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三伏天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計算出來的。傳統曆書規定,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開始入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立秋以後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開始。
三伏天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三伏天,多半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溼、悶熱的時段,伏字有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有一伏、二伏、三伏之分。
三伏天的長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別上,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後初伏出現的時間可能所有不同,所以導致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甚至更久。
三伏天,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高溫、高溼,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高溫、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