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的“第二心臟”選鞋子要講究?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但有些人對鞋子的選擇卻不太關心,認為鞋子能穿就行,不必太考究;還有人只是從美觀時尚的角度來選擇鞋子,認為穿鞋一定要跟上潮流。其實人們穿鞋,不僅是為了舒適美觀,更重要的是為了維持人體直立,利於行走和保護腳的安全、溫度、健康,保護足弓,緩衝外界的振盪。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選鞋子要講究
人行千里足先知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但有些人對鞋子的選擇卻不太關心,認為鞋子能穿就行,不必太考究;還有人只是從美觀時尚的角度來選擇鞋子,認為穿鞋一定要跟上潮流。其實人們穿鞋,不僅是為了舒適美觀,更重要的是為了維持人體直立,利於行走和保護腳的安全、溫度、健康,保護足弓,緩衝外界的振盪。常見的足疾雞眼、嵌甲及骨刺等,甚至你的頸椎、腰椎、膝關節也會以為你所鍾愛的高跟鞋,加速退變,使你“未老先衰”。
莫為足下生輝而生疾
我們常聽到“足下生輝”,常在電視中見到一些女性白領穿著高跟鞋子,神采奕奕的樣子,可是有人會注意她們卸妝之後的感覺嗎?“腳不舒服”、“站一天累死了”可能是她們在舞臺背後最常說的話了。因為你的雙腳並不如你對高跟鞋一般充滿熱情,高跟鞋常常迫使你的腳擠進那個狹窄的鞋子裡面,你的重心前移使的前足著力加大,為了身體平衡你的腰會後仰。這樣長此以往腳趾可能腫脹,拇囊炎、拇外翻、槌狀趾發生率增加,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提前發病。那麼是不是旅遊鞋比高跟鞋好哪?其實不盡然,旅遊鞋也並非適合所有運動,旅遊鞋雖然綜合了皮鞋、膠鞋和布鞋等鞋類的特點,但這種鞋設計得前翹比較高,穿時易造成腳掌下陷,腳掌是足的前支點,腳掌的疲勞必然會造成足的損傷。其次,旅遊鞋的鞋底用料比較硬,這麼硬的鞋底會使腳部疲勞,這也是損害足部,並使之形成扁平足的原因之一。並且,旅遊鞋透氣性差,易導致腳部出汗,區域性溫度升高,容易因為缺乏透氣而引起真菌繁殖及傳播,發生腳癬等症。
擊掌蹬腳一生不顯老
穿鞋對足部甚至對全身的健康都有影響。因為我們的身體其實是一個非常協調的“機器”,每一個“零件”產生問題都會影響全身。俗語說:“天天擊掌蹬腳,終生不顯衰老”,腳被認為是人的“第二心臟”,有幾十個與臟腑或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且分佈大量神經末梢,因此,常蹬蹬腳,不僅有助於下肢血液迴圈,還能調節神經活動、延緩衰老,使腳、腿和大腦感到輕鬆舒暢,並有改善頭暈頭痛、提高記憶力的效果。另外,人類的雙腳處於身體的最低位置,它使人得以直立,並承受全身的重量,負責行走與平衡。腳是由52塊骨骼、66個關節、40條肌肉和200多條韌帶組成,並有豐富的神經血管通過脊髓與大腦和各個內臟器官相連線。足部的位置擺放影響著身體的“力學結構”,人要站立行走,穿平底鞋時腰部是人體的重心,此時人體維持脊柱、骨盆穩定的肌肉處於正常的拮抗狀態,既不使人彎腰屈曲,也不使人後仰朝天,同時人體骨骼、關節也處於低負荷狀態,所以這種狀態是最為“合理的”。如果打破這種平衡,譬如我們穿高跟鞋,為了重心穩定,骨盆就要後傾、腰椎要前傾、頸胸椎要後傾、頭要前傾,所以“牽一髮而動千鈞”,不正常的生理狀態就加重了肌肉負擔,改變了關節負重點,長期的行為就導致了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的發生提前。
“人老腿先老”的道理也跟腳的位置有關,而腳的位置又是因為鞋子,所以說鞋子與我們的健康、與我們保持挺拔的身姿關係甚為密切。為了健康我們有責任選適合自己的鞋子。
挑選鞋子要講究
1、鞋的長度要比腳的實際長度長約2釐米,因為人每走一步,腳都會向前移動0.6釐米。只有這樣趾頭才有足夠的空間。
2、鞋寬度要合適,站立時趾間才不會相互擠壓引起不適。www.chINAPp.Com中國品牌網
3、鞋的形狀要與腳形相吻合,即前面比較寬鬆、後跟處稍窄的低跟鞋。而流行的尖頭鞋使腳趾受壓,令到該處人體頭面部及胸部的器官反射區血液迴圈不暢,從而引發頭面五官及頸項的病變。
4、鞋的材料最好是真皮的,它具有質地柔軟、透氣良好的特點,這樣腳可輕易地彎曲,汗液也可較快地蒸發。質地太硬的鞋會令腳的伸展活動受影響,長期的摩擦與受壓易長雞眼、胼胝等足病。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