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2013年高考作文緊扣社會現象?

2013年的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我們電話連線了著名文化學者于丹點評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以下為採訪實錄:

記者:您好,於老師。很高興與您對話。2013年高考語文試題各地的作文題目新鮮出爐了,我們想跟您聊聊2013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請您點評一下。

于丹:好的,謝謝你。今天大概從11點以後,我陸續的看到了大概一些不同地方的作文.

2013年高考作文考察一種開放、多元的社會價值觀

我覺得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跟往年比,變化還是蠻大的。整體潮流來講,原來語文更多的考察文學性,比如說考察描寫、評論層次這些封閉的語文的知識,變成這一次都是在考察一種開放的、多元的社會價值觀,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變化。也就是說我看到從全國的考題到北京、廣州、上海、安徽的這些考題,更多的都在於考察一些不確定性的人的觀念。其實我們知道在中學的時候,更多的課本提供的是確定性的標準答案,但是一個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以後,基本上以一個獨立的社會公民的視角,要去在多元價值判斷的社會裡面得自己的觀念成長。我想作文其實是一種引導,這一次很多題目都是讓人去提倡一種可能性的思維,然後這裡面沒有一種絕對的是與非,鼓勵每一個人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所以我覺得作文其實也在訓練人的真誠,因為在我們小的時候,70年代那時候寫作文,都在讓人寫口號,寫空洞的高調,甚至是寫批判地大字報。其實我一直覺得,作文對於人來講,會是他思考方式和他跟社會交往方式的一個很大的導向。

如果大家能夠真誠坦率說出不同的見解,作文的導向能夠在觀念上去前進一步。所以今年我特別高興,就是看見很多作文只是在刻意的打破標準答案,提倡多元的思維方式,打破了一種純文學考察,而走向了更廣泛價值觀成長,我覺得這是第一個大的變化。

2013年高考作文有時效性 緊扣當下現象

第二個大的變化,這一次的題目都是緊扣當下現象的,比如說像考察手機的作文,其實個人移動終端的推出,是一次社會性的革命,帶來的便利,每一個人從資訊的接受者變為了一個釋出者,把話語權的重構者變成了引領者,讓我們一瞬間可以無所不知。但是這種科技的進步,就是百分之百沒有什麼副作用後遺症了嗎?大家也看到在一個網路時代裡,人的偽資訊增加了,人的偽命題增加了,人的憂慮、判斷迷惑同比增加了。而人的獨立思考這些東西減少了。

所以愛迪生作為一個科學家,他可能會對這種進步歡呼雀躍,但是作為一個人,也可能會表現出憂思,這就看學生站在科學與人文的角度,怎麼分析21世紀的文明結果。

我們現在參加高考的都是90後,這些孩子他們不僅僅和80後一樣是獨生子女,而且在虛擬空間成長,人機交流的空間遠遠多於真實空間的人際交流,他們很熟悉在一個虛擬空間中去做一個英雄,他們瞭解各種規則技巧,但是在現實中,這些孩子的動手能力,與人交往能力,都不太令人樂觀。怎麼了解手機,認知這個問題,其實這個題目出的就是一個很當下的,有這種社會性的題目。包括廣東的那個題目,問慈善的那個題目,我覺得也很好的,因為慈善是這兩年中國議論最多的話題,真正的慈善的意義是什麼?財富的價值又是什麼?第一戶人把慈善看作就是無償的捐助,所以就接受了。第二戶人把慈善看作是有契約的接待,雖然接受,但是過一段會償還。第三戶認為就是施捨,而這個施捨剝奪了他的尊嚴,所以拒絕。所以說金錢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我們今天本著好心做慈善,也要考慮慈善對一個救助者的後續持續發展,還有就是他這種人格尊嚴的代價。所有這些,我們的中學生能不能有自己的考量,特別是廣東作為一個經濟活動非常活躍的大省,他們怎麼看待當下的這個命題。

我今天看了好幾個,後面每年都可以,就是那樣一種遊離的、閉合的題目,不是這樣的,今年最好的就是有當下的時效特徵。

2013年作文大多反映積極、主流的引導

第三點,作文是一個引導,就是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更積極,更正向,更主流。一個人現在往往會一方面覺得社會好像什麼都不公平,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自甘邊緣化。有沒有一種自信,有沒有主流意識,有沒有對於自我的承諾和對社會的承諾,我覺得現在的作文更有這樣的特點。

比如說購買一塊寶石,有裂縫,能不能分成兩塊寶石,這個問題就是特別有積極導向的題目。如果儲存是一塊,那就有永恆的殘損,但是如一分為二以後,就是兩個不同的完美。但是沒有幾個人敢在利益上動刀子,人性都是如此,按照傳統的思維是刻意的彌合,但是有時候分開也是一種創新,這是一種積極的主流的方式。

我是覺得今年的題目在多元價值觀的提倡上,在當下命題的扣合上,在主流意識的倡導上,其實都和往年的作文不太一樣。當然,今年的眾多的題目裡面,我也發現也有個別還比較保守,側重於文學內容考察的題目,但是這個無所謂,我覺得因為各地都有自己的題目,見仁見智。語文怎麼去考察,自古以來是師無答古的,但是從未來更重要的方向來看,人應該在道德層面上去提升,而不是在術的層面上去計較。除了可以熟背的那些典故,那些名詞解釋以外,更重要的要呈現出思維的方式和獨立的判斷。這種獨立博大又深層雋永,有深沉責任感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最應該考察的內容。

2013年絕大多數的作文題目,反映了這種導向。

記者:也就是跟您說的一樣,是作為一個引導的作用去引導這個主流和正能量的傳遞。

于丹:對。學生是產品,高考的作文就是一種導向,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高中的課程,影響大家對於作文思維的這種評價。也就是說從術的層面走向道的層面,從標準答案的思維走向多元思維,從考察文學技巧走向考察價值觀的倡導。我覺得2013年的作文是很精彩的,反映了整個這個時代,可以說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一個期待值。

記者:好的,謝謝於老師。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