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
您好!很冒昧的給您發這封郵件,希望您不要介意。因為我看過您的博客,看到您幫助過那麼多的人,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其他方面,所以我就想找您幫幫我,謝謝您!
我是北方人,去年考研到了南方,在研一的這一年時間裡,我經歷了我自己都想像不到得痛苦(也許別人並不這麼認為)。我的性格比較內向,不怎麼愛說話,所以和陌生的人一般很少交流,但是我對自己身邊親近的人卻是愛說愛笑的,這樣的性格也許並不是真正的內向,可以說比較複雜點吧。剛到學校,我和一個老鄉和兩個本地同學分到一個宿舍,本來我覺得我會和她們相處融洽的,但是結果並不是這樣的,每當我們在宿舍的時候,我並不怎麼參與她們的談話,我很喜歡認真的聽她們講話(現在知道這樣並不好),結果時間長了,給她們留下的印象是我不合群,有一個本地的女生經常回家,我們見面很少,另一個本地女生彷彿和我無法溝通無法交流一樣,我們倆個單獨在一起的時候都沒有話說,有時候我和她說話她都懶得和我多說,在這一年裡我們還因為晾衣服的事起過爭執,但也不是吵架,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已,互相都理解,到後來研一末的時候我們也關係不錯了,但還是覺得有些隔閡,畢竟我不常在宿舍,每天都在實驗室做自己的實驗。最重要的是那個老鄉,她工作過一年,她的說話行為都讓我覺得我們不是一路人,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我不喜歡她,不願意和她多說話。這樣子就讓我在宿舍顯得那麼的不合群,到最後我都基本不說話,最後我一天都不願意回宿舍,這樣的生活讓我很痛苦,我想過要緩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但是好像時間太長了,彼此心裡都留下了那種不好的陰影,無法解得開。終於研一結束了,到研二了學校呀重新分宿舍,自己找自己的舍友重新組合,這樣我和一個我比較合的來的同學又找了兩個平時還可以的同學住在一起。滿心的以為這次我會過的開心點,但是沒有。
她們都是比較好處的人,我知道原因在我身上,因為研一一年不愉快的生活,我總是無法放的開自己,總覺得她們在排斥我,畢竟又是一個新的宿舍,還得重新融合,她們對我也是客氣的很,沒有那種同學之間的默契,我為了不像過去一年那樣活的那麼不開心,努力的和她們搞好關係,但是覺得她們好像還是不願意真心的接受我,我都努力的找話題和她們聊天,但是還是覺得顯得那麼無力。有時候我覺得我真的和她們沒有話說。
楊老師,我心裡很矛盾,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和她們相處好,成為好朋友,可是那一年的經歷讓我心有餘悸,我害怕別人在我努力過之後還是不接受我,我都想我是不是有了心理疾病。楊老師,我到底該怎麼想,怎麼做,怎麼和她們說話才行,我想都成年人了為什麼還有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可是我真的是覺得自己好難。
楊老師,請您幫幫我,我應該怎麼去調整我的心態,如果讓我去改變對我的性格,那我想是不可能的,但是究竟我該從哪些方面來改變我自己才能在剩下的學習生活中過的快樂?
謝謝老師能百忙之中看我的郵件。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這位同學:
您好!來信收悉,非常理解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和現實的體驗,當然也非常樂意與你在一起共同探討你所提出的問題。
你說“因為研一一年不愉快的生活,我總是無法放的開自己,總覺得她們在排斥我”,這一點我非常理解,而且有這樣的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經歷了一年那樣的生活,所以心有餘悸而有所畏懼而作負面的判斷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對此我要說的是首先你要在觀察他人和他事中瞭解與調節自己——對自己能平心氣和地進行分析,包括自己的現狀、自己與人相處的狀況,自己的一些優點和缺陷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既不要為一點小事鑽牛角尖,也不要過於看不起自己而變得自卑,要儘量用客觀的眼光看自己,接納自己偶爾產生的矛盾心理和孤獨感,不需要過多的擔憂,並時常提醒自己盡力克服自卑心理。
其次,你在新的宿舍需要的是多做、多聽、多觀察、多請教和少說。所謂多做、多聽、多觀察、多請教和少說,其實就是在宿舍內對舍友禮儀周全、手勤腳快,提水倒茶,灑掃擦抹事事處處在搶在別人前面去做,這樣既可以討得舍友的尊重和喜歡,也可以贏來舍友與你主動聊天說話的喜悅;與人溝通時,要注意傾聽,傾聽的時候,要面帶微笑,最好別做其他的事情,並給予以表情、手勢、點頭等方面適當的反饋,特別是當對方有怨氣和不滿需要發洩時的傾聽,更能顯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水平;多觀察周圍的舍友,特別是那些你覺得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特別強的舍友,看他們是如何與人相處的。通過觀察和模仿,你漸漸地會發現,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有意想不到的改進;向舍友真誠請教做事、做人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這一方面可以表示你對他們的尊重,另一方面因為你是“外行”,向他們請教更顯示出了你的誠意,這樣也可以贏得他們對你的喜歡而主動與你交往;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用別人的眼睛來看,用別人的耳朵來聽,用別人的心來體會他的世界,在這樣的溝通過程中,並試著去了解對方的感受﹑感覺或情緒以及行為表現,如此才能深切瞭解他人眼中的世界與意義,這樣你說出的話別人也就能夠及時地接納和關注,自然而然的也就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之中去了。
第三,接納和完善自己。一般的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無是處。接納自己就是指不僅僅看到自己的優點,從而更會自信地去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指能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不是去否定它,而是通過接納然後想法改進它們,不以自己的優點而自傲,也不以自己的缺點而自卑。這裡的關鍵是要求我們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從而全力以赴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記住的是:每個人都有長處,有優點,每個人也都會在不同的時候感受不同的心理狀態,比如活潑開朗←→憂鬱內向,這是不足為奇的,這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調節,讓自己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第四,要主動與他人交往。我們知道,人際關係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發生、發展和密切的,要與他人交朋友,無疑就需要與他人接觸,所以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不妨與舍友一起活動、交流談心、討論某些問題、交換意見等等,儘可能做到相互傳遞信息,加深對他人的瞭解和信任。
第五,要真誠地尊重、肯定和擡舉他人,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肯定和擡舉是每個人的心理需要,而且也是獲得他人尊重、親近和賞識的方法之一。所以,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長處恰如其分的給予尊重、肯定和擡舉,勢必會獲得他人尊重、親近和賞識。
第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以“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來理解他人,用寬厚、大氣量、不及較小得失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出現了問題多看自己的不足,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結交到朋友。
第七,關心和注意他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被他人關心、關注的時候,心中就會有一種倍感溫暖、倍感安全的自信和快樂油然而生。同樣的道理,當別人遇到困難和阻礙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去關心、幫助、問候和體貼,那麼他人也就會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友好、親密而融洽的舍友關係。如果你用以上方式方法去處理問題,那麼你就會平衡心態和擁有良好的朋友群體的。
第八,洞靈子在《薄白學》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種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東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覺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覺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緒與快樂、緊張與輕鬆、愛與恨、幸福與苦悶等對應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丟失愁緒,即獲得快樂;丟失緊張,即獲得輕鬆;丟失恨,即獲得愛;……。在心理情緒之上,南宋陸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證。這段話的涵義是什麼呢?一句話,“愛始於思想”。“愛始於思想”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它真的可以讓我們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如果你一心想著氣憤,你就會體驗到氣憤;如果你一心想著同學對你也是關心、關注、愛護、認可、肯定和尊重的,那麼你就會感受到自己在忙碌、孤寂、落寞背後的同學對你是需要、認可、欣賞、肯定和敬重,當然你所體驗到的也就是幸福、愉悅、快樂和愛的感覺;如果你想著快樂,你就會快樂……。改變思想,你就改變了行為和經驗,它就是這麼簡單!
最後,我要說的是:改變認知轉變心態很重要。詩人王國真說:心睛的時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這就是說:心態決定一切——積極的心態會帶來積極的結果,保持積極的心態,你就可以控制環境,反之環境將會控制你。你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你不能控制風向,但你可以改變帆向;你不能改變天氣,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環境,但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些看法,你的朋友楊永龍敬請批評參考!、
楊老師:
您好!謝謝您能和我說這麼多的話,從點點滴滴的方面啟發我,我想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努力,謝謝老師!
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