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黃麴黴素汙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啥 黃麴黴素有什麼壞處嗎?
防止黃麴黴素汙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注意食品防黴。因為適宜黃麴黴生長和產毒的溫度範圍為12-42℃,最適溫度在33℃左右,最小相對溼度為78%,最適相對溼度為98%,糧食含水率超過18%,在通風條件下,黃麴黴可迅速生長併產生毒素,因此預防黃麴黴汙染的首要措施是注意食品的防黴。想更好的瞭解防止黃麴黴素汙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啥的可以接著往下看。
黃麴黴素有什麼壞處嗎
1、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對人和動物的肝組織有危害,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2、在自然汙染的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最為常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如果生產企業使用劣質原料,如發黴的花生、油菜籽、玉米等生產食用油,可能會造成黃麴黴毒素超標,對消費者健康構成威脅。
3、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可發生急性中毒,主要臨床表現為黃疸、嘔吐、厭食、發熱。嚴重者2-3周後出現腹水、下肢水腫,甚至死亡,死亡前消化道出血。
4、為了防止黃麴黴毒素中毒事件的發生,維護人類健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進行了限制。
人類接觸黃麴黴毒素的主要來源是受汙染的食品,如吃到一些汙染的植物性食物或是吃到一些含有黃麴黴毒素製成的各種乳製品等。以上就是關於防止黃麴黴素汙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啥的具體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