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放風箏風俗是怎麼形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清明節放風箏是一種民間流傳的習俗,放風箏的最主要寓意是“放晦氣”。待風箏升到天空中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意為帶走所有的穢氣,帶來好運。

清明節放風箏風俗是怎麼形成的


清明節放風箏源於古代的巫術,放風箏不僅是一種習俗活動,還是為了祈求放走晦氣,消災解難。人們故意剪斷牽線讓風箏飛走,認為這樣可以放走“晦氣”交上好運,達到“消災法難”的目的。

相關問題答案
風是怎麼形成的簡介?
風是怎麼形成的視頻?
風是怎麼形成的圖片?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
風是怎樣形成的資料?
龍捲風怎麼形成的視頻?
風雨雷電怎麼形成的?
我放風箏用英語怎麼說?
建設銀行清明節放假嗎?
順豐清明節放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