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開展預防性消毒的常用方法是 預防性消毒是什麼時候公佈的?
室內開展預防性消毒的常用方法是:通風換氣、保持環境衛生、使用空氣淨化器、噴灑消毒噴霧、燻蒸消毒、紫外線照射、浸泡、擦拭等。針對不同的場所,可以採用不同的預防性消毒方法。下文圍繞“室內開展預防性消毒的常用方法是”展開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了解。
室內開展預防性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通風換氣。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開窗時間在30到60分鐘為宜。
2、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可有效預防病毒、細菌的滋生。
3、使用空氣淨化器淨化。使用合格的空氣淨化器,可以有效去除遊浮黴菌、苯、過敏原等有害物。
4、噴灑消毒噴霧。對於可能被汙染的密閉、通風不良的室內,可使用1.5%-3%的過氧化氫、2000mg/L-5000mg/L的過氧乙酸、250mg/L的二氧化氯等消毒液進行超低容量的噴霧消毒。
預防性消毒是什麼時候公佈的
預防性消毒,是2019年公佈的。預防性消毒,是指未發現傳染源時,對可能受到病毒或細菌汙染的人、物、環境所進行的消毒。通過閱讀上述“室內開展預防性消毒的常用方法是”和“預防性消毒是什麼時候公佈的”的具體介紹,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更多關於室內開展預防性消毒方法的介紹,敬請查閱其他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