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從“中性化”到“奇裝異服”?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70年代中期以前,女子服裝保持著60年代的狀況,漸漸由“紅裝裹身”的尚武風尚向中性化過渡。旗袍,西裝被視為封建餘孽,資產階級意識而橫加批判,服飾

1970年代:從“中性化”到“奇裝異服”

70年代中期以前,女子服裝保持著60年代的狀況,漸漸由“紅裝裹身”的尚武風尚向中性化過渡。旗袍,西裝被視為封建餘孽,資產階級意識而橫加批判,服飾的個性之美,時尚之美通通被扼殺了。女裝中基本上時用兩用衫,軍便裝的天下。旗袍的華麗之美僅僅用於外貿出口,由於政治的需要,當時國內接受海外的少量訂單,除此以外,就是成為愛好收藏人士壓箱底的藏品。

安於現狀,喜隨大流成為社會推崇的一種心理定勢,人們不得不放棄對服裝美的追求,使自己的精神處於壓抑的狀態。因此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處於停滯階段。本分,款式單一,色調沉悶是其服飾特點。

1976年歲末,寒冷的冬天終於過去,服飾的堅冰消融了。喇叭褲悄悄闖進了國門,“男的女的人人一條,繃著小屁股小腿,褲腳大的跟拖把似的,穿這種褲子時還捱過咱爹一刀呢”,“我自個兒躲在屋子裡試穿了好幾回,不敢出門,怕笑話鬧大了,嫁不了人家,好不容易捱到大過年了”,“趕緊褪了褲子,換上喇叭褲。好在有太陽,不太寒冷,喇叭褲裡邊都是塞著別的褲子,真是要風度不要溫度,冷得牙齒都打架了,走出林子,往大馬路上昂首挺胸這麼一站,可沒把幾個姐妹笑死。原來,喇叭褲是中間開口子拉鍊的,男女平等,而我的喇叭褲是古典的,側面開口釘釦子的。幾個姐妹壞勁可大了,故意揮動她們的大喇叭,揚眉吐氣,我倒成了“等外品””。迷你裙的流行,雖然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時代不同了,還是很快被民眾接受了。中性化的女裝漸漸被人們摒棄,成了歷史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奇裝異服”。“文革”初期被批判的小腳褲管,花襯衫也開始復活了,單色的服飾受到了新潮服飾的衝擊。

流行時尚其實是人們創造出來的,在著歷史變革之際,體現時代風尚的服飾,尤其是表現出多變的情態。1974年已經出現流行穿大尖領子的衣服,1975年流行穿家制的卡其喇叭褲,1978年時興穿蒙著尼龍布衫內襯定型棉的外套。因為壓抑太久的心裡早已渴望服飾的改變,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奇裝異服”,人們感到了驚喜,意外地驚喜。思想開放的女孩子則脫去了暗淡灰色的外衣,穿著色彩鮮豔的編織毛衣,留住美麗。同時也在用行動呼喚服飾的變革,呼喚服飾春天的到來。

相關問題答案
中蘇關係為什麼在60年代破裂? ?
中性肥皂有哪些?
中石化老總什麼級別?
為什麼叫中性筆?
魯迅生活在什麼年代?
怎樣用中性筆寫好字?
莫高窟始建於什麼年代?
現在什麼世紀什麼年代?
中石化儲備幹部是什麼?
如何擦除中性筆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