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有人曾在潯陽江畔見到“古代歌女”臨風而舞,還有人在甘棠湖邊見到“穿越”而來的男女對飲樹下。行人路過往往失神駐足,若不是遠處高樓櫛比
坊間傳聞,有人曾在潯陽江畔見到“古代歌女”臨風而舞,還有人在甘棠湖邊見到“穿越”而來的男女對飲樹下。行人路過往往失神駐足,若不是遠處高樓櫛比,紛紛都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漢唐。實際上,給行人造成這個錯覺的,是潯城一個古代服飾團體——承漢堂。
承漢堂主要成員來自九江和湖北黃梅。因為九江和黃梅愛好者都十分有限,又因為九江和湖北黃梅縣在歷史文化上同樣具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初期的組織者決定,將兩地的愛好者組織在一起聯合搞活動。
目前,承漢堂共組織了5次活動,而活動的內容主要是根據農曆傳統節日的內容而定,七夕、元宵、端午等節日,承漢堂都希望能組織起一些活動,讓九江人更多地瞭解古代服飾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我們說重回漢唐,不是回到那個時代,而是以古代服飾為載體,弘揚中華文明,繼承華夏文明的血脈,繼承祖先留給我們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寶貴的文化遺產。”活動組織者周璟說,她第一次穿古代服飾遇到的一件事就令她印象深刻,“那一次,我就是一個移動‘復讀機’,不停地說‘這是古代服飾,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說了一整天。”
“你們是拍戲的嗎?還是表演的?”這也是周圍人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每到此時,大家都會耐心地解釋,“這是古代服飾,是我們老祖宗穿過的衣服。”
團員何琦還會拿出自己的包在面前晃晃,那是一個白色的簡易布袋,上面是她自己用顏料寫的字:這不是什麼COS(角色扮演)、演出、韓服、和服、少數民族服裝,這是古代服飾。至於為什麼這樣寫,何琦說是因為在一些活動中,都會碰到很多不明就裡的路人詢問。
“路上碰到問問題的人,我們一般都會耐心做好解釋,畢竟古代服飾的傳承斷代了300年,大家感到疑惑、好奇和不理解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也會有那種純屬惡意騷擾的,我們就不必予以理會。”周璟說,因為影視劇傳播受眾越來越多,不少時代劇裡亂傳、竄穿的服飾給觀眾帶來很多錯誤資訊,同時熱播的韓劇、日劇也讓很多人對別國的民族服飾印象深刻。打一個比方來說:很多日劇裡面都有年輕的男女主角身穿民族服飾參加傳統節日的唯美場景,而事實上,日本和韓國的民族服飾是受到了古代中國服飾的影響,所以身穿唐代齊胸襦裙的周璟等人就被很多人誤認為是“韓國人”。
在承漢堂中,還有不少人主動學習剪裁,用自己的手剪裁出一件件襖裙、半臂、曲裾、褙子……菁華就是其中一位,她向裁縫學習了剪裁的基本知識後,在網上搜羅了大量古代服飾圖樣,嘗試著做了一件又一件古代服飾,現在她已經能夠在網上開店銷售自己製作的古代服飾和古典飾品了。“如果有一天,身著古代服飾的人走在大街上能夠不引起圍觀,那我們就欣慰了。”周璟笑著說。
Let us answer it!
古代服飾愛好者潯城組建古代服飾團體 ?
長期素食20年的危害 ?
葡萄上有凸起的小點點 ?
蒸花糕的做法 ?
比較兩個字串是否相等 ?
凍品批發的進貨渠道 ?
75的酒精怎麼存放 ?
過期的咖啡粉有什麼用途 ?
滴滴算公共交通工具嗎+電動扶梯是公共交通工具嗎 ?
碘伏的作用 ?
win7電腦怎麼釋放20%網速限制 ?
蒙古包摺疊蚊帳怎樣摺疊 ?
昭明文選的作者是誰 ?
10斤雞蛋大約有多少個+60個雞蛋大概多少斤 ?
黑豆沒煮爛可以吃嗎 ?
吃生花生可以緩解胃痛嗎 ?
冬天的毛衣多久洗一次合適 ?
滅壁虎最有效的方法 ?
現代物流發展趨勢 ?
口罩靜電駐極是如何進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