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中元節習俗——普渡?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呢?普度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
閩南中元節習俗——普渡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呢?“普度”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我們一起來看看閩南中元節習俗——普渡
在閩南,七月初一稱“開鬼門”或“開地獄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要在大門口設度祭祀無主的孤魂野鬼,主人焚香祝告,請諸位“好兄弟”來享用,並祈求他們勿騷擾家人,保佑閤家平安,等等;然後燒冥鈔、經衣等,以供“好兄弟”在陰間使用、穿著。晚上,許多地方還會在門口懸掛“路燈”,給“好兄弟”照路用。
普度在農曆七月進行,主要的祭拜物件是俗稱“好兄弟”、“門口公”、“老大公”、“頭目公”、“人客”、“大眾爺”的孤魂野鬼,希望他們早日脫離苦海或輪迴轉世。據說閻羅王每年在這個月中會將地獄中的無主鬼魂放出來,到陽間享用民間的致祭,並帶回在地獄生活的經費與用品,因此,在閩南人的觀念中,整個農曆七月是鬼月或鬼仔月。在這個月中人們不婚嫁、不祝壽、不喬遷、不辦各種喜慶之事,唯恐將孤魂野鬼引進門;如果不幸有人在這個月裡亡故,也只舉行出殯儀式,而不舉行歸虞等“引魂”儀式,唯恐引(家鬼)魂入戶時,孤魂野鬼也跟著入宅而不走,從而造成今後的麻煩。
過去,許多村落的廟宇在七月前要舉行“收兵”儀式,即將村廟神靈派出鎮守在村落四界阻擋孤魂野鬼入村作祟的五營神兵神將收回,並封上廟門,讓“好兄弟”可以安心進入村落,接受人們的祭祀與供奉。七月初一還在要廟前豎起高高的燈篙或招魂幡,俗稱“起燈腳”或“豎旗”,以此向四方的孤魂野鬼昭告,在整個七月,陽間將逐日有人供奉食品與用品。這以後,則輪流在村落與城鎮的每個角落或街道做一場正式的“普施”儀式。輪到的村落或區域,其他地方的親朋好友也會來湊熱鬧,祭祀用的食物到了中午晚上則可以宴請賓客。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
具體說來,城區舊式住房的普度和鄉村類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門的裡面或大門外面擺桌子、放酒菜祭品、燒金。隨著高層多戶雜居式樓房的增加,產生了一個普度祭祀地點的問題。從個案看到的樓房住戶的普度方式現有三種:1.在自家大門內面向樓道擺祭,到樓外面燒金;2.在樓道內自家大門外擺祭,到樓外面燒金;3.下到一樓露天處擺祭並燒金。這是居民們在新的居住方式與傳統祭祀行為之間調節的結果。三種類型做法裡,燒金行為都要在樓房外面做,這不單單是出於安全或通風的考慮,而是人們對傳統意識的承襲。
祭祀儀式一般在下午四五點點開始。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左鄰右舍總要前後呼應地開始做普度儀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戶的酒菜“供不應求”,引得普度公生氣對自己家人不利。
來源中國品牌網chinapp.com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