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線蟲和病毒隨病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細菌、放線菌、線蟲等。其中真菌為主,分為非專性寄生與專性寄生兩類。
工具/原料
病菌越冬場所。主要在土壤、病殘體、糞肥中越冬。
病菌傳播方式。在適宜的環境下,病菌可通過雨水、澆水、農具操作以及帶菌的堆肥等傳播為害
病菌侵入的途徑。主要通過根部傷口或從根毛頂端細胞間侵入。因此地下害蟲多或者線蟲發生重的瓜田,枯萎病發生也重。
發病的主要條件。該病發生程度主要取決於當年侵染的菌源量,菌源基數高發病重。一般重茬地發病重。據區縣普查結果:第1年病株發病率為0-2%,第2年在10-20%,第3年上升到30-50%,第4年部分田塊發病率達到70%,有的田塊已近於絕收。另外,氮肥過量、磷鉀肥不足,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帶菌有機肥、生產中遇有陰雨天多、降雨量大及土壤粘重、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管理粗放、西瓜根系發育欠佳的瓜田發病重。
推薦方案
《青枯立克》:中藥製劑,真細菌通殺,雙向傳導能力強,具有殺菌、抑菌、促進生根等功效。內含殺菌成份(綠原酸、生物鹼等)及營養復壯成份(氨基酸、多糖等),能殺菌、抑菌,調理內循環,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修復傷口,減少病菌侵入途徑等作用,同時具有補充營養、輔助生根、提苗快、長勢好等作用,連續使用無抗藥性,任何時期使用50倍液以上對作物安全。
《大蒜油》:高仿類硫醚化合物,真細菌通殺,內吸強(與中藥殺菌劑等復配能提高其藥效),其氣味對空氣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殺滅作用,對粉蝨、蛾類等害蟲有驅避作用。
《沃豐素》:營養全面,內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鋅、硼等,補充作物營養,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增強株體免疫力。
預防方案
1. 苗床噴霧或隨水漫灌:①苗床使用青枯立克50ml兌水30斤,進行大水量噴霧,噴透。②若隨水漫灌:苗床澆水時,當水存量似有非有時,使用青枯立克100ml兌水30斤噴霧即可。
備註:一般10個平方用藥100ml。
2. 定植移栽時或定植緩苗時: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根基寶50ml兌水30斤進行灌根1次。
3. 緩苗後7—10天: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苗期7ml)兌水30斤噴霧1次。
4. 當瓜生長到1-2斤重時:使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兌水30斤,全株噴霧2次。
治療方案
初期:青枯立克100-150ml+大蒜油15ml+根基寶50ml兌水30斤進行灌根(同時噴霧效果更佳)連用2-3次,3天1次;病情控制後,轉為預防。
中期:青枯立克150-200ml+大蒜油15ml+根基寶50ml兌水30斤進行灌根(同時噴霧效果更佳) 連用2-3次,3天1次;病情控制後,轉為預防。
灌根區域、用量:
灌根區域:新棚區發現死棵,重點灌得病行和臨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區因重茬嚴重,病原菌多,建議全部灌根2次。
用藥量:苗期2-3兩;成株期4兩-1斤,以灌透為目的,具體根據植株大小、土壤乾溼度而定。
預防預期效果標準:
1)防病效果:上茬未薰地(未高溫悶棚),輕發死棵,關鍵時期(蘸根、緩苗、初花果期)預防到位的,防效能達到95%以上;
上茬薰地的(高溫悶棚),種植使用生物菌肥,關鍵時期(蘸根、緩苗、初花果期)防治到位的,防效能達到95%以上;
2)營養復壯效果:輔助生根,提苗快,長勢好,抗病力強。
3)安全、環保方面:無抗藥性、無殘留,能連續使用;純中藥成分,不影響綠色有機標準。
治療預期效果標準:
1)能控制病情蔓延;
2)維管束髮現異常(變黃未變黑),中午萎蔫1-2天的,能繼續生長,解除病患。
注意事項
1. 《青枯立克》與《大蒜油》復配時,須先加水後依次稀釋(產品原藥不能直接混合)。
2. 與其他藥物混配時,應先稀釋本產品作為母液,再加入其它產品。
3.死棵病害防治期間禁止澆水,如必須澆水,需在澆水前1天和澆水後2天分別用藥一次,發病嚴重區與健康區域隔離。
4.根基寶不能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