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輝寫家紡文化典藏前言?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中國家紡文化典藏》問世了,這是我國第一部記載室內用紡織品即家用紡織品發展歷史與文化的圖書。 中國的家紡產業既是傳統的產業,又是一個新興的產

楊東輝寫家紡文化典藏前言

《中國家紡文化典藏》問世了,這是我國第一部記載室內用紡織品即家用紡織品發展歷史與文化的圖書。

   中國的家紡產業既是傳統的產業,又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就家紡產品而言,如被、褥、枕、毯、墊、簾、帷等,和服裝一樣是與人類物質文明發展共生的。但在我國作為一個產業它又是新興的,家用紡織品行業是在過去複製行業的基礎上,整合了所有室內用的各類紡織製品,統稱家用紡織品,和國際HOMETEXTILE接軌,在行業內也簡稱家紡。

   而家用紡織品真正在我國叫響並得到社會認可,也不過十多年的光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一直致力於家紡文化的打造,並開展室內軟裝飾文化的研究,和服飾文化形成了紡織行行業兩大文化體系。同時,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家用紡織品設計師。

  作為新興產業,從企業家到設計師,大都是近一二十年成長起來的,接受新事物快,很多設計理念和圖案引進的多,自主創新、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卻很少。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家紡行業必須開創一條將世界之潮流、固有之血脈相容並續的突破創新之路,這一直是作為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的我孜孜以求的目標。我國已有《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中國織繡服飾全集》、《中國絲綢科技藝術七千年》、《中國曆代服飾》、《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服飾史》、《中國服飾通史》、《中國絲綢通史》、《文明的輪迴---中國服飾文化的歷程》等大型紡織服裝歷史圖書大大小小几十餘種,唯獨沒有家紡史。一個沒有文化傳承的產業不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深入發展,人們對家用紡織品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日益增長,家用紡織品已成為紡織行業新的增長點。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家用紡織品民族特色不夠鮮明,如何提高我國家用紡織品民族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是我國家紡行業走向強國之路的關鍵所在。

  家紡產業在進化與發展過程中,在創造豐富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風格、體現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家紡文化,這是我們產業的血脈,是民族魂與根。把這些血脈融入到現代家紡設計中,形成富有時代感和鮮明民族文化家紡產業。這是我們編輯出版《中國家紡文化典藏》的初衷。

   《中國家紡文化典藏》收集了生活在不同歷史環境中的各民族在長期的生活與社會實踐中,為創造美好生活,充分發揮了民間、民族的智慧與精神的生活藝術品。其中,有不少是反映我國在紡織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遺產承載了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為美化生活創造的實用藝術製品,它蘊涵了家紡發展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對我們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家紡產品都是難得的資料。

   《中國家紡文化典藏》不僅是一部文獻類圖書,更是一部指導現代家紡行業工作者和設計師的工具書。希望讀者不僅通過該書瞭解和欣賞我國家用紡織品在中華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發展過程中,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演繹出的絢麗多彩的家紡產品與文化。更希望能知古達今,以積極、進取、開拓的精神繼承傳統、創新發展。隨著社會生活的巨大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健康理念、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家紡產品與其文化要始終跟上時代的脈動,與時俱進,創造出更好更多具有時代感和民族性的家紡產品滿足國內外市場物質與精神文化的需求。

   《中國家紡文化典藏》的出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按李之檀老師講這是家用紡織品學科的開山之作。開創性的工作就象吃第一個螃蟹一樣無從下手,沒有現成資料,又如此龐雜,為此,召開了多次專家、學者和編輯工作會議,研究總體寫作思路,落實編寫方案,組織調研,分專題組稿和統編,在整個過程中,中國紡織出版社領導全力支援,並申請將此書列入了"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這給了所有參與本書編寫工作的人員極大的鼓舞。中國家紡網鼎立支援,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也熱情參與,海寧市人民政府、海寧市許村鎮人民政府、海寧中國家紡城也給予了大力支援。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召集相關院校老師座談進行動員,參加本書編寫的有浙江理工大學、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南通大學、瀋陽師範大學,參加編寫的老師都是履行社會責任,勇於擔當重任。由於日常的教學任務很重,所以走訪、調研、收集資料都是利用節假日和業餘時間。在這裡要特別感謝執行主編吳微微老師,由於每一部分都是不同院校、不同老師分頭編寫,文字風格不同、圖片選取、內容的鱗選等存在諸多問題,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吳微微老師不僅耗去她所有的業餘時間,而且付出了無法形容的心血。還有李之檀老師,無私地將他收藏的珍貴資料都無償貢獻出來,體現了老一輩專家無私的奉獻精神。在編寫過程中可歌的人與事太多太多,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家紡文化典藏》雖然參加編寫的人員都是目前家紡行業的精英,而且耗時四年,但由於是"開山"之作,書中某些觀點,尚需進一步商榷,有些問題,仍需繼續深入研究,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相關問題答案
東方國家英文怎麼寫?
回我家英文怎麼寫?
百家號文章怎麼寫?
企業文化認同怎麼寫?
廣東有哪些特色文化?
山東青島的英文怎麼寫?
東南西北英文怎麼寫?
小小畫家英文怎麼寫?
回到家英文怎麼寫?
家韓文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