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門口掛的什麼草 清明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門口掛的是艾草,這是很久以前就傳承下來的習俗,之所以在門口掛上一把艾草是因為,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代表著招百福,在清明的時候掛一把艾草在家門口寓意著身體健康。想要繼續瞭解清明門口掛的什麼草的讀者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清明有哪些習俗
1、清明有祭祀掃墓、踏青、吃青糰子、放風箏等,清明祭祀掃墓這個習俗由來久遠,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
2、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
3、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
4、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清明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的節日。以上就是關於清明門口掛的什麼草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