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屬於學術論文中的一種重要型別,學會正確撰寫文獻綜述是科研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也是避免低水平高重複研究的必要手段。 目前,不少研究者對文獻綜述存在認識誤區, 導致學術研究的價值沒有得以更好地彰顯, 出現了大量的文字垃圾。 正確認識文獻綜述的特點, 把握文獻綜述的撰寫要求, 可以規避學術研究的 “泡沫化”現象, 可以提高學術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從而撰寫出高質量高水準的學術論文。

一、 文獻綜述的認識誤區

(一) 文獻綜述等同於文獻彙編

不少研究者在撰寫文獻綜述時, 常常偏重於文獻數量的多少的堆砌, 收集了很多文獻, 但是缺乏對文獻的 “述”, 以至於文獻綜述變成了文獻彙總或文獻彙編。 簡單地羅列一系列的各種文獻,將它們堆砌在一起。 沒有從中提煉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 沒有對所收集的文獻進行深化理解。尤其應把握科學研究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特點, 文獻綜述是最容易將兩種屬性融入在一起。 偏重於“綜”, 就會形成大量文獻的堆砌, 僅僅是把各個時期不同學者的觀點按照一定順序進行了排練,其對讀者的意義不大, 反而留個讀者不夠專業的印象。

(二) 文獻綜述等同於文獻評論

一些 研 究 者 在 撰 寫 文 獻 綜 述 時 , 偏 重 於“述”。 只是一味地發表議論, 以表明或強調研究者對某一研究領域或問題的獨立見解。 誠然, 任何學術論文 (包括文獻綜述) 都大力提倡文中要有作者的獨立見解, 提倡研究的原創性。 但是,如果你評說缺乏大量文獻的基礎, 那麼這樣的評說就缺乏知識的力度和思想的深度, 缺乏較強的說服力。 “綜” 是 “述” 的前提, “述” 是 “綜”的目的, 只有把兩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才是一篇高質量的文獻綜述, 才能為後續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鑑與參考。

二、 文獻綜述的基本特點

(一) 客觀性

客觀性, 就是忠實於原始文獻的觀點、 資料,結論等資訊, 簡言之, 客觀性就是實事求是。 在研讀某一主題的文獻時, 要仔細地分析文中的觀點, 結構, 思想, 論述問題的角度, 要理解文中所表達的觀點, 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述。 客觀性主要有兩種體現: 一是現有文獻研究成果是有一定數量的, 這是客觀存在的; 二是每一種文獻中作者的觀點、 思想是客觀存在的, 是不能被他人曲解的。 基於這兩種客觀性, 在文獻綜述時,只有遵循客觀性, 才能使研究具有科學性和原創性。

(二) 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關於某一主題的研究在內容方面應涵蓋古今中外所有的文獻, 尤其是對某一領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文獻。 綜合性主要是從論文收集數量和內容兩個方面來說的。 綜合性也可成為全面性, 文獻收集的種類應該比較繁多, 只要有利於研究的需要都應該將其收集整理。 因為現有文獻種類繁多, 每種文獻的作用和地位各有差異, 所以文獻綜述中常用的和比較受研究者青睞的文獻比較集中於書籍、 論文、 報紙文章等幾種文獻。

(三) 評述性

議論是學術論文寫作的基本組成部分, 文獻綜述也不例外。 收集整理文獻只是寫作文獻綜述的前提, 其主要目的是為評述作準備, 使評述有理有據, 這樣論述才能以理服人。 議論是論文的基本特點, 因此評述性自然成為文獻綜述的基本屬性。 評述主要是針對前人研究的成果作出客觀的分析, 分析其研究成果, 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通過敘述與評論, 旨在理清某一領域或學科專業發展的脈絡或發展特點, 為後續研究做好鋪墊。

(四) 前瞻性

任何學術研究都是認識和學習的過程, 通過研究性活動, 提高人們認識事物的能力, 通過研究, 認識某事物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預測其發展趨勢。 這也是從事學術研究的意義所在。 文獻綜述的寫作, 一方面, 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和概括, 另一方面, 通過分析, 尋找研究的盲區和缺失, 為進一步開展研究提高理論依據和事實基礎, 同時, 基於現狀的認識, 預測研究未來的發展趨勢。 研究的目的無外乎有兩個, 一是理論的完善, 二是為實踐提供指南。 文獻綜述是一種很好地為後續研究提供參考的重要材料, 從某種程度上說, 它是某一領域或學科專業內的論文集,從中可以找尋到未來發展的規律。

(五) 繼承性

繼承性體現在文獻 “綜” 的方面。 做文獻綜述就是在繼承中發展, 在繼承中批判, 在繼承中創新。 因為文獻是進行科研的物質載體, 所以文獻綜述的撰寫是基於過往大量的文獻的, 之後的研究都是對前人研究的延續, 對已有研究的彌補或補充, 自然, 繼承性成為文獻綜述的一大特點。僅僅把別人的文獻作為自己研究論文的一種支撐性的材料, 而不是過於倚重的論文。 繼承性中暗含著你的學術論文要具有創新性, 要有更多 “新”的東西蘊含於論文之中, 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繼承, 否則, 就淪落為低水平高重複的文字泡沫或文字垃圾, 更有甚者, 成為各類學術不端行為的始作俑者。

三、 文獻綜述的撰寫要求

(一) 選文獻的 “三最” 原則

在撰寫文獻綜述時, 收集和選用文獻是前提。根據筆者的經驗, 總結出選用文獻時候的 “三最”原則, 即 “最權威、 最經典和最新的” 原則。“最權威” 是指當下某個研究領域內最有影響力和最知名的國內外學者、 專家和教授的著作、 論文、會議論文等各類文獻資料, 主要是學術論文;“最經典” 是指在中外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 那些經歷了歷史和社會的檢驗的世界名著等, 主要是書籍; “最新的” 是指近幾年來 (一般預設為 5年) 發表的各種文章, 而 “最新的” 資訊主要體現在報紙上, 因為報紙資訊更換速度和資訊承載量都比較大, 每日都在更新。下面以撰寫 “高等教育學” 專業等方面的文獻綜述為例, “最經典” 的文獻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 12 本漢譯世界高等教育學名著叢書, 比說約翰·S·布魯貝克的 《高等教育哲學》。 諸如此類的名著就是經歷過歷史和世人的考驗的學術專著, 那麼他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知識價值就比較大。 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寫文獻綜述中, 連這種非常重要的文獻你都沒有收集到, 那麼, 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論支撐, 其研究結果就可以預想而知了。 “最權威” 的論文就是《高等教育研究》 和 《教育研究》 上發表的學術論文, 他們代表著這個領域研究發展的現狀和最前沿的學術動態。 “最新的” 的文獻就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中國社會科學線上、 教育報、 教師報等報紙上傳遞的教育類的知識或報道。 恪守這“三最” 原則, 就為後續研究提供了最珍貴和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 有利於研究所用。

(二) 讀文獻的忠實原則

在選擇好文獻之後, 就是讀文獻。 文獻既是研究的材料, 也是評論的物件。 閱讀文獻時, 可以採取 “史-著-論” 的順序展開閱讀, 才能更接近於對原的理解, 才能分清誰是作者的觀點,誰是前人的觀點, 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 哪些是議論性的文字。 特別一提, 有研究者提倡 “史論著” 的閱讀法, 我在此講三者的順序略微做了一下調整, 我提倡採取 “史-著-論” 的順序展開閱讀。 理由如下: “著” 和 “論” 的存在顯著差異。著作類原創性更強, 知識覆蓋面更廣, 邏輯關聯性更強, 而論文類知識涵蓋量有限, 更多作品只是對著作類的解讀或釋義, 算是比較二次性的作品。 它研究的基礎已經是建立在別人的文獻基礎之上, 而著作類, 特別是學術專著, 更對地體現出作者的原創, 它更多依賴於長期的教育生活實踐, 它的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和作用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研究過程中, 某些研究者為了多快好省地發表論文, 在對文獻資料收集不全地情況下或者對文獻資料並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義的情況下就開始寫作, 這就違背了對研究中的客觀性和實事求是的原則。 忠實於原文原觀點。 尤其是一些外文資料。 要做到忠實原則並不容易。 某些主題或學科專業類的文獻並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獲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資料。 造成這種研究的原因有: 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 二是文獻資料的珍貴程度; 三學科專業的特性。 由於上述原因, 所以來執行和落實忠實性原則時就會大大折扣。

(三) 寫作時的綜述結合原則

由於在實際的研究中, 存在重 “綜” 輕 “述”或重 “述” 輕 “綜” 的認識誤區, 所以, 使用文獻時要 “綜” “述” 結合。 文獻綜述應有述有評.對所引述文獻應做提煉、 分析, 儘量避免對所引述文獻只做一般性簡介。[3]在廣泛收集閱讀文獻的基礎上, 對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的評述,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據。 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統化地回顧現有的研究文獻, 找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 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4]這樣有選擇性的綜述文獻就帶有明顯的主觀偏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