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國服在哪裡??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不要誤會,我並沒有開著一個專賣唐裝的衣服店,生意不好在大叫堅持。之所以寫下這樣一個題目,是因為看到文化界有許多自視清高和自負有反世俗使命的人

中國,你的國服在哪裡?

不要誤會,我並沒有開著一個專賣唐裝的衣服店,生意不好在大叫堅持。之所以寫下這樣一個題目,是因為看到文化界有許多自視清高和自負有反世俗使命的人,對唐裝一片口誅筆伐:說它不倫不類,俗不可耐,氣質再好的人一穿上它立刻就成了“地主老財”、或飯館“跑堂”的。並斷言唐裝只是一陣風,必定長不了!

生活中有不少好事都毀在了人的一張嘴上。我生怕唐裝的命運也不幸被這些人言中。真的希望唐裝熱能夠堅持下去,堅持出一種融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於一爐的“國服”。

現在的男人們參加重要活動都穿西服,但西服畢竟源自西方,儘管它已經成了全球通用的“禮服“,可在許多國家都還保有自己的“國服”。如蘇格蘭的裙子:你很難想象男人穿裙子會好看,會穿出紳士風度和勇士的威武。可是,你若看過好萊塢巨星吉布森主演的反映蘇格蘭歷史題材的影片《勇敢的心》,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疑慮。那些穿著裙子的蘇格蘭勇士,體現了一種裙子和男人勇氣的完美結合,似乎他們天生就該穿裙子,沒有裙子反而不會有這樣震撼人心的效果。

我在蘇格蘭的親身感受也印證了那部影片給我的印象:如果沒有那聞名於世的裙子,好像就沒有蘇格蘭,或者蘇格蘭就缺少了一些什麼;在隆重的場合不穿裙子,也就稱不上是地道的蘇格蘭男人。每逢民族的節日,或遇有婚嫁和過生日等喜慶的日子,男人們都要穿上裙子,那一天連蘇格蘭的教授上講臺都穿著裙子。裙子和他們的氣質互為表裡,顯得莊重、和諧和體面。我入鄉隨俗地也想買條蘇格蘭裙穿上,但一問價格便作罷了,用買一條蘇格蘭裙的錢可以買下兩套高檔西服。我想他們把裙子的價格定得那麼高是有道理的,裙子是蘇格蘭民族的象徵,對蘇格蘭人來說,價格多貴都要買,這是他們的必備品。不是蘇格蘭人,則不會因一時好奇而又因價格便宜就亂買亂丟,糟踏了蘇格蘭人的尊嚴。

還有日本的“和服”,在別人眼裡大概也不值得稱道,那繁瑣和臃腫倘若讓文化人一批,還不知會說出多麼難聽的話。可你不能不佩服日本人的“堅持勁”,這些不知從什麼年代傳下來的和服,就當做民族的品質和驕傲一樣一代代傳了下去。女人穿上別有韻致,世界獨一無二。日本的男人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換上那寬大的袍子,有時在家裡接待貴客也可以穿和服。久而久之,不論民族的飾服好看與否,他們的心理、相貌和精神就和衣服相稱了。好像日本人就該穿和服,穿上和服就特日本。

此外有自己“國服”的還有韓國、緬甸、泰國等許多亞洲國家以及非洲的所有國家,北歐、東歐諸國。特別是阿拉伯國家,更是視自己的民族服飾為生命。很難說多災多難的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在國際上能有那麼大的政治影響跟他的特殊裝束沒有關係。他的衣著,尤其是他那著名的頭巾,成了一種符號,成了巴勒斯坦的旗幟。

細數下來,服裝沒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純粹以西服作為自己“國服”的,大概只有“有家而沒有家鄉”的美國了,或者還能說出少數幾個國家。因美國總共只有二百年多一點的歷史,大都是從其他大陸去的移民,除去本地的土著印第安人外,他們在服飾上又能繼承什麼樣的傳統呢?

可我們就不一樣了,自古華夏民族就有“衣冠王國”之稱。《易經》裡說:“皇帝堯舜垂衣裳治天下,蓋取乾坤。”民間的經驗則是“人配衣服馬配鞍”。據專家考證,“從商代開始,大襟右衽、上襦下裳的服裝逐漸定型。到周代出現‘深衣’,就是後來被稱之為長衫的那種樣式的衣服。”到了近代,西風東漸,中國落後被欺,崇洋迷外在所難免,致使中式服裝也逐漸被西式服裝所取代。國人也曾一度對中山裝寄以希望,可到了動盪年代,竟以窮為榮,以醜為美,無論男女一律軍便服、藍制服、工作服。

直到進入開放的年代,中國人穿衣服的膽子才逐漸放開,追趕時尚,仿效明星,沒有不敢穿的,沒有不能學的。雖奇裝異服層出不窮,看上去也花花綠綠,五彩斑斕,卻總讓人覺得缺少主體,缺少靈魂,缺少中國文化的根脈。多虧上海的“導向設計師”俞鶯,為2001年的APEC領導人設計出了唐裝,那等於是一次盛大的唐裝釋出會,讓許多國家的首腦親身向全世界展示唐裝。這是倫敦、巴黎或米蘭的天橋上任何所謂世界頂尖級的服裝釋出會所不能比的!

於是,唐裝熱起來了:電視上,大街上,會場上,市場上,無論男女老幼,無論職業身分,沒有人號召,沒有大哄大嗡,卻氣勢強勁地裝扮了社會的各個階層。中國有了色彩,有了款式,而且這色彩這款式有了民族的個性,有了傳統文化的味道。已經有好久沒有看到這般喜慶和吉祥的氣氛了。

唐裝在傳統中裝的基礎上引入現代時裝理念,很適合中國人的曲線。既現代,又古典,既“下得廚房”,也能“上得廳堂”,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形成獨具魅力的格式,表現出獨特的民族服飾傳統。事情就是這麼怪,風水輪流轉,世界越是開放,民族的東西就越是時髦,原來中國人能夠把自己打扮得有型有款,中國人也完全可以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生存方式——這就超越了時尚,昇華成為一種精神。

所以,唐裝可以不必像剛興起的時候那麼熱,也不必大街小巷會場商場一片唐裝。但只要堅持下去,別再像以往那樣狗熊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家家有唐裝,甚或人人有唐裝,而且不把它視為一般的衣服,是福分華貴的象徵,是自己有根有脈的標誌。在自己喜歡穿或認為應該穿的時候穿上它。也許有人剛一穿上唐裝會感到彆扭,或者別人看著彆扭,只要堅持下去,等自己習慣了,別人也看慣了,那中國人的氣質就和唐裝協調一致了,我們的“國服”也就算有了。

相關問題答案
天貓的客服在哪裡找?
你的名字在哪裡看正版?
天貓超市的客服在哪裡?
聚美的客服在哪裡手機?
你的價值在哪裡演講稿?
辦出國的簽證在哪裡辦?
法國的首都在哪裡? ?
長江的盡頭在哪裡?
生死狙擊體驗服在哪裡?
微信看過的圖片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