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30年大事記(1989)?
1989年5月天津市成立服裝行業首家工貿一體化公司--天津市服裝聯合總公司。 1989年9月4日北京時裝節在北京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由北京市貿促會主辦、中
中國服裝30年大事記(1989)
敏感時期的大賽
申請報告上交後,紡織工業部並沒有直接批覆,對此,張艦記得很清楚,吳
開創獨特發展之路
“當時定為首屆,沒有想到今後怎麼辦,只想先辦了再說。”張艦說,但有了首屆的摸索,社會對模特的瞭解更加深入,接受程度也更大,人們開始知道“原來模特還可以比賽”。
1991年,由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模特公司——美國福特模特公司舉辦的世界超級模特大賽,希望有中國選手參賽,福特公司找到了皮爾·卡丹中國首席代表宋懷貴女士,她找到張艦,商量有沒有可能做這個事情。於是,就有了1991年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最佳時裝模特表演藝術大賽暨91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國區選拔賽”。主辦單位邀請其發起人、有“世界名模之母”之稱的愛蓮·福特女士及部分“世界超級模特大賽”的評委任第二屆中國最佳時裝模特表演藝術大賽評委。陳娟紅就在這一屆奪冠並走上世界超模之路,亞軍則是影視歌壇的“明星名模”瞿穎。“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為獲獎模特頒獎”,張艦說,“大賽規格已經很高。”
但同國際上的模特評比規則及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那時國內將模特作為一種藝術來看,請一些畫家、音樂家等來擔任評委,評委要進行打分,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這讓前來擔任評委的愛蓮·福特十分不解。她認為“模特就是一種市場。”通過這次比賽與外國同行接觸,“我們確實學習了不少東西。”張艦說。
此後,引進模特經紀制,把中國服裝藝術表演團改成“新絲路模特公司”,把團隊制改成代理制,實行模特簽約制。這在當時被模特界稱為“模特管理從團隊制向代理制的轉變”。
不可否認的是,1989年——1999年10年間,中國內地模特業作為一個行業真正形成,並得到了發展。中國內地模特事業開始進入了行業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探索,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模特行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