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真正理解中醫的含義,才能更快的掌握中醫學習的技巧。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一項民族文化遺產。它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要之,要通醫理,必先有所悟。而自悟之道,源自。中醫是一門傳統學問,非不能得其真諦。因此,想學好中醫,先要下功夫去讀書。學問是沒有速成的。學醫亦如此,新陽光老師也認為非熟讀強記,精思體悟不能得其真意。又非轉益多師,切問近思,無以收功。或問學醫有何祕訣?看看下面3個方法吧。
方法/步驟
下點切實的功夫
天下事沒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做學問如此,學醫亦如此。記得中醫課本里有一段荀子談勸學的話“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就是說,如果別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的功夫,別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如果真能堅持下功夫,則即使是笨人也能達到學問的極致。因此,學醫,首要的就是下功夫。要學醫,就要做大醫,而作大醫有如一件工程,需要嚴謹的態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堅持不懈。以下有三個步驟可循,願意學醫的人不妨琢磨一下這三步,循序漸進,自然能成大醫。
因疑而自悟
讀書僅僅是學習中醫的第一步,其目的還在於對於醫理的自悟。自悟的感覺就象是擊石出火,豁然貫通,頓悟無餘,理事無礙,明體達用,就是這個境界。到了這個境界,才算是有所收穫了。這種收穫不是學到的知識,是真正的醫我融為一體。所以說,前面下了這麼多的功夫,一定要有悟才算是有收穫了。否則,這些功夫還是在量變的階段,醫術也還是隔了一層。
另外有空了可以看下醫學方面的靜經典著作,對醫學環境和探討是很有幫助的,介紹幾本經典書籍: 《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和《傷寒雜病論》
中醫醫學之道
學醫之道,貴能有所自得。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悟而生智,從此中醫醫理一通百通。試看當前國內中醫界,有終身學醫而不悟者,則一生行醫,渾渾噩噩,一直沒有明白醫理。如此看病,療效必差,更不要談對於中醫的信心了。此輩學醫,誤人誤已,虛度一生,良可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