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時間怎麼算?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出伏時間為入伏後的30天或40天,每年入伏時間沒有固定的日期,可按照夏至三庚的口訣進行計算,也就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初伏時間為10天,中伏時間為10或20天,末伏則是10天,每年三伏天在7~8月份之間,通常可維持1個月的時間。

出伏的計算方法

出伏是入伏後的30天或40天,每年入伏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計算出伏時間時需要結合這兩者進行計算,2019年入伏時間是7月12日,出伏時間是8月20日。

三伏天處於小暑以及處暑之間,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而又潮溼的階段,出伏時間可按照夏至三庚計算,也就是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初伏時間為10天,中伏時間為10或20天,末伏為10天。

每年三伏天在7~8月份之間,時間可以維持1個月左右,這一段時間的全國的降水量比較豐富的,而天氣又較為潮溼悶熱。三伏期間不可貪涼,少飲酒,多喝水補充體內的水分,同時注意防暑。

相關問題答案
入伏時間怎麼算?
出生時間怎麼算?
汽車年檢時間怎麼算?
酒店住宿時間怎麼算?
古代一天的時間怎麼算?
愛奇藝會員時間怎麼算?
電池放電時間怎麼算?
退潮時間怎麼算?
最遲開始時間怎麼算?
租車時間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