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入伏是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最近,天氣特別的炎熱,很多高校的學生都不忍酷熱捲鋪蓋睡走廊。不禁有人會問,2013年入伏時間到了,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如果您還不知...

2013年入伏是什麼時候

 

最近,天氣特別的炎熱,很多高校的學生都不忍酷熱捲鋪蓋睡走廊。不禁有人會問,2013年入伏時間到了,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如果您還不知道什麼是入伏,2013年的入伏時間的話。中國品牌網小編為您接受什麼時候入伏,以及三伏天我們應該如何預防中暑。www.chinapp.com中國品牌網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讓人憂愁的季節了,這個時候天氣悶熱難耐,人心煩躁不安,尤其是進入三伏天之後,大家就要開始面對中暑高發期了,熱感冒是三伏天最常見的病,要知道,人不能被動等待,坐等生病的,所以要學習一些防中暑的製冷招數,好避開感冒的襲擊。那麼接下來,中國吃網就會大家介紹2013年什麼時候入伏,以及三伏天如何防中暑的招數:

一、2013年什麼時候入伏

2013年的三伏天就是7月13日開始的那三伏

頭伏是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是8月13日開始,至8月22日結束。由於中伏結束於立秋之前,所以今年中伏增加十日,共20日,整個伏天共40天。

二、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容易發生的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中暑可分為三類:“中陽暑”、“中陰暑”及上文提及的“情緒中暑”。

一般人通常所說的中暑其實指的是“陽暑”,這種中暑多是因在烈日下待的時間過長,出汗過多引起的,主要症狀有發熱無汗、精神萎靡、胸悶頭昏、四肢乏力,甚至抽搐、不省人事等。

“中陰暑”則多由感受暑溼之邪後,加上納涼不當引起。比如在天氣酷熱、頻降大雨的夏季,長時間在空曠的露天、過道及風猛之處納涼,致風寒鬱於表、暑溼困於內而出現頭昏腦漲、時寒時熱、吐瀉無汗等。

1、出行躲避烈日

在10點至16點中間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日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出門一定要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如遮陽傘、太陽鏡、遮陽帽、防晒衫等,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不得不在戶外高溫工作時,可將涼毛巾搭在頭上。在夏季要儘量避免曝晒、雨淋,或待在氣溫過高、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雨後也不宜坐臥溼地。同時,還要避免久穿溼衣或穿剛晒過的衣服,防止暑溼之氣侵襲機體。

2、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3、飲食注意事項

飲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人們食慾減退,也會限制了營養的吸收。營養的吸收受到影響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那麼夏天防中暑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1)補充維生素:

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穀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2)補充水和無機鹽:

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多吃清熱利溼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3)夏天的時令蔬菜和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等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4)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三、三伏天怎麼養生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陽氣充盛,陰氣內斂,而人則處在天地之氣交匯之中。”夏季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的這三個月時間,中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這個季節,人的各項生理功能,即‘陽氣’,都處於最旺盛的狀態。因此中醫認為,夏季應以養護陽氣為主。中醫五行學說和髒象學說的角度來看,“夏天屬火,與心相應,而心主血脈,又主神志”;同時,“長夏又屬溼,溼易傷脾”,因此,夏季養生的重點便在於“調養心脾”。

1、養心:氣鬱體質,應防“情緒中暑”。

暑氣入心,天氣炎熱時,人的心情也容易煩躁。人對高溫天氣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因此夏季應以寧心安神為要務。儘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過喜、過怒、過於驚恐、過於悲傷、過於思慮等情志的刺激。

氣鬱體質的人,在夏季還要特別注意預防“情緒中暑”。有些人在天氣炎熱時會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比如煩躁易怒、愛嘮叨、容易興奮和激動、低熱口渴、夜睡不寧,或表情呆滯、抑鬱悲觀、沉默懶言、不思飲食等,這些情緒和行為的異常表現都可能是“情緒中暑”導致的。面色蒼暗、多愁善感、情緒低落、胸悶不舒、經常嘆息,這些都是氣鬱體質者常見的表現,此類體質者多屬“肝鬱氣滯”,盛夏時症狀尤其明顯,應以理氣解鬱、祛暑化溼的方法調理。陳皮有疏肝解鬱、芳香化溼、行氣健胃的特點,因此氣鬱體質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悅樂觀、平和寧靜的心情外,還可用陳皮、冬瓜煲鴨肉或雞肉、豬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魚類,酌加姜、蔥、陳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調料清蒸或燜炒四大家魚。

2、養脾:清淡飲食,少吃冰鎮食品。

脾主運化,而溼邪最易損傷脾氣。夏季健脾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肥膩、刺激、燒烤、油炸之品,同時注意飲食衛生,不食腐爛變質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冷飲、冰鎮食品也要儘量少吃。寒溼之品極易損傷人的陽氣,實際上也起不了多少降溫的作用。真正能夠對人體起到降溫作用的兩個途徑,一個是順暢排尿,另一個則是適當出汗。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問題答案
每年考研是什麼時候?
年終獎是什麼時候發?
每年閱兵是什麼時候?
雞年馬月是什麼時候?
酉戍年月日是什麼時候 ?
巴厘島過年是什麼時候?
國外過年是什麼時候?
法國新年是什麼時候?
天刀週年慶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氣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