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別稱8個?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古代中國的別稱有赤縣神州、華夏、中華、九州、禹城、四海、瓷國、宇內等等。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曆史的大國,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別稱,傳說禹治水後,將中國分為冀、兗、青、徐、荊、揚、豫、樑、雍九個州,故稱為“九州”。
中國別稱的由來
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而華與夏曾相互通用,華即是夏,從編著《尚書》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在上古時期,華夏民族認為自己居住在天下之中,便稱所居住的中原地區為“中華”,後為逐漸成為了中國的代稱。
明朝時期,中國的瓷器業達到了頂峰,明朝的瓷器在歐洲很受歡迎,於是瓷器便成了中國的象徵,西方國家就稱中國為“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