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斷奶的過程中,由於寶寶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出現了種種不適應,讓寶寶儘快適應這個變化,是爸爸媽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方法/步驟
斷奶期常出現的不適症
在斷奶的過程中,如果爸爸媽媽的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寶寶的情緒和身體反應就不會那麼大;如果強制性給寶寶斷奶,寶寶的身體必然出現不適應的症狀:
愛哭、沒有安全感
母乳餵養對寶寶來說,除了滿足身體發育的正常需求之外,還滿足了寶寶正常的情感體驗。一旦,寶寶吃不到母乳就會失去了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感受到的安全感,便會用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失落感。
日漸消瘦、體重減輕
由於強行斷奶,寶寶的情緒受到了打擊,加上又拒食母乳之外的其他食物,而造成每天攝入的營養不能滿足寶寶身體正常的需求,以至於出現了消瘦、面色發黃、體重減輕的症狀。
抵抗力差,易生病
由於爸爸媽媽沒有做好充分的斷奶前的準備,因此寶寶養成了挑食的不良習慣,比如只吃牛奶,不吃肉類、蛋類等食物,食物的單一影響了寶寶的正常發育,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特別容易造成缺鈣而發生佝僂病。
解決寶寶的這些不適症的有效方法:
循序漸進,輔食的多樣化
每天最多添加1~2種輔食,同時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沒什麼不適,再增加新的輔食。在寶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要強迫寶寶進食新的食物。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改變食物的做法來吸引寶寶的興趣。
不要半途而廢
既然已經開始斷奶了,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不能因為寶寶的不適症而半途而廢。爸爸媽媽要對寶寶進行情緒上的安撫,多抱抱寶寶,多陪伴寶寶,直至寶寶的情緒得以穩定下來。
用餐具喂寶寶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使用餐具進食,比如將母乳或者果汁之類的放在小杯中用勺來喂寶寶。當寶寶習慣用餐具進食時,就會知道除了母乳之外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漸漸地就會樂意接受新的食物了。
斷奶期容易引起的疾病
由於斷奶,寶寶的飲食習慣改變了,由此也帶來了身體方面的種種變化。如果爸爸媽媽的的斷奶準備工作不到位,寶寶的飲食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引起各種疾病。
營養失調症
如果寶寶的體重低於正常指數,精神萎靡,日漸消瘦,面色蒼白,食慾下降,睡眠質量下降的狀況,這時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患了營養失調症。
引起營養失調症的主要原因是:斷奶飲食不當,方法不合理,偏食、挑食以及食物攝取量不足。這時爸爸媽媽要及時帶寶寶上醫院,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寶寶儘快康復。
消化不良症
斷奶期,寶寶的腸胃要消化許多種類的食品,而寶寶的消化機能還趕不上成人,以致引起寶寶的消化不良。因此,爸爸媽媽要精心照顧斷奶期寶寶的飲食,給寶寶的飲食定時定量,又要容易消化,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衛生。
一旦寶寶患了消化不良症,爸爸媽媽就要抓緊時間給寶寶進行調治。因為這種病症恢復起來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還會造成寶寶體力的消耗。
維生素缺乏症
由於寶寶以斷奶飲食為主,減少了母乳或牛乳的攝入量,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維生素的缺乏。因此,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吃各種含營養豐富的食品。含維生素豐富的食品有肉、魚、牛乳、奶酪、雞蛋、蔬菜和水果等。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寶寶養成挑食的習慣,這樣才能避免患有維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