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為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與白朮、芍藥、貝母等並稱“浙八味”,為大宗常用中藥。元胡史載於《開寶本草》,性溫,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稱於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歸納元胡有“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並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工具/原料
元胡一般經醋制後搗碎入藥,可提高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溶解度,從而增強療效。
性味功能
元胡味辛、苦,性溫。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痛的功能。
主治用法
用於全身各部氣滯血瘀之痛,痛經,經閉,症瘕,產後瘀阻,跌撲損傷,疝氣作痛。水煎服。
煎劑:3~15克。丸散:0.35~13.5克。外用:適量。
配川楝子,用於氣滯血瘀、脘腹疼痛;
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烏藥等用治疝氣痛;
配當歸、川芎、桂枝、赤芍用於四肢血滯疼痛
配當歸、川芎、白芍、香附等,用於痛經。
炮製方法
延胡索: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洗淨,晒晾,潤至內外溼度均勻,切片或打碎。
醋延胡索:取淨延胡索,用醋拌勻,浸潤,至醋吸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幹,取出,放涼;或取淨延胡索,加醋置鍋內共煮,至醋吸淨,烘乾,取出,放涼。(每延胡索100斤,用醋20斤)。
酒延胡索:取淨延胡索片或碎塊,加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延胡索100kg,黃酒20kg。
注意事項
中醫認為,元胡辛散、苦洩、溫通,既入血分,又入氣分,既能行血中之氣,又能行氣中之血,氣暢血行,通則不痛。臨床證實本品止痛作用較乳香、沒藥、五靈脂為強,為中藥中的止痛良藥,對胃脘作痛及經行腹痛尤為效捷,配伍應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