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起源於什麼地方?
甲骨文起源於商朝,是我國古代書法文體之一。最初是為了將內容鐫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面進行占卜,後來上面的問題就成了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文字,為我國研究文字起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甲骨文起源於商朝
甲骨文起源於商朝,是我國古代書法文體之一。商朝的甲骨文最初是是鐫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面,主要的作用是為了將記錄占卜的內容。到後來,龜甲或獸骨上面的文字就逐漸形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也叫做甲骨卜辭,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文字。商代甲骨文最早是在清光緒二十五年被王懿榮發現,到目前為止刻有甲骨文的甲骨或獸骨已經出土了15萬片以上,之後在陝西有出土了7萬多片西周早期甲骨,為我國研究文字起源提供了寶貴資料。
甲骨文的外形多以長方形為主,具備了一定對稱美或一字多行的的變化美。並且在結字是具有了方圓結合、開合揖讓的結構形式,有的字還具有一定象形圖畫的痕跡,以及文字發展最初階段的生動和稚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