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中人才如何管理??

有跨國公司,就意味著有跨文化管理的存在。正如諺語所言,“到羅馬就要按羅馬的方式來做”。不論是以“從農村包圍城市”開始國際化之旅的中興,還是經歷IBM PC併購整合波折的聯想,對中國的跨國公司來說,由一般的中國式管理轉變為跨文化管理,勢在必行。

“從過去20年中國企業跨國經營史來看,80%企業在全球併購或營銷上的失敗要歸於管理者對國際市場和文化的不瞭解。”磊石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黃偉東說。若以2001年中國加入WTO為起點,十年後,中國的新興跨國公司正處於新的發展機遇期。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就曾明確指出,它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於收購或兼併本身,而是併購以後的文化整合,並且,文化整合最重要的就是國際化人才的打造。

跨文化中人才如何管理?

工具/原料

文化衝突是一種客觀現象,誰都無法迴避也無法制止,同時,文化衝突也促進著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實現文化的交融,使人類不斷取得進步。因此,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其負面效應遠遠小於正面效應。也可以說,文化衝突與文化融合是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文化融合是化解文化衝突的必然邏輯,是實現人類進步的階梯。進行跨文化管理,是利用跨文化優勢,消弭跨文化衝突,企業成功跨國運營的戰略選擇。

步驟/方法

識別文化差異,發展文化認同。

文化可以分為三個範疇:正式規範、非正式規範和技術規範。正式規範是人的基本價值觀,判斷是非的標準,它能抵抗來自外部企圖改變它的強制力量。因此正式規範引起的摩擦往往不易改變。非正式規範是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過較長時間的文化交流克服。技術規範則可通過人們技術知識的學習而獲得,很容易改變。可見不同規範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異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型別是不同的。只有首先識別文化差異,才能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跨文化中人才如何管理?

進行跨文化培訓,造就一批高質量跨文化管理人員。

企業跨國經營中,在東道國的文化環境中,要面臨兩種不同的適應策略。一是被人改變——追隨文化策略;二是改變人——創新文化策略,即由被動適應轉向能動改觀。當然比較友好的策略當屬第一種這樣的結果是使企業的跨國經營成為東道國的“當地化經營”。在這一種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學習過程,即對東道國文化的學習。因此追隨文化策略又稱為學習策略。對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而言,其實力遠不能與西方大公司相比擬,學習策略無疑是友好而且有效率的方式。

跨文化中人才如何管理?

建立共同經營觀,建設“合金”企業文化。

通過文化差異的識別和敏感性訓練等,公司職員提高了對文化的鑑別和適應能力。在文化共性認識的基礎上,根據環境的要求和公司戰略的需求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經營觀和強有力的公司文化。同時通過文化的微妙誘導,使個體與集體相律動,如同一群人隨著音樂起舞而不會相互碰撞。這樣不斷減少文化摩擦,使得每個職員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同公司的經營業務和宗旨結合起來,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起良好的聲譽,增強國際企業的文化變遷能力。

跨文化中人才如何管理?

注意事項

在新形勢下,企業跨國經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這就要求我國的海外企業不但要通曉所在國或其他國家的國情、民情,而且還要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時,將跨國經營、跨文化經營的理念靈活的運用於企業運營、企業談判、企業涉外交往的各個領域之中。惠普公司曾這樣強調其競爭優勢:“……要成為創新、創造力、解決問題和組織靈活性方面的領袖,我們必須有多樣化的視角、才能和團隊,以更好地適應這個全球性挑戰。”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