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磁碟碎片?
在我們使用電腦的過程中,對磁碟碎片的整理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但是由於磁碟碎片整理需要長時間對磁碟進行頻繁操作,對磁碟壽命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般應控制在三個月左右整理一次即可。那麼如何整理磁碟碎片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磁碟碎片產生的原因
要進行磁碟碎片整理操作,我們首先得進入資源管理器,首先來看下Win7系統下的碎片整理,同檢查磁碟一樣,右鍵點選分割槽,選擇屬性,並進入工具選項卡,其中第二項為碎片整理。
選擇碎片整理,點選開始整理即可進入Win7系統下的磁碟碎片整理程式。Win7系統下的磁碟整理程式比較傻瓜化,在定製計劃任務和選擇相應分割槽之後,直接點選立即進行碎片整理稍等一會即可。
在WindowsXP中,開啟整理程式後可以先使用分析功能對某個分割槽進行分析,從分析結果來判斷該分割槽是否需要立即進行磁碟整理操作,紅色區域表示零碎檔案較多的區域,藍色區域代表連續檔案的區域,綠色為系統分割槽獨有的無法移動的系統檔案,一目瞭然。
由於紅色區域較多,所以系統認定這個分割槽需要進行整理操作。經過長達數小時的整理之後,就會看到大片的紅色區域已經變成了藍色區域,這說明這些檔案已經按次序被連續存放到了一起,這時可以點選檢視報告獲取目前該分割槽所有的檔案碎片情況。
什麼是磁碟碎片整理
當應用程式所需的實體記憶體不足時,一般作業系統會在硬碟中產生臨時交換檔案,用該檔案所佔用的硬碟空間虛擬成記憶體。虛擬記憶體管理程式會對硬碟頻繁讀寫,產生大量的碎片,這是產生硬碟碎片的主要原因。
其他如IE瀏覽器瀏覽資訊時生成的臨時檔案或臨時檔案目錄的設定也會造成系統中形成大量的碎片。檔案碎片一般不會在系統中引起問題,但檔案碎片過多會使系統在讀檔案的時候來回尋找,引起硬碟效能下降,嚴重的還要縮短硬碟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