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和寒食節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3日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關係,這個節日來歷的故事概括出來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其它起源傳說:

介之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贊助廣告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贊助廣告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或幾天,說法不一。寒食,顧名恩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還得從寒食節的來歷說起。傳說春秋時代,晉國(今山西省)國君晉獻公有五個兒子,他們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齊、卓子。申生是晉獻公第一夫人生的,被立為太子。晉獻公的後夫人儷姬為了讓自己生的兒子美開當太子,陰謀害死了太子申生。為了避免後母驪姬的迫害,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逃往國外。晉國賢臣介子推(又叫介之推)等不畏艱難困苦,一直跟隨重耳過流亡生活。有一年,重耳在斷夥絕糧的流亡生活中生了大病搐貧病文加,使他十分困苦。為了給重病體弱的重耳增添營養,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煮成肉湯給重耳吃,使他恢復了健康。晉獻公病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而同室操戈,重耳在狄國、齊國、秦國流亡十九年後,在秦國國君穆公的幫助下,興戎起釁,打敗了已當上晉國國君的公子圍(重耳的異母兄弟),得立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重耳當上了國君之後,對跟隨他流亡過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賞。可是,唯獨把對他有特殊幫助的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十分傷心,決心不再見重耳。他揹著年邁的母親,到家鄉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隱居去了。介子推的手下人知道了代抱不平,在宮門上貼了一張無名帖,上面寫著:"有一條龍,奔西逃東;好幾條蛇,幫它成功。龍飛上天,蛇鑽進洞;剩下一條,流落山中。"晉文公看了恍然大悟,他回想起在流亡國外期間,介子推對自己忠心耿耿,如今做了國君忘記了對他獎賞,心裡大力不安。接著,重耳趕緊派人找介子推。不久,差人稟報:介子推已進綿山隱居了。深感慚愧的晉文公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然而介子推卻避而不見。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個大孝子,他根據別人的建議,火燒綿山,留出一條小道,想趁林中起火後,介於推母子定會出山避火的。可是,一連燒了三夭三夜,數十里森林被火燒為焦土,仍未見介子推母子的人影。大火熄滅之後,人們發現他母子雙雙抱莊一棵大樹燒死了。晉文公對此內疚於心,十分惋惜,便下令把介子椎母子葬於綿山,改綿山為介山,並修建子推祠堂。後人又把界休縣改為介休縣。介子推死的時候,正值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他是火饒死的,晉國人為了紀念他,就在他逝世那天不舉煙火,進冷食,後來,人們又幹脆把它定為"寒食節"。到了唐朝時,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嗎?

又叫寒食節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餘下全文>>

有關於清明節的習俗由來和故事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埽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餘下全文>>

清明節、上汜節、寒食節的來歷和故事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習俗,農曆3月初的天氣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時候,適合人們開展各類活動,包括踏青出遊,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節日也在這個時候。早期的清明節並沒有祭掃的功能,清明節的活動內容與3月初的其它節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曆制定的歷法,本身並非節日。清明恰好在農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節日上巳節、寒食節重疊,久而久之清明也成為了春季節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節已經從中國人的節日譜中消失了,但過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則固定為農曆三月三那天。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經開始流行,《論語》中所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最早的時候,上巳節那天人們會去踏青郊遊、到河邊洗澡。另外,這天也有"驅邪"的功能,古人稱為"祓除畔浴"。在上古時期,節日的作用就是驅邪避災,譬如"重陽節登高",實際的原因是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這個道理。朱旭強解釋說,實際原因是由於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溫恰好,人們急著去洗越冬後第一次澡。

上巳節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詩經》所說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也是發生在這段時間,這樣的傳統一直影響到唐宋,杜甫《麗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句子。不過,後來隨著社會趨向文明,野合的主題被替換為求子,上巳節後來形成了祭奠女媧廟,婦女們在河邊求子的風俗。

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也有過"三月三"的習俗,"曲水流觴"便是當時人們普遍採用的一種休閒方式,這個在王羲之的《蘭亭序》裡都讀到過。

至於清明祭祖的風俗,有一種說法認為與農曆三月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傳說是因為春秋時晉文公為了紀念大臣介之推而設。朱旭強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後人附會的說法,就像將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塊兒那樣。寒食節的來歷與古代取火困難有關,一旦得到火種便要儲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著在屋子裡設火塘的風俗。而寒食節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們在那幾天要替換新的火種,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節本身和祭掃並無關係。

寒食節有什麼來歷和故事?

寒食節來歷和故事:

"寒食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或幾天,說法不一。寒食,顧名恩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

傳說春秋時代,晉國(今山西省)國君晉獻公有五個兒子,他們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齊、卓子。申生是晉獻公第一夫人生的,被立為太子。晉獻公的後夫人儷姬為了讓自己生的兒子美開當太子,陰謀害死了太子申生。為了避免後母驪姬的迫害,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逃往國外。晉國賢臣介子推(又叫介之推)等不畏艱難困苦,一直跟隨重耳過流亡生活。有一年,重耳在斷夥絕糧的流亡生活中生了大病,貧病文加,使他十分困苦。為了給重病體弱的重耳增添營養,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煮成肉湯給重耳吃,使他恢復了健康。晉獻公病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而同室操戈,重耳在狄國、齊國、秦國流亡十九年後,在秦國國君穆公的幫助下,興戎起釁,打敗了已當上晉國國君的公子圍(重耳的異母兄弟),得立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重耳當上了國君之後,對跟隨他流亡過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賞。可是,唯獨把對他有特殊幫助的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十分傷心,決心不再見重耳。他揹著年邁的母親,到家鄉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隱居去了。介子推的手下人知道了代抱不平,在宮門上貼了一張無名帖,上面寫著:"有一條龍,奔西逃東;好幾條蛇,幫它成功。龍飛上天,蛇鑽進洞;剩下一條,流落山中。"晉文公看了恍然大悟,他回想起在流亡國外期間,介子推對自己忠心耿耿,如今做了國君忘記了對他獎賞,心裡大力不安。接著,重耳趕緊派人找介子推。不久,差人稟報:介子推已進綿山隱居了。深感慚愧的晉文公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然而介子推卻避而不見。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個大孝子,他根據別人的建議,火燒綿山,留出一條小道,想趁林中起火後,介於推母子定會出山避火的。可是,一連燒了三夭三夜,數十里森林被火燒為焦土,仍未見介子推母子的人影。大火熄滅之後,人們發現他母子雙雙抱莊一棵大樹燒死了。晉文公對此內疚於心,十分惋惜,便下令把介子椎母子葬於綿山,改綿山為介山,並修建子推祠堂。後人又把界休縣改為介休縣。介子推死的時候,正值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他是火饒死的,晉國人為了紀念他,就在他逝世那天不舉煙火,進冷食,後來,人們又幹脆把它定為"寒食節"。到了唐朝時,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

清明節稱為寒食節的歷史典故

春秋時,晉公子重耳被陷害出逃,逃到餓的沒力氣繼續行走,眾人正手足無措時,一人到無人處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肉湯給重耳喝,這人便是介子推。後重耳回國併成為一代霸主,也就是晉文公。然後他封賞眾人,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齒爭功邀賞隱遂居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燒山為逼他出來,後發現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

相關問題答案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寒食節嗎?
摩羯座和射手座的由來?
清明節和中元節的區別?
寒食節清明節?
寒食節就是清明節嗎?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風俗是什麼?
清明節和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