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一的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臘月初一有咬災的習俗。咬災這個風俗是為了祈禱人們可以消災避難,需要吃在鍋裡可以爆出“噼噼啪啪”響聲的食物,例如爆米花、炒瓜子、花生、黃豆、大豆、雞蛋等食物,吃了這些可以嚼的食物,據說這樣可以消災避難。
臘月初一的習俗
關於咬災的民謠有:“臘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這裡的蹦也就是崩的意思,在農村,每年的臘月初一,家家戶戶都要“炒棒花兒”。
炒棒花就是炒玉米花,一是為了給孩子們打打牙祭,二是藉著棒子花在鍋裡爆出“噼噼啪啪”的熱鬧聲,預示著年終歲末的來臨,辭舊迎新開始了。
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別稱,歲末十二月有多種稱呼,其中最為熟知的當屬“臘月”這一別稱,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製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