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族服裝服飾 與世界主流同時尚?
今年6月,包崇明市長到北京約我和韋榮慧副館長來二連浩特,參與2012·中國二連浩特中蒙俄民族時裝節,他介紹了二連有“四個比較優勢”:邊境口岸、邊
蒙古族民族服裝服飾 與世界主流同時尚
今年6月,包崇明市長到北京約我和韋榮慧副館長來二連浩特,參與2012·中國二連浩特中蒙俄民族時裝節,他介紹了二連有“四個比較優勢”:邊境口岸、邊貿政策、恐龍旅遊和蒙族文化。我隨即說:“做為一個服裝人,你們辦時裝節,我舉雙手擁護。
是否可以考慮,以蒙族服飾文化為‘軸心’,捆綁‘四個比較優勢’讓二連浩特這條恐龍飛舞起來。”包市長點頭贊同。我想從如何正確處理蒙古族時尚與世界主流時尚的關係,和大家一起繼續探討“軸心與捆綁”思路。
全世界有大小民族2000多個,蒙古族便是其中一個。蒙古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民族,創造了獨具蒙族個性的燦爛文化。蒙族文化已有經典著述,在此我只想強調,蒙古族服飾文化中的一個基本核心——服飾風格彰顯民族性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個會穿衣服的人,總是要選擇與自己性格相匹配的服飾風格。服飾風格是由款式、顏色、紋樣、佩飾整合的品位形象,是服飾文化的結晶與縮影。
同任何一民族的衣飾都是歷史的積澱、民族的選擇一樣,蒙族選擇了長袍、腰帶、靴子和首飾等,選擇了紅、白、黃、天藍等光亮鮮豔的色彩。稍品細節不難發現,蒙古袍之長與邊飾之寬、腰帶之長、靴子之高,甚至帽子之高,與溫暖明朗之色渾然天成,凸顯蒙族“四氣性格”的卓越風采。
然而,時代在發展,民族要進步。既要在民族傳統文化的慣性中堅守,這相對容易,難的是又要不失時機地搭上時代的時尚列車前行。堅守與前行是個性與共性的關係,即時代感的共性寓於民族化的個性之中。
怎樣認知當今世界主流時尚是一個新的大課題,我認為首先要找到衡量它的尺度,其次是觸控到它的特點,答案可能就在後頭。
三個尺度,可量世界主流時尚。一是最大公約數尺子,即是大眾的;二是最大時空跨度尺子,即是可持續的;三是最經濟實惠尺子,即物美價廉的。
四個特點,可觸控世界主流時尚。
第一,時尚無常又守常。所謂“時尚無常”,因為時尚基本上是由科技與藝術融合所生。然而科技是屬於改新換代的東西,藝術則屬於花開花落的東西,它們永不停頓地穿越時空隧道。所謂“時尚又是守常的”,因為時尚不只為了爭奪眼球,更不只圖一時之快,從根本上說,時尚要牢牢守住滿足人心靈愉悅、珍愛生命和自由自在,不斷追求人性解放的心理訴求這條根本底線。
第二,時尚無形又無限。所謂“時尚無形”,因為時尚基本屬於意識、觀念和生活方式等範疇。今天的人們越來越不再是“見物不見人、見物不見文”,而是“見物既見人更見文”了,在享受使用價值功能的同時,盡情品味箇中的情感文化價值。
所謂“時尚無限”,因為凡健康積極的時尚在時空座標中,縱橫兩軸“通吃”,縱向時間延伸無限,橫向社會風尚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