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財是什麼意思 用它可靠嗎?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路借貸。P2P直接將人們聯絡起來,讓人們通過網際網路直接互動。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互動,真正地消除中間商,為企業與個人提供更大的方便。雖然P2P平臺最近倒了一大批,但是隨著徵信監管的進一步深化,未來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常見的P2P型別有國資系、銀行系、上市公司系、民營系和風投系。下面來看詳細介紹。
P2P理財是什麼
P2P理財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而P2P理財是指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這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方可以是無抵押貸款或是有抵押貸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財模式。P2P理財模式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將線上線下巧妙結合起來,通過第三方平臺將錢放心大膽得借給別人。P2P不吸儲,不放貸,只對資訊配對,為投融資雙方牽線搭橋,打造一個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融資資訊平臺。
P2P的類別
銀行系
銀行系P2P的優勢主要在於:第一,資金雄厚,流動性充足;第二,專案源質地優良,大多來自於銀行原有中小型客戶;第三,風險控制能力強,利用銀行系P2P的天然優勢,通過銀行系統進入央行徵信資料庫,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從而大大降低了風險。另外,包括恆豐銀行、招商銀行、蘭州銀行、包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以不同的形式直接參與旗下P2P網貸平臺的風控管理。銀行系P2P的劣勢主要體現在收益率偏低,預期年化收益率處於5.5%-8.6%之間,略高於銀行理財產品,但處於P2P行業較低水平,對投資人吸引力有限。並且,很多傳統商業銀行只是將網際網路看作是一個銷售渠道,銀行系P2P平臺創新能力、市場化運作機制都不夠完善。
上市公司系
P2P市場持續火爆,上市公司資本實力雄厚紛紛進場,其原因可歸結為:第一,傳統業務後續增長乏力,上市公司謀求多元化經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第二,上市公司從產業鏈上下游的角度出發,打造供應鏈金融體系。上市公司在其所處細分領域深耕多年,熟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情況,掌握其經營風險、貿易真實性,很容易甄別出優質借款人,從而保證融資安全。第三,P2P概念受資本追捧,上市公司從市值管理的角度出發,涉足網際網路金融板塊。藉助火熱的網際網路金融概念,或是通過控股收購P2P公司合併報表,能夠幫助上市公司實現市值管理的短期目標。
國資系
國資系P2P的優勢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擁有國有背景股東的隱性背書,兌付能力有保障;第二,國資系P2P平臺多脫胎於國有金融或類金融平臺。因此,一方面,業務模式較為規範,另一方面,從業人員金融專業素養較高。國資系P2P平臺的劣勢也十分明顯:首先,缺乏網際網路基因;其次,從投資端來看,起投門檻較高,另外,收益率不具有吸引力——其平均年化投資收益率為11%左右,遠低於P2P行業平均收益率;最後,從融資端來看,由於專案標的較大,且產品種類有限,多為企業信用貸,再加上國資系P2P平臺較為謹慎,層層稽核的機制嚴重影響了平臺運營效率。
民營系
目前,P2P行業中民營系平臺數量最多,起步最早。部分民營系P2P網貸平臺已經成長為行業領頭羊;更多的草根平臺則魚龍混雜,不勝列舉。這類平臺的優勢體現在:第一,具有普惠金融的特點,門檻極低,最低門檻甚至50元起投;第二,投資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大多在15%-20%左右,處於P2P行業較高水平。然而,民營系P2P的劣勢也十分明顯,比如風險偏高。由於資本實力及風控能力偏弱,草根P2P網貸平臺是網貸平臺跑路及倒閉的高發區。
雖然民營系的P2P沒有銀行的強大背景,但是民營系的P2P平臺有著強大的網際網路思維,產品創新能力高,市場化程度高。投資起點低,收益高,手續便捷,客戶群幾乎囊括了各類投資人群。
風投系
截至2015年9月29日,全國範圍內共63家平臺獲得風投,融資次數約83次。獲得風投的平臺多分佈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這些平臺大半青睞“抵押標”,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下的居多。一方面,風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平臺增信,風投機構的資金注入充裕了平臺資金,有利於擴大經營規模,提升風險承受能力;而另一方面,風投引入是否導致P2P平臺急於擴大經營規模而放鬆風險控制值得深思。2013年上線的平臺融易融(現更名為自由金服)2015年1月獲海外風投振東投資的1000萬美元投資,2015年7月出現“提現困難”。這說明風投注資其實不能完全規避P2P平臺的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
P2P可靠嗎
隨著P2P網貸行業在國內的快速發展,P2P網上理財開始成為許多普通群眾的新寵。然而,近三年來業內多次爆出各種投資者在P2P網上理財過程中因為上當受騙等原因而遭受了經濟損失的負面訊息。這使得P2P網貸投資的可靠性逐漸受到眾多投資者的質疑。究竟P2P網上理財可靠嗎?
目前,國內P2P網貸行業內的P2P網貸平臺數量達到兩千多家。P2P行業在過去七八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處於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準則、也監管部門的野蠻生長狀態下。因此,在數量如此龐大的P2P網貸平臺中,存在部分欺詐平臺和許多實力不濟的問題平臺。而這種平臺在安全穩健性方面是很沒有保證的,致使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承擔著較大的投資風險。
不過,P2P網貸行業內還是存在一些實力較強的優質平臺。其中,以陸金所為代表的國資系P2P平臺和銀行是P2P平臺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是非常受投資者所認可的。此外,部分成立時間較長、業務規模較大、知名度和人氣水平較高的民營系P2P平臺,如人人貸、拍拍貸、禮德財富等平臺,在安全可靠性方面還是得到較高程度的認可的。因此,P2P網上理財可靠不可靠,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與投資平臺和專案有著聯絡。
P2P平臺往往有以下幾個短板:
1、資料方面“誇大”其資金實力,甚至資料做假。這樣的平臺往往沒有真實的實力,一旦出現小範圍的資金鍊斷裂,自身無力承擔,就會立馬捲款跑路。
2、絕大部分P2P,都存在自融行為,如他們會花錢買來很多人的資料,由“他們”充作借款人發行高收益的P2P產品,吸引投資者投資,但這筆錢最終流向P2P平臺經營方的口袋;甚至個別P2P機構還會對借款人進行“美化”,包裝成各類具有穩定收入的人士發起P2P產品,但事實是這些借款人就是一個“託”,轉手就將投資者的錢轉給P2P平臺經營方賬戶。這樣的自融行為,往往自身無力償還到期本息,只會以舊債還新債,而且發行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如此惡性迴圈下去,資金鍊斷裂那是早晚的事情。
3、即使部分P2P平臺有真實的借款人,但往往企業規模較小,融資能力較弱,這些借款人往往也是因為資金壓力,沒有更好的融資渠道,或者其他融資渠道成本更高,在P2P平臺融到資金,也沒有很好的投資渠道,到期還本付息也是個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