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城市開始限牌?

悄悄地,天津於12月15日下午“臨時突擊”,成為繼北上廣黔之後,第五個實施機動車限牌的城市。與廣州一樣,天津限牌“快準狠”,不僅是緊急通知,而且還與“限行”並行。這讓很多此前在“門外”看熱鬧的人突然意識到:機動車“限牌”不再是一線城市的事兒,更不是“狼來了”,二線城市也有如此“充分”的限牌理由!大家慌了——不管現在限沒限,趕緊買輛車吧。

限牌理由:治堵和治汙

與北上廣等城市限牌的出發點一致,天津“限購+限行”雙管齊下的最大理由是——堵!同時也為了控量和治霾需要。

資料顯示,天津進入汽車爆發式增長期,目前該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236萬輛,同時在過去3年,天津的常住人口也增加到了1400多萬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成倍增長推動汽車行業的爆發,僅三年間就增加了100多萬輛車。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後果就是:天津市區主要交通節點經常發生較為嚴重的交通擁堵,機動車尾氣排放成為主要汙染源之一,更是霧霾天氣形成的重要原因。以上這些都是中國多數城市都已面臨或正將面臨的嚴峻問題,也是北上廣等城市限牌、限行的共同理由。

數據表明,北京今年的汽車保有量超過530萬輛、上海則超過262萬輛,廣州也已突破250萬輛。而還有許多尚未限牌的城市,保有量數字同樣驚人:如成都保有量超過313萬輛、深圳年底也將突破250萬輛,就連鄭州也有240萬輛保有量。綜合統計顯示,到2013年,全國有2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廣州、蘇州、杭州8個城市超過200萬輛。這一連串的保有量數字具體體現在實際城市交通上,就是堵塞和汙染!大城市不僅面臨治堵和治汙雙重壓力,同時,因保有量增多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也急劇增加。

“限”法:廣州被學習

天津的限牌政策充分參考了廣州的限牌政策細則。將“搖號”和“競拍”合二為一,同時推出了“限行”。從北京的“搖號”,上海的“競拍”,貴陽的“限行”,到廣州、天津的“二合一”,這五個國內現有的“限牌城市”,提供了很多經驗給正準備醞釀限牌的城市。

北京的搖號越來越難,2014年起,北京每年24萬個小汽車搖號指標將縮為15萬,但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北京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166萬餘個、單位共5.5萬餘個,真正的僧多粥少;而上海的最新車牌價突破9萬元,被稱為“最貴鐵皮”!與此相比,廣州的搖號比例如今是35爭1,但是指標競價1萬元底價成交者眾,且新能源車能直接上牌。

這種“二合一”的方式讓有錢和拼人品的消費者都有“發揮餘地”,相對科學,此次天津參考廣州的限牌政策,可謂當下數種辦法中較為合理的選擇。

現狀:限牌並非一勞永逸

廣州市交通工作小組曾發佈《廣州交通發展白皮書》,向公眾公佈了廣州的“家底”:十區道路面積僅能容165萬輛車出行、中心城區僅能同時容納100萬輛車出行,面對超過一倍多的汽車保有量,中心城區實在難以容納。同時,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廣州登記的停車泊位與汽車保有量之比為1比3.3,停車位遠遠難以滿足需求。同樣的,北京、上海市中心通行容量和停車位容量與保有量的衝突更為明顯,大城市的道路堵塞已經成為常態。

與機動車保有量增加,最大的矛盾是城市道路建設的增速遠遠落後,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率約每年15%,而城市道路的增長率僅3%左右。因此,必須對機動車的出行和使用加以科學的限制、引導和管理。“限牌”成為了當下最簡單最容易實施的手段。

事實上限牌儘管有好處,但並非一勞永逸。此前有相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就坦言:限牌弊端也顯而易見。在相關限行配套政策尚未健全的前提下采取限牌措施,但周邊地市依然放開上牌,實際控制效果並不會很好,很多外地車湧入,還會造成政府稅費的大量流失;此外,限牌措施不能從根本上減輕城市的道路交通壓力,還會讓車輛源頭管理工作更難。可以說,在緩堵保暢的措施中,交通總量控制是發展方向,但殺傷力較大,也不是唯一措施。

消費趨勢:買車趨高大上

實際上,在目前新能源推廣工作進行當中,限購在中國市場並未起到非常理想的治堵和治汙作用。首當其衝卻對本土品牌產生了衝擊。數據顯示,北上廣的實施限購小客車政策之後,中國本土品牌市場佔有率急劇下跌,最慘的下降近一半,僅維持在10%左右,遠低於全國市場32%的水平。而在實施限購政策後,消費者更加趨向於買大尺寸、大排量、高價甚至是進口車,讓有限的存款在購車時能夠發揮“一步到位”的作用。而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新車上牌數字中,1.6L及以下排量的轎車佔有率下降17%,A0級以下車型市場份額不足5%。廣州今年前十個月的新車上牌數據更顯示出了限牌後消費者對高檔車的追捧:B級車和高檔豪車的總和佔所有新上牌車輛的近半比例,SUV車型增速更是超過20%以上,其中雷克薩斯、奔馳、寶馬、奧迪,甚至路虎、保時捷等豪華車的SUV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發展風向:新能源車相對“受益”

限牌對車市的打擊是沉重的,不少新車的銷量在該地區被迫銳減,反觀新能源車則是機動車限牌政策下的最大“受益者”。按照廣州、北京、天津等城市的限購政策,限牌總會對新能源汽車網開一面,如可以直接獲得指標上牌、可以享受政府補貼等。北京普通小汽車的搖號指標在2014年起要縮水近4成,配置機動車指標變為15萬輛,但新能源車的配比率卻將逐年遞增,從每年2萬個未來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萬個。12月中旬,第一批28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也公佈,北京以及周邊的河北十個城市、天津、太原、晉城等入選,如此一來購買新能源車補貼最高可享6萬元額度。不僅有利於汽車尾氣排放、緩解整個區域大氣汙染,也給各大車企新能源車發出了歡迎投放市場的“邀請函”。

區域轉移:二線大城市也要限

此前的北上廣限牌限購,也許在大家情理當中。但天津卻拉開了二線大城市“限牌”的序幕,讓很多人突然意識到,限牌不再是“狼來了”,而是很可能隨時降臨到任意一座城市。暫時略過那些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的城市,就是武漢的交管局也曾表態:當該市汽車總量達到150萬輛時,就會考慮汽車限購事宜。再看看最新數據,今年,武漢的保有量已經超過150萬輛……在“霧霾”籠罩眾城市追求環保的呼聲一浪比一浪高,在城市未變得更為堵塞之前,限牌顯得如此“迫在眉睫”。

據不完全統計,此前放出過要機動車限牌風聲的城市不在少數,與廣州相鄰的深圳更是早有傳言——限牌文件已經基本落實,就待時機正式公佈。早在今年7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提出,天津、深圳、杭州、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8個城市均存在實施限購的可能。而記者採訪多位汽車廠家相關負責人時,他們都認為如成都、杭州、深圳、大連等這些二線大城市都將很快步入汽車限購時代,限牌潮向二線城市轉移並不意外。在此環境下,不少汽車廠家從兩三年前起就將網點下沉,深入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鄉鎮,以“彌補”和緩衝一二線大城市限購帶來的銷量損失。

下一個限牌城市將是……

杭州?

態度:積極研究,不放棄。

杭州市領導及相關部門領導曾就限牌限購等問題多次發出聲音。11月底,杭州市治堵辦表示:杭州暫不限牌,但在積極研究中。目前杭州交警部門擬定了一個市區工作日期間交通總量控制的遞進策略,具體分四種模式:早晚高峰錯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單雙號”限行、白天“單雙號”限行。根據交通擁堵情況,逐級遞進。

成都?

態度:闢謠,兩年內不會限。

2010年4月,成都市有關部門舉行“成都市中心城區機動車增長總量控制政策聽證會”,當時大部分聽證代表反對,最終未能成行。成都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近期表示:儘管今年“兩會”上限牌提議再次被提出,但成都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明確迴應表示:兩年之內,成都不會推出限購令。

深圳

態度:隱晦,有可能。

深圳的機動車保有量已與廣州看齊,車輛密度嚴重超出平均水平。去年9月就有傳言深圳即將限購汽車,但深圳市交警部門當即正式闢謠並明確表示:2012年年內到2013年年初也不會實行限購。如今深圳要限牌的“呼聲”最高。

此前深圳市長也曾表示:主要發展綠色出行交通,但不會完全摒棄“搖號政策”實施的可能性。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長王國賓表示:限車牌深圳絕不會搞突然襲擊,一定會廣泛聽取意見。

武漢?

態度:闢謠,暫無計劃。

此前武漢交管局曾表態,當汽車總量達到150萬輛時,會考慮汽車限購事宜。隨著天津限購實施,武漢市交管部門正式表態,目前武漢市機動車數量已達152萬輛,但其中有21萬輛為摩托車,已經限制其在市內行駛。隨著地鐵延伸,新車上牌的增速或將放緩。因此,近期武漢暫無車輛限牌計劃。

瀋陽?

態度:明確表態不考慮

目前,瀋陽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33萬輛,機動車數量迅猛增長。近日,瀋陽市政府召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專家學者座談會表態,目前的城市交通現狀,瀋陽市近期不會採取限號限行的辦法控制機動車的增長。

大連

態度:以防汙染為主,治堵正研究

大連也是限牌傳言較盛的一個城市。近期大連市人大法工委相關負責人更表示:應根據本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需要,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出行量調控政策研究,適時採取措施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出行量年度增長。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出行量不等同於限牌限號,還包括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養車成本等多種措施。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