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做科研?

做科研是對本專業中結合學界研究熱點和個人興趣的某一領域進行深入探討,並進行先關調研形成科研成果的一整套流程。

方法/步驟

瞭解項目背景

(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3年12月28日通過廢止xx制度的決定,決定自28日公佈之日起施行。 這意味著延續半個多世紀的xx制度正式廢止。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說道:“最大的問題是目前的xx為何而存在要搞清楚,適用xx地步的人群到底有沒有,如果有這樣一個人群,總是要處理的。而直接交給社區矯正也不對。)

研究項目實施必要性、可行性

(這部分主要是分析現有制度的不足,並分析本項目的優勢,得出本項目確有存在必要性;展現具體項目框架,分析項目的具體可行性)

項目的理論來源

(如1、提出:18世紀末,德國學者克萊茵最初在刑事法學中提出xx概念;2、

發展:“一元主義”與“二元主義”的爭論以及單行制;3、反思和再發展:(1)xxx法治化;(2)xxxx的立法更多地關注於對被處分者的改善,以助其迴歸社會,而不僅單純對其進行隔離。)

理論做支撐更有說服力

大學生如何做科研

確定項目實施的具體細節

次部分包括:項目的主要內容、項目實施的預期目標、項目實施的創新點;項目人員分工;項目優勢等)

大學生如何做科研

最後是展現項目的成果

根據專業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成果,文科的學生一般是選擇發論文或者實踐報告。

大學生如何做科研

工作分期:(如

前期準備工作:項目負責人負責聯繫指導老師及實地考察機構負責人,以確保整個項目的有序進行。項目參與人1和項目參與人2則負責收集資料,設計調查問卷和調查方案,儘可能全面地掌握所需信息,保證後續研究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中期調查工作:主要是由三位成員共同進行實地考察,另外也可採取分頭行動的方式或者是電話訪問、網絡渠道溝通等等方式進行;

後期整理研究工作: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由項目參與人1整理實地考察的數據和相關信息、繪製圖表,項目參與人2整理理論信息並結合實地考察的資料分析最優理論方案,項目負責人則負責後期所有信息的篩選和框架的構建。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