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元宵節的常識有:1.元宵節的時間為農曆日十五,在春節之後的十五天。2.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等。3.關於元宵節起源的傳說,與道教有關之外,還有一說是起源於佛教,與佛事活動的點燈敬佛有關,另外一說是源於漢代,與古人驅趕蟲獸有關。

元宵節的常識


元宵節的習俗有:吃元宵,在南方通常是吃湯圓,南北方略有差導,另外還有猜燈謎,由猜謎語發展而來,有些地方正月十五有逛廟會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還包括:賞花燈,《水滸傳》中描寫宋江拜訪李師師的章節中,有正月十五賞花燈的片段。另外還有“迎紫姑”紫姑是古代的司廁之神。

元宵節的文化意蘊:團團圓圓。元宵節的時候,人們之所以給所吃的食物取名為“元宵”、“湯圓”索取的就是團團圓圓之意,也是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美好節日。

相關問題答案
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有關元宵節的謎語?
元宵節的積極意義?
元宵節的寓意是什麼?
元宵節的宵什麼意思?
元宵節的傳說是什麼?
元宵節的英文 元宵節用英語怎麼說?
元宵節是怎麼來的?
元宵節有趣的燈謎?
元宵節是怎麼來的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