開始除夕“乃日”(宴......餘下全文>>

蒙古族人民有哪些特殊的節日?

蒙古族節日主要是春節、祭俄博、那達慕大會、十月二十五日燈節、成吉思汗紀念日和魯班節。

大年(漢族人的春節)是青海蒙古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節前男子出外置辦年貨,婦女則準備食物,家家一片忙碌。這時如果誰家有困難,鄰近的人們都去相助,決不坐視。年三十,人必須回家,換上新衣,祭天敬地,然後閤家歡聚,吃手抓羊肉、飲酒,吃餃子。初一大早,男女盛裝,男子先要到父母家和鄰近年紀最高的人家裡拜年,後挨家拜年問好。小輩給長輩拜年,要叩頭並獻哈達,長者接哈達,將哈達轉個個回贈,接受時必須將哈達觸額,然後起立。平輩則手執哈達,相互祝賀。初二居家不外出。初三起,男女老少相互拜年,請友鄰民吃“年茶”。敬客用奶茶、酒和油炸餅、糕點、燴菜、餃子等,不吃手抓肉。如客人飯飽或有意推辭,不遞還飯碗時,主人用勺子盛飯敬上。這叫勺子飯,客人到這時候,只好將碗送出。年輕人或平輩如此相戲,饒有興味。草原上的大年,直到正月十五始止。

“祭俄博”,一般都在七月中旬。它是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會上,除了請活佛、喇嘛唸經,祭祀山神,祈禱人畜平安外,還要進行騫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過去,青海湖一帶的蒙古族還要舉行盛大的“祭海”活動,屆時,要將三牲(整牛、羊、豬)供在桌上,然後宣讀祭文。禮畢後,大家爭相搶割獻祭的牛羊肉,以先得、多得為吉祥,謂之“搶宴”。會上還舉行跑馬、射擊等比賽。

那達慕大會

蒙古族群眾把舉行“那達慕”大會的日子看作是盛大節日,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傳統的那達慕大會,時間一般在牲畜肥壯的秋天。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

這一天,蒙古族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乘車騎馬,參加或觀賞賽馬、摔跤、射箭、歌舞等活動。遼寧的蒙古族,平日穿著同漢族一樣,都是制服和便服,待到“那達慕”或其他節日時,則著蒙古族長袍。龔們愛好紅、黃、藍顏色的裝束,肩領、前襟鑲上五色彩條,腰間繫條紅綠綢布腰帶,腳上穿上高統靴。腰帶上通常掛著帶鞘的刀、鼻菸盒和火鐮。“那達慕”大會上表演富有民族風格的歌舞。蒙古族能歌善舞,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被譽為“民歌之鄉”,歌手數以百計,能編能唱。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好來寶、笑喀(相聲)、岱日勒其(對口唱)、馬頭琴演奏和馬刀舞、盅碗舞等等,一直傳承不衰。“那達慕”大會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除了工業和農副產品外,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薰乾製品、乳酪、奶幹、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人們還可在茶攤、飯館喝到酥油奶茶,吃到“全羊”佳餚。平日,居住在遼寧的蒙古族的食品以糧食、蔬菜為主,只有在“那達慕”這樣的節日,才能吃到蒙古族的豐富傳統菜餚。

蒙古族成吉思汗紀念日

成吉思汗是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關於他的逝世、葬地、靈柩的遷移也有許多歷史記載和傳說。儘管由於祕葬,今天的成吉思汗陵未必就是真正安放這位偉人的地方,但幾百來,蒙古人仍把它當作自己聖主的長眠之地。每逢農曆三月十七日,蒙古族眾多的拜謁者便懷著虔誠的心情,不辭辛苦地長途跋涉而來。他們來到成吉思汗陵,站在這位偉人高大的雕像前,獻上澍白的哈 明亮的蠟燭 芬芳的香炷 乳黃的酥油 醇香的馬奶酒等祭品,追憶他的雄才偉略,寄託對他的無盡的思念。這時候,整個陵園香菸繚繞,弭漫著濃郁的節日氣氛。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心中的聖地,每年的紀念活動也格外隆重。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 居住在這裡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 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 用,頗受......餘下全文>>

蒙古族有哪些重要節日

白節

過春節,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時候,將春節稱為“白節”。如今,人們將農曆正月叫做“白月”。原來,蒙古族人以“白”為吉祥。據說與日常飲用潔白的奶食有關,包含著恭賀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們相互交往聚會的時節。節前,人們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備下羊肉和各種奶製品,加上幾壇上好的美酒,然後開始“調馬”。除夕,閤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們還紛紛地向長輩人敬“辭歲酒”,圍坐吃餃子,俗稱“黃饃饃”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還要聽藝人說書,通宵不眠,沉醉在歡樂之中。初一,一大早身著各色服裝的男女,跨上早已調好的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習慣上這種敬酒每敬必喝,有的還邊歌邊舞,串包男女利用這個機會賽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讓,他們大都以“浩特”之間距離為比賽距離,開始男女追逐。

蒙古族人民把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稱作“白節”,這是為什麼呢? 農曆正月在蒙語中稱為“查幹薩日”(意為白月)。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故稱春節為白節。過白節是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習俗,這一習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就非常重視過白節,這在《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很詳細的描繪。

現代蒙古人也把白節作為最隆重的節日。臘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燒香拜佛,然後晚輩向長輩依次獻哈達、敬酒、禮拜。初一清晨,家族親友開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整個白月期間,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帶上嶄新的哈達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給各浩特(定居點)的親友、家長拜年。

端午節

每年陰曆五月五日,端午節,蒙古族有一個特殊的風俗就是打大圍,它的規模之大,常超過其他獵日,因此在東部區,個別地方甚至把它作為蒙古族的“獵節”。

打大圍,是蒙古族圍獵中相當壯觀的一項活動,一般在一年中要進行兩三次或三五次,日期主要採取約定的辦法。但五月端午打大圍,卻是一次固定不變的圍獵活動。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次蒙古族部落遭到異族的侵襲,由於部落成員都出去打大圍,從而使一場報復性的仇殺得以倖免。這一天正好是陰曆的五月初五。所以從那以後,五月初五都要打大圍的習慣就傳承下來了。還有一種傳說是:成吉思汗是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圍獵受驚致死的,後來,就把五月初五作為獵日,以射殺群獸,保聖主的寵愛之恩。無論哪一種說法,都表明蒙古族人民對自己部族的熱愛,所以這個傳統獵日,代代相傳,一直沿襲至今。

打大圍開始的前幾天,部族人員聚集在一起,大體約定了圍獵的路線、範圍,並推舉打大圍的總指揮“阿賓達”。擔任這一職務的一般是這一帶既善於打獵,又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的人。

打大圍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門獵。主要是在山區,獵人把獵物從山口往一個山溝裡圍。另一種是“圍獵”。是在平原地區。因沒有山溝,地勢平坦,打獵時就在幾十裡的方圓內,從四面八方往中間圍。

圍獵開始,獵人們騎著最好的獵馬,揹著槍(或弓箭),腰間挎著獵刀,彆著布魯,帶著成群的獵狗,農業區還趕著大車,從不同的地點進入圍場。

打大圍到了中午,獵人們三五聚,點起篝火,就地野餐。餐後,繼續圍獵,下午黃昏十分,圍獵進入高潮。而這時的獵物也是非常的豐厚了。黃羊、野兔、老虎、豹子都是獵人們一展身手的好物件。圍獵中,最能表現出一些神勇無敵的英雄,有些藝人也從此取材,創作出一些......餘下全文>>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交通習慣

蒙古人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牧馬

蒙古人有馬背民族之稱。古代時期童叟均以馬代步。馬不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人熟識馬性,通常採用粗放式牧馬。蒙古馬分幾大系列,有烏珠穆沁馬、上都河馬、烏審馬、三河馬、科爾沁馬等等。[23]

忽必烈出獵圖[23]

內蒙古草原遼闊,牧草豐茂,很適宜養馬。馬好運動故食量大,胃小消化快邊食邊排便,一天多數時間都要不停地吃草。夏季天熱蚊蟲多,馬在白天躲蚊蟲、避酷暑,所以主要在夜間吃草抓膘。[23]

蒙古人自幼就在馬背上成長,馬就是蒙古人的搖籃。蒙古人認為,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馬性子烈、慓悍,對主人卻十分忠誠。蒙古人視馬為牧人的朋友,馬以頭為尊貴,蒙古人嚴禁打馬頭,不準辱罵馬,不準兩個人騎一匹馬,秋天抓膘期不準騎馬狂奔讓馬出汗。馬倌、騎手要隨身攜帶刮馬汗板、馬刷子,隨時為騎乘的馬刷洗身子、刮除馬汗,為馬舒筋活血、放鬆肌肉、消除疲勞,同時,這也是主人與馬親近、增強感情的途徑。[23]

馬已深深地融入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人以馬為主題的讚美詩、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間傳說、民歌、音樂、美術、雕塑、數之不盡。蒙古人還有許多與馬有關的節日,如:賽馬節、馬駒節、馬奶節、神馬節等。鄂爾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奉養著一匹成吉思汗的神馬溫都根查乾和兩匹成吉思汗的白駿馬。[23]

近現代時期,中國的蒙古馬無論在都市還是在牧區,都逐漸失去了生產生活、騎馭的作用,蒙古馬的數量也在迅速減少。蒙古人意識到蒙古馬已越來越少,社會上有識之士也開始建立各種有關蒙古馬的組織,研究蒙古馬、搶救蒙古馬的工作正在內蒙古草原上開展起來。[23]

駱駝

駱駝,性情溫順,易馴服,耐飢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負重。既產乳、肉、絨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種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內蒙古西部地區駱駝很多,蒙古語稱它為“特莫”,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可騎乘、可載貨。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長,邁一步可達一米多遠,能日行一二百華里。長途跋涉經久不衰,而且負重力相當大。能載二百公斤貨物,相當於一匹駿馬和兩頭犍牛的負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是沙漠地區的貨運主力。在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帶,一隊隊駱駝常常在這裡負重遠行。勘探隊考查沙漠,治沙隊綠化沙漠,旅遊隊遨遊沙漠,只有駱駝才是他們忠貞不渝的夥伴。

勒勒車

勒勒車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傳統節日

春節

中國蒙古族和漢族一樣,以春節為上節。他們過春節,非常隆重。年前殺豬宰羊,買糖打酒,做各種奶食品。新年要打掃房屋,貼年畫,放鞭炮,燒香,穿新衣服,互相拜年,獻哈達,送禮品,也集體組織文娛體育活動。有的農區在元宵節還要表演玩燈、打鞦韆、踩高蹺等節目。[24]

敖包節

額爾敦十三敖包

是蒙古族人民的隆重節日。它來源於藏族。藏族人民常在石頭上刻上六字真言,放在山野,過往行人朝這裡扔石塊,或堆成石臺,漸漸高大起來,上面插上......餘下全文>>

蒙古族有哪些重大節日

蒙古族年節

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開元”之意。關於蒙古年節傳說不一。據史書記載,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漢族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與漢族春節正月相符。這就是蒙古族過“春節”的由來。蒙古族年節,雖然與漢族春節一致,並吸收了一些漢族習俗,如吃五更餃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傳統習俗。農牧區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點篝火,以示閤家團圓,辭舊迎新。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迎新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在整個白月(正月)裡,在草原上常會看到穿著節日盛裝的牧民帶著酒香和歌聲,和著馬蹄或汽車摩托車的伴奏,結伴走親訪友的熱鬧情景。

那達慕

蒙古語意為“遊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歷史上的那達慕不受時間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軍隊出征、凱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慶典等場合舉行。今天的那達慕,每年在夏秋之交舉行,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馬奶節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讚頌駿馬和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主要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和鄂爾多斯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兩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全羊席等款待賓客,並舉行賽馬、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懞醫獻禮和烏蘭牧騎文藝演出或放電影等活動。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於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區普遍進行的祭祀活動。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亦作“鄂博”、“腦包”等,漢語的意思為“高堆子”。原是指在遊牧交界之處及道路上用石塊或泥土堆積起來以作標記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會典》所記:蒙古“遊牧交界之所,無山無河為志者,壘石為志,謂之敖包”。後來逐漸被視為神靈的居所,被作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於是,原來的界標、路標就變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護神等神靈的場所。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選址建造。過去內蒙各盟旗、蘇木和寺廟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還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還有各自的名稱。

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一般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或周圍)的要大些。  過去,祭敖包活動多在農曆五至七月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進行。屆時,本蘇木、本旗甚至附近旗縣的群眾都紛紛扶老攜幼,攜帶著哈達、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趕來敖包處。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新增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最後參加祭祀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兩旺。祭祀儀式結束後,還常常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投布魯等傳統體育活動。

蒙古族有哪些重要節日在一年之中,蒙古族有哪些獨有的

蒙古族新年(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成吉思汗紀念節 農曆三月十七日

那達慕大會 農曆七~八月

敖包節 農曆七月十三日

蒙古族的節日和時間日期 還有就是習俗

我就是蒙古族的,其實蒙古族的節日大多都已經漢化了,我就簡單的說幾個重要的哈。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抓肉,也要包餃子、烙油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壓歲錢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閒時舉行,每個地區舉辦的時間和場所都不一樣。

點燈節,也可以說是祖拉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在大城市的釘古族同胞以舉辦各種文藝匯演取而代之,在這天,人們虛歲會長一歲。

其實最重要的也就是春節了,沒什麼的。

參考資料:自己的經歷

蒙古族的服飾,習俗和主要節日以及歌謠和民間故事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繫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俱,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俱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摺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繫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遊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遊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幹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遊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絃。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專案。

”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

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相關問題答案
蒙古族人的三大節日?
回族的三大節日?
傣族人的傳統節日?
漢族人的傳統節日?
苗族的最大節日?
壯族的重大節日叫什麼?
壯族的盛大節日是什麼?
壯族的重大節日是什麼?
蒙古族人信奉什麼教?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