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是怎麼回事?
五胡亂華指的是西晉時期,以鮮卑、羌、氏、羯、匈奴為主的五個少數民族盤踞在北方地區,勢力不斷擴大,並逐漸向涇渭流域發展,最終將西晉王朝包圍,導致中原地區進入了長達130多年的分裂時期,所以稱為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的由來
1、起因介紹
五胡亂華起源於東晉之後,漢朝時期,胡人逐漸向中原地區遷徙,聚集在北部地區不斷擴大,並且分為鮮卑、匈奴、羯、氏、羌五個民族,西晉時期,胡人擴充套件到了涇水和渭河流域,將西晉王朝包圍起來,對西晉王朝進行壓迫,所以稱為五胡亂華。
2、主要影響
五胡亂華導致中原地區進入了130多年分裂割據的時期,當時的百姓為了謀求生存,紛紛逃往南方,使南方的經濟和文化迅速的發展,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重心,而盤踞在北方的胡人,不斷的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並逐漸漢化。
3、名詞解釋
西晉時期,以孔子的學說作為辦事依據,遵守非禮勿言、非禮勿行的原則,但當時的胡人僅憑自己的意願做事,行為、語言沒有任何禮法,所以人們將胡人的行為稱為胡鬧、胡亂,五胡亂華也可以理解為五個少數民族沒有原則的侵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