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和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臨床早期可無症狀,典型者有多飲、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50~70歲為患病高峰。常見併發症有急性感染、肺結核、動脈粥樣硬化、腎和視網膜等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本病屬於中醫學的“消渴”或“消癉”的範疇。發病原因主要由於飲食不節、情志不調、房室不節和熱病火燥等引起陰虛燥熱,導致本病。
方法/步驟
飲食控制的目的在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並維持合理體重。患者應遵循與營養師共同協商的飲食計畫,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減輕體重應是首要目標,通常減輕5〜10%的體重就可以改善葡萄糖的利用,控制病情。患者應和醫師或營養師共同協商一個可以達到,亦可長期維持的“合理體重”。
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依據飲食計劃適量攝取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奶類、肉魚豆蛋類等六大類食物。並瞭解與善用食物代換表。
澱粉豐富的食物(如米麵,甘薯,馬鈴薯,芋頭,玉米等)應列入飲食計劃,並列入主食類代換;節慶應景食品及各式點心(如肉粽,年糕,燒賣,壽司,咖喱餃等),應經由營養師指導食用;甜食應先了解糖份含量,並嚴格控制攝取,必要時可使用代糖過度限制澱粉類食品的攝取是老舊及錯誤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