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親子游戲?

對於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講,玩遊戲的時候,就不能是單純地去辯論或者是運動量的了,而要需要加入一些智力的元素在裡面。所以,大班的遊戲設計反而要比小班的遊戲設計來得更讓人費時費力。但,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或者是父母,只要設計出一款既能調動孩子思維能力,又能讓孩子興趣盎然的遊戲,那必是成功的。今天,我想推薦幾個我自己設計的大班遊戲,希望親們可以喜歡,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並改良後玩之。

方法/步驟

我是小小繪畫家

遊戲參與人:老師,父母,孩子。

遊戲道具:火柴棍或者是冰棍棒。

遊戲過程:大班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畫畫了。但是,今天我們要玩的遊戲是異於平時用彩筆畫畫的過程,而是讓孩子們用火柴棍或者是冰棍棒來擺出一個圖形,然後讓家長猜。

第一步:家長示範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遊戲有點兒複雜,可能孩子們不是太能理解,所以,遊戲開始的時候,由家長來用火柴棍擺出一些造型,例如房子,小山,小樹等,然後有孩子來進行猜測,猜對了的時候,家長給予孩子誇獎和鼓勵。

第二步:孩子擺家長猜

孩子明白了這個過程後,接下來,就要由孩子來擺,家長來猜了。這個時候,因為孩子稚嫩的小手,還有思維,或者是對事物的形象掌握的不是太明確,所以,擺出來的圖形會有所變形,這個就要考察家長的觀察能力了。若是家長猜錯了,那不要立刻讓孩子說出答案,而是告訴孩子,你沒有頭緒,看孩子能不能再改變一下圖形的結構,接著你再猜。如果實在猜不出來,就讓孩子自己講出答案。然後你做恍然大悟狀,誇孩子圖形擺得好抽象。

大班親子游戲

我是小小故事家

遊戲參與人:老師,家長,孩子。

遊戲道具:故事書,小紅花。

遊戲過程:老師把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各自分成一組,然後發給家長一本書,讓其把書裡的一個指定的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能夠聽得懂,並記住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等規定的時間到了後,就要由各自的孩子到臺上給大家講這個故事。在這個期間,可以允許孩子向自己的家長請求幫助,例如,當孩子出現卡殼的時候,可以請求家長給予提示。然後讓孩子慢慢地把這個故事講完整。這個適合七八個孩子的人數少的班級進行。等結束後,老師要一一給予孩子們小紅花,以表示他們上臺講故事的勇氣。

大班親子游戲

我的小小攝影師

遊戲參與人:老師,家長,孩子。

遊戲道具:手電筒,繪畫筆,乾淨的白紙。

遊戲過程:開始的時候,把屋子裡的燈關掉,窗簾拉上,讓屋子變黑下來。然後,遊戲開始。爸爸拿手電筒,孩子站在中間,媽媽拿白紙靠牆而站,然後爸爸開啟手電筒,把孩子的影子投影到紙上,然後由媽媽把孩子的影子畫下來,這樣,就相當於是給孩子照了一張照片一樣。這個時候,孩子明白了遊戲的整個過程,接下來就要換角色了。換成的角色當然是孩子去畫畫,而家長來扮演其他的兩個角色了。這個過程,讓孩子明白,影子是在有光的情況下,才可以出現的,認識光,影等。

大班親子游戲

我是小小環保員

遊戲參與人:老師,家長,孩子。

遊戲道具:塑料瓶子,剪刀,貼紙,筆,廢棄的可回收物,廢棄的不可回收物。

遊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手來製作垃圾箱。家長可以用剪刀把塑料瓶從中間剪開,然後留下底部當作成垃圾箱。分別做兩個垃圾箱,一個是可回收物,一個是不可回收物。記得,讓孩子在貼紙上,在家長的指導下,寫好自己可以識別的標識。然後在一堆亂放的東西里(當然是小件東西,例如電池,紙屑等),開始讓孩子區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然後歸類後放到他剛才準備好的兩個垃圾箱裡。如果這個時候,有孩子歸類錯誤的話,家長就要給孩子講一下,歸類錯誤的東西本應該屬於哪一類,為什麼要屬於那一類等。這樣,讓孩子掌握垃圾分類,以及瞭解環衛工作的辛苦。

大班親子游戲

我是小小料理師

遊戲參與人:老師,家長,孩子。

遊戲道具:黃瓜,胡蘿蔔,青蘿蔔,西紅柿,豆腐等不辛產辣的食材,蘋果,香蕉,梨等水果,小刀,水,盆子,鹽,醋,糖等基本調料。

遊戲過程:在遊戲開始的時候,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想要做料理的食材,從那些所有的準備好的材料裡,自行選擇。家長在這個時候,只是扮演勞動力就好。等孩子選擇好了所有的食材後,放進了盆子裡,這個時候,家長就和孩子們一起去水管那裡,清洗這些食材。最好由孩子來清洗,家長可以在一邊指導,讓他洗哪裡,更易於清潔乾淨。洗完後,由家長用小刀把這些由孩子選擇來的食材切成塊狀,小丁狀。然後由孩子把切好的食材塊或者是丁按想要吃的多少調和在一起。這個時候,也要由孩子自己來選擇調料,他想放多少,想放什麼,就由他來放。等孩子調好後,就由孩子來進行試吃,因為是由他調出來的,他會有第一反應,如果鹹了,就告訴他為什麼鹹了,如果甜了,也要告訴他為什麼甜了,如果不好吃,也要告訴他,因為裡面放了其他可以衝味的食材。讓孩子充分認識到,做料理的過程,也是一件很複雜而且細碎的工作。

大班親子游戲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