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是四川人的名菜,也是一道家常菜。在四川,家家會做,人人愛吃。去年成都評出了12道四川人愛吃的名菜,回鍋肉獨佔鰲頭,可見它的美味。回鍋肉又叫“熬鍋肉”,歷史悠久。稱回鍋肉的原因是肉經過第一次煮熟或蒸熟後,晾涼,片成薄片回鍋第二次烹製。(現在還有“回鍋土豆”等)
食材食譜熱量:185(大卡)
主料 坐墩兒肉1斤蒜苗少許
輔料 蓮花白(捲心菜)少許青椒、紅椒少許
方法/步驟
1、肉要洗整。去毛洗淨待用。清水一鍋煮沸,然後投入生薑、蔥結、花椒和蒜熬出味道。將剛才治淨的豬肉入鍋,加總鹽量的三分之一。肉滾至六成熟即可撈出,寧不及而勿過。肉湯撈出蔥結待用。可用來做湯菜,物盡其用。
2、肉切片。不要徹底放涼後再切,這樣不符合烹飪的連續性,也容易使肥瘦分離。可用浸冷水和入冰箱急凍的辦*使表面不至於燙手再切。刀功要考究,講究形美。太厚則肥膩而不入味;過薄則不耐烹炒而易焦。一般為兩分厚。較多廚師的毛病是過分追求刀功,切得飛薄。注意肉片應該是以肉皮為長邊的長方形,而不是其他形狀。切好的肉片應立即炒制,若久放後粘連一團,可在先前煮肉的湯裡稍汆一下,以免沾鍋和斷片。
3、開火坐鍋。加入油少許,油熱後用鍋鏟使油遍佈鍋壁。然後棄之不用,重新加入涼油。這樣的作用是給鍋身布上一層油膜,肉片下鍋的時候不至於沾鍋;還可以起到消毒和去除鐵鏽味的作用。油至四成熱放入肉片爆炒。掌握好火頭,油溫過低不出油,過高就成了小炒肉了,還容易焦。炒至肉片吐油打卷---起燈盞窩(據我想來應該是肉片周邊受熱截面大,產生更強烈的形變從而扯動肉片彎若燈盞),撥到鍋邊,下郫縣豆瓣和第二次三分之一鹽(喜歡甜麵醬的一起下)炒香炒出紅油。儘量讓肉和剛下的豆瓣少接觸,否則成品有生豆瓣氣,很多館子做菜都有這個毛病。然後將豆瓣和肉片混合翻炒幾下,下醬油上色,撒入白糖。白糖的作用是解腥提香、使滋味渾厚而豐滿,千萬不能多,要當*麝*香用。最後下蒜苗炒至斷生,下最後三分之一鹽、味精,和勻起鍋。
及格的回鍋肉的鑑定標準
1.外形:肉片和配料刀功細緻,比例合適,主次分明;肉片打卷,顏色紅亮,不焦不黑;蒜葉青翠,蒜白皎然,無過火之焦黃;盤內積有少許紅油,無汁水;整盤菜顏色明快,裝盤美觀。
2.香:香氣濃郁而持久,勾人食慾;香味由肉香、蒜香、複合的調料香有層次地組成,不串味,無怪味。
3.口感:肉片嫩滑,入口化渣,不焦不軟;肉皮筋道而不費牙,瘦肉不塞牙,;蒜苗沒有生蒜的沖鼻,也沒有過火的服帖,恰到好處。
4.味道:豆瓣、蒜苗和其他調料很好地烘托了豬肉的鮮美,不搶味;鹹鮮微辣,味道豐滿有 回味;無生豆瓣味,無明顯甜味。
注意事項
1.主配料選材要精。
2.煮肉的湯要放香料。
3.肉煮六分熟。可用筷子插皮,如果可以插入而且無血水流出就可以了。也可一刀兩斷看有無血水。生得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