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震盪
美元匯率走勢會與市場預期顯著偏離,核心原因在於當前市場對美元匯率存在巨大誤解。這集中體現在數據表徵、運行機理和實際影響三個維度上,忽視了美元從來就不是一種普通貨幣。在以強勢美元為基調的國際金融環境裡,我國真正需要的,是理性認識美元的特殊性,遠離誤解,並進一步堅定改革決心,減少對外需的慣性依賴,在複雜環境裡爭取“亂中有為”,抓住機遇積極推進人民幣(6.1152, -0.0018, -0.03%)國際化,在全球博弈中佔據先機。
方法/步驟
程實
匯率是經濟世界最複雜、最難理解的變量,沒有之一。如果說其他經濟變量涉及的經濟關係是單維的、平面的,那麼匯率涉及的經濟關係則是多維的、立體的。在各種貨幣匯率裡,美元匯率又是最重要、最易曲解的變量,沒有之一。可無論市場抑或理論界,偏偏對美元匯率都存在片面和陳舊的認識,以致極容易迷失在美元匯率變化與現實經濟動態相互背離的迷霧中。
這種迷失在近一年多尤為突出。自去年下半年起,美聯儲開始計劃並逐步退出QE,市場由此形成了美元升值的一致預期,但去年美元指數(85.6100, -0.1100, -0.13%)幾乎未見上漲;今年下半年起,耶倫的鴿派特徵愈發清晰,市場對美元持續升值的預期逐漸削弱,可美元匯率反而接連突破上行阻力位,截至本月,美元指數最高走上86.74,7月以來最高漲幅達到驚人的8.71%。
之所以現實與預期會如此顯著地偏離,筆者以為,核心原因在於當前市場對美元匯率存在巨大誤解。這集中體現在數據表徵、運行機理和實際影響三個維度上。
看數據表徵,市場對美元匯率變化的整體性認識幾乎都是片面、矛盾,甚至錯誤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元匯率自始至終都缺乏全面、客觀和有效的表徵數據。美元指數由美元兌歐元、日元、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雙邊匯率按57.6%、13.6%、11.9%、9.1%、4.2%和3.6%的權重加權計算得來。從一籃子貨幣的構成就可看出,美元指數只是美元兌少數主要發達經濟體主權貨幣的相對貨幣價格。能更好、更全面反映美元匯率變化的,是包括更多貨幣的一籃子匯率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公佈的美元名義有效匯率的月度數據。但遺憾的是,BIS只公佈月度數據,且時間較為滯後,無法及時反映美元的快速變化。所以,美元的數據表徵問題可簡單歸結為:美元指數具有即時性,卻不具有精準性;美元名義有效匯率具有精準性,卻不具有即時性。迄今,金融市場和國際機構尚無有效的數據解決方案。
市場和理論界習慣於從均衡匯率理論來理解美元匯率走勢,而傳統均衡匯率決定理論存在一個重要的隱含假設——研究的貨幣是“無差異”的,但美元從來就不是一種“普通貨幣”。正如前不久去世的麥金農教授在其著作《失寵的美元本位制》裡強調的:“儘管沒人喜歡美元本位制,但自1945年以來,政府和私人蔘與者仍顯示出對使用它的偏好,它是國際貿易能穩健地保持在多變而非勉強的雙邊狀態的主要貨幣機制,因此它是無價的倖存之物,也是難以替代之物。”
說到底,全球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更多經濟體在更大程度加入“美元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美元運行的短期和長期邏輯是統一的,即美元匯率既會在這個“美元世界”裡發生一些自然的幣值變化,又會由於美國的國家利益發生一些人為的幣值變化。這兩種變化的長期方向一致,都傾向於緩慢貶值,這也與美元實際的長期運行軌跡相同。此外,短期內,美元匯率這種內生變化方向會因一些特殊情況而扭轉,決定長期貶值趨勢是否在短期持續的,是全球化和危機這兩個閥值變量。如果有危機,美元避險需求激增;或是全球化倒退,“美元世界”邊界擴張受阻,且美元貶值給美國帶來的邊際效用不足,那麼長期貶值就會暫時被短期升值所取代。這個不同於傳統理論,融合短期和長期的美元匯率運行機理就是“DO/DO機制(Depreciation On/ Depreciation Off機制)”。應該說,這一機制能很好地用來解釋當前美元匯率變化:一方面,7月以來,“去美元化”、“去美國化”、“去全球化”的浪潮驟然高企,全球化呈現出推進受阻的顯態勢;與此同時,風險悄然“由輕變重”,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全球經濟復甦風險凸顯。兩方面共同作用,引致了具有一定持續性的、超出預期的美元中期強勢。
從實際影響維度看,市場對業已形成的強勢美元會如何影響國際經濟、金融也存在一些誤解。其一,強勢美元將提振中國出口。一個簡單卻流行的邏輯是,美元升值對應著新興市場貨幣的貶值,而貶值將刺激出口。實際上,雖然強勢美元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壓力,但對中國外貿的綜合影響卻是複雜的,甚至可能是負面的。由於人民幣匯改尚未完成,人民幣有效匯率和美元匯率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美元走強會帶動人民幣對其他貨幣走強,進而從匯率層面削弱中國對其他國家出口;而換個角度看,由於中國擁有大量美元債權,美元升值將提升財富效應,提振產出的國內吸收,在總產出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國內吸收的提振對應著國際吸收的削弱,這意味著中國出口可能受到衝擊。
其二,強勢美元將大幅提升美元國際貨幣地位。必須承認,美元的國際地位並沒有像次貸危機高峰期時市場預言的那樣一路下滑,自2010年起,美元地位就呈漸次回升趨勢。但幣值高低與貨幣地位並沒有正相關性,能影響貨幣地位的,是匯率的穩定性,而非匯率走勢。實際上,美元自7月以來的快速升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加大了美元走勢的不確定性,並與上半年美國經濟的巨幅波動相呼應,共同反映了美國經濟金融穩定性缺失的現實。因此,強勢美元未必對應著美元地位的快速擡升,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並非沒有機會。
其三,強勢美元將削弱保護主義。但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經濟有個與眾不同的特徵,那就是貿易的“相對無用”。1947年至今,美國經濟維持了3.3%左右的年平均增長,主要增長引擎是消費,其次是投資,貿易的貢獻可忽略不計,甚至大部分時間裡,還是負的。因此,美國經濟增長的匯率敏感性較低,其內視性政策並不會由於匯率走強而有所改變。
從以上誤解可以看出,美元是重要的,市場卻總是忽視其作為貨幣體系核心的特殊性;美元是美國的,影響卻是全球的。在以強勢美元為基調的國際金融環境裡,中國真正需要的,是理性認識美元的特殊性,遠離對美元匯率數據表證、運行機理和實際影響三方面的誤解,並進一步堅定改革決心,減少對外需的慣性依賴,在複雜環境裡爭取“亂中有為”,抓住機遇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在全球博弈中佔據先機。
注意事項
複雜環境裡爭取“亂中有為”
美元匯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