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青花鑑定圖片賞析?

永宣青花鑑賞

永宣青花鑑賞-清雅靚麗青花瓷

永宣青花鑑賞(上)

永樂青花篇

因永樂和宣德青花的器型、釉面、紋飾都很相近,在過去,人們往往不加區分,統稱為“宣青”,故有“永宣不分家”之說法。隨著對永樂、宣德瓷器風格的不斷深入研究,現已基本摸清其各自的面貌特徵,完全可以將兩者區分開來。現根據永樂青花瓷的殘片標本來談一談永樂青花的特徵及鑑定要點。

  一般說來,永樂圈足矮淺,由於胎土淘煉精細,白沙底溫潤細密,有足牆內直外坡,有時偶見有小塊鐵色斑點,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也有施釉底,釉底白釉勻淨,釉薄處泛黃色,厚處呈漿白色或閃青色,有些底釉開有細片紋。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紋;細瓷底足平切,足跟較窄。琢器器足大多是邊稜狀,即削切痕明顯。圈足露胎處泛火石紅,足內牆多泛黃斑。永樂的胎體比較輕薄,修胎工整,器物腹部的胎體接痕處不明顯。

  在用料上,永樂青花主要用“蘇麻離青”鈷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青花髮色濃豔,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由於採用了“蘇麻離青”料這種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的青花料,在適當的火候下就能燒出濃豔的青藍色,不過由於青花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燒成部分留下黑疵斑點,一條紋理中常見的鈷鐵結合晶斑,濃重處凝聚為黑色錫光。也有將進口料和國產料相結合使用的,如以淡色國產料繪雲水,濃色進口料繪游龍,使色澤對比鮮明,凸現主題。在傳世品中,也有不帶鐵鏽斑黑斑的,青花色澤極為幽雅美麗的瓷器,其實用的青花料還難以確定,估計是淘洗純度較高國產鈷料或進口國產混合料。

  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絕無橘皮釉紋。就青花瓷器的釉面而論,永樂瓷器的釉面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摻有草木灰,並用木柴燒,所以會產生這種效果。現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因此釉面無此青白色。

  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永樂年制”的年款。但從明正德年開始,就出現了仿永樂窯器款。其後,嘉靖、萬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現。歷代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種字型;字型和寫法也不一樣。款的外圍常飾花瓣形圖案,線條硬直欠流暢,也有的圍以單圈。所以凡以四字楷書或六字款寫在器裡、底足或口上的多是後代仿品。

  永樂的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圖畫花紋多為雙鉤填色,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這是由於鈷料研磨不細所致。器物上構圖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其紋飾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摹,均給人以清秀之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這時已不見洪武朝所盛行的以扁菊花為主題的紋飾圖案了,這在斷代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

  仿品瓷胎厚薄均勻,而真品較薄,迎光可看見釉面有不均勻現象;永樂青花壓手杯為歷代所仿,明萬曆時所仿的產品青花色豔而不濃豔,且器型略大於真品;清康熙、雍正時所仿的產品酷似真品,然而在胎釉上仍然帶有清代的風格;清同治、光緒時所仿的產品器型就要比永樂的大得多,並且胎體厚重,紋飾也比較粗糙。近現代的仿偽品往往忽略了其器足之外的一道貼地凸線。

  筆者發現,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所仿的器物,青料中鐵鏽點色澤較淡,為黃褐色,浮於釉面而不沉著入裡,這點在實物鑑定中也是需要注意的。

青花寶相花綬帶葫蘆扁瓶明永樂

青花纏枝蕃蓮紋玉壺春瓶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開光桃紋執壺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稜口盤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紋大盤明永樂

青花纏枝四季花紋折沿盆明永樂

青花開光式纏枝花卉折沿稜口盤明永樂

青花一束蓮紋盤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卉紋八方花盆明永樂

青花折枝牡丹紋稜口折沿盤明永樂

永宣青花鑑賞下

(宣德青花篇)

明代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宣德官窯青花燒造數量上也是空前的,據《大明會典》記載,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達了要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443500件的任務。其中青花佔大多數,由此可見其燒造規模、數量之大。產品不僅供宮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為商品大量行銷海外,以及對國外入貢者的答贈,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和皇后對藝術品具有濃厚的興趣,宣德帝本身在詩、書、畫及遊藝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藝術才能,明代萬曆沈德符《野獲編》、清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列朝詩集小傳》等均有記載,能詩善畫,且有大量作品留世,如:《武侯高臥圖卷》、《萬年鬆圖卷》、《蓮蒲鬆蔭圖卷》、《苦瓜鼠圖卷》等作品。除了瓷器,宣德朝的銅器、琺琅、雕漆及織繡、繪畫等,俱能成就輝煌。

宣德青花胎體精密細膩,胎質潔白堅硬,薄厚適度。梅瓶、大盤、大罐多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是釉底。釉麵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稱“亮青釉”。有桔皮紋,極少數有開片。釉中氣泡密集,大小不一。青花用料有進口、國產兩種,往往是根據紋飾的不同而決定使用哪種鈷料描繪那個部位的紋飾,從宮中傳世品來看,以進口料描繪為主。

這種進口青料來自波斯,叫蘇麻離青(亦稱蘇泥勃青)。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明萬曆年間王世懋《窺天外乘》一書記載:“我朝則專設於浮樑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腙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也曾提到。與國產料有很大的不同,據化學分析,這種進口青料,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故稱“高鐵低錳”料。燒出的瓷器呈色黑藍,深沉濃豔,有著自然暈散的藝術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樣,特別濃色處出現銀黑色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成書於清代的《南窯筆記》宣窯中講宣德青花“宣窯一種,極其精雅古樸,用料有濃淡,墨勢渾然而莊重,青花有滲青,鐵皮鏽者”。用這種青料描繪的紋飾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被視為無法模仿的特色。同時,工匠們熟練地運用不同含量的青料,燒製出色調不同的青花,令人賞心悅目,如藍地白花、淡描青花等。青花的製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明王世性《廣志繹》中載:“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明張應文《清祕藏》論窯器中描述“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清乾隆年間朱琰《陶說》談宣德窯“按此明宣窯極盛時也,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以上二本書均對宣德青花有很高的讚譽。

宣德青花造型比永樂青花豐富得多,形體多種多樣,十分富於變化。常見有盤(敞口、撇口、折沿、菱花口),碗(撇口、花口、墩式、雞心式、合碗、臥足碗、高足碗、十稜高足碗),高足杯,瓶(梅瓶、小口微撇,肩部豐滿,瓶體肥胖與元代比頸部粗而短,玉壺春瓶、膽瓶、貫耳瓶、四方委角瓶、大天球瓶、綬帶耳葫蘆扁瓶、扁瓶),罐(壯罐、軸頭罐、蟋蟀罐、蓋罐、直口罐、出戟蓋罐),鳥食罐(瓜式、竹節式、盂式),花盆(海棠式花口盆、八稜花盆、四方花盆),水仙盆,折沿盆,壺(扁壺、背壺、梨形壺、執壺、茶壺、僧帽壺),洗(花口洗、臥足洗、菱花式洗),硯滴、筆管、燈、水盂、盞託、軍持、花澆、鉢、盒、豆、爵、石榴尊、長方爐、三足筒爐、魚缸等。盤類最具代表性,有敞口、斂口和折沿口,折沿口中又分圓形口和菱花式的,一種造型有多種尺寸,小的十幾釐米,大的近八十釐米。以把蓮盤傳世最多無論大小極少見塌底現象,胎體都比較厚,足牆不是很高,牆內斂,裡牆外斜,無法用手抓起,為無釉細砂底,清仿有釉底和砂底兩種,釉底多寫本朝年款。宣德青花有的小梅瓶、小罐及尊、渣鬥呈臺階底,除此之外,當時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許多造型摹仿西亞地區的金銀器、玻璃器和陶器的特點,如:天球瓶,瓶頸短粗,上闊下斂,花澆、魚簍尊、盤座、折沿盆、八方燭臺等。整體風格是雄偉渾厚,莊重古樸,大件器皿增多,相對於盤、碗、碟類器物來說製作難度要大得多,胎體均為上下分段製作,然後粘接而成,胎體厚,製作非常規整,比例協調,沒有變形現象,說明成型技術和燒成技術都十分成熟,大盤底足淺,足下部內斂。小件器物精緻細巧,厚薄適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藝術風采。

宣德青花紋飾取材範圍比較廣闊,花鳥魚蟲,人物山水無所不有,並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徵,改變了元代青花層次繁密的佈局風格及粗獷的畫法,裝飾上漸趨疏朗,規矩中富於變化。紋樣繪畫上,採用小筆渲染填色,由於筆小蘸料有限,需不斷重新蘸料繪畫,這樣就使得紋飾留下許多深淺濃淡的筆觸痕。其構圖都達到很概括、誇張和取捨,增強了裝飾性。最常見的是以茶花、菊花、牡丹、蓮花組合描繪在一起。而且往往是幾種花卉交錯重複使用。纏枝蓮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較為多見。描繪得非常流暢,線條粗獷,自由活潑,畫法佈局根據器型講究變化,既靈活多變又有較強的規律性,顯示了當時裝飾藝術的高超及繪畫功力的嫻熟。動物紋有:龍(團龍、夔龍、螭龍、海水龍、行龍、龍紋牡丹、龍穿花、龍穿蓮),鳳(團鳳、雲鳳、雙鳳、鳳穿蓮、龍鳳)魚藻紋、麻鵲、海獸、飛象、麟麟、獅子等。宣德龍紋描繪在整個明代最富有生氣,龍首威武昂揚,頭髮長而向上飄起,有雙角,龍身舒展修長,矯健勇猛,體現宮廷龍紋的威懾感。龍除了與朵雲和海水組成圖案外,當時也常和鳳結合在一起。人物紋,由於受蘇麻離青原料易暈散的限制,燒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簫引鳳、嬰戲圖、琴棋書畫,仕女常常和庭園樓閣組合描畫在一起,格調清幽,如仕女遊園、賞月、拜月等。海水紋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現,也最為擅長,除了少量用作主題紋飾外,多是用作輔助紋飾,採用寫實手法描繪,海水起伏翻騰,洶湧澎湃,氣勢壯闊。另外庭園小景、蓮花托八寶、梵文、藏文也經常出現於青花瓷器上。當時比較常見的邊飾有正反相連的回紋、正反山字、點珠紋、朵花、卷草、蕉葉、忍冬、纓絡、仰覆蓮瓣、如意雲頭紋等,另外宣德青花在裝飾上還與模印、刻劃等方法結合使用。綜觀宣德青花紋飾是取材範圍廣泛,構圖有新意,裝飾手法豐富,繪畫講究恢巨集壯闊,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宣德青花款識曾有滿器身的說法,根據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頸、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書寫。主要是以器物足內中心的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其次是四字款、橫款一般寫在口沿及器物肩部,高足碗的款識一般是在碗心,多為雙圈六字。字型結構佈局都很規矩,字與字之間距離適中,模仿晉唐小楷的筆法,筆劃粗細適中,筆法遒勁有力,字型清晰。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總結宣德款識,作有歌訣“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陽陰,橫堅花四雙單園,晉唐小楷最出群”。當時寫篆書款極少,雙圈往往有深淺,字型清晰,六字有的大小不一,起落筆處呈尖狀,“大”字多撇短,捺長,“德”字“心”上無一橫,此為宣德年款的鑑定要點。

根據我院永、宣青花藏品,結合近年來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宣德地層出土資料來看,永、宣青花既有其同點,二者也有許多區別之處。概括起來,永樂青花胎體較輕,釉層更為肥厚、瑩潤,青花十分濃重帶有暈散,溫度高於宣德青花,造型小,尺寸不是很大,紋飾清新秀麗,筆道細,無桔皮紋,大多無款,僅見於纏枝蓮紋壓手杯的篆書款;而宣德青花,胎體重,釉色白中泛青,釉層多布氣泡,有桔皮棕眼,青花濃淡相間,帶有黑色斑點,造型豐富,尺寸大,紋飾畫法筆道較粗,大多寫有年款。

名聲顯赫的宣德官窯青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以致思想觀念。作為宮廷用瓷和精美的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與當時制度的完備與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係,作品一直被後人推崇。為青花工藝的典範,自明代成化朝開始到晚清民國均大量燒製,最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宮舊藏的宣德青花為藍本,去精心燒造,造型、尺寸、紋飾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韻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紋碗、纏枝花紋鉢缸,折枝花果紋花口碗,纏枝花紋魚簍尊,海水異獸紋高足杯;雍正朝仿宣德青花竹石蕉葉紋玉壺春瓶、花果紋梅瓶、花卉紋書紋燈、團龍紋葵式洗、海水龍紋天球瓶、綬帶耳葫蘆瓶、牽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錦紋蓋罐、鳳穿花紋罐、松竹梅人物紋盤、把蓮盤、花果紋執壺等。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如不仔細對比辨別、觀察分析,極易混淆。

青花八吉祥雙魚供器明宣德

青花纏枝蕃蓮牡丹紋大碗明宣德

青花纏枝蕃蓮紋碗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暗花斗笠碗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紋大罐明宣德

青花趕珠雲龍紋碗明

青花裡外折枝花果紋稜口碗明宣德

青花雙耳綬帶扁壺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鉢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葵口洗明宣德

青花折枝牡丹稜口八方四足花盆明宣德

永宣青花瓷器.材料篇

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一批“蘇麻離青”料。

明萬曆十九年(1591)《事物紺珠》“永樂宣德窯”條記載:“二窯皆內府燒造,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

蘇麻離青屬低錳高鐵類鈷料,青花呈色濃重青翠,色性安定,因為蘇麻離青含鐵高而含錳量低,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還會出現銀黑色四氧化三鐵結晶斑,即“鐵鏽斑痕”,俗稱“錫光”。元代景德鎮與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繪製花卉枝葉,明成化以後,漸被回青等代替。

永宣青花瓷器.蘇麻泥青料鑑別

鑑定或識別景德鎮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認識至關重要。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進口的蘇麻離青為青料,並形成其獨有的風格。認識蘇麻離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徵,無疑對於上述歷史時期青花瓷器的鑑識大有裨益。

景德鎮歷史上使用蘇麻離青主要有四個時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時期,三是明永樂、宣德時期,四是明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陶瓷史稱其為“空白期”。由於燒製工藝不同以及火候、還原氣氛不同諸原因,蘇麻離青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呈色情況有明顯區別。這當中,尤以明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永樂、宣德時期蘇麻離青的呈色特徵,有三種典型情況。

第一種為呈色靛藍,絢麗濃豔,清晰而通透,線條的紋理中或青料凝聚處有烏黑而濃重的結晶斑,結晶斑呈濃黑的松煙墨色,濃重處或濃聚處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側視或以手撫摸可感覺有凹凸不平狀。另一種髮色藍中泛紫,甚至呈明顯的紫羅蘭色,髮色淺淡,淺淡處呈星狀點滴暈散;濃聚處結晶斑連點成片,呈黑青色,濃淡反差極其明顯,暈散十分嚴重。

第二種典型情況是有暈散。暈散是指液體落在紙上向四外散開或滲透的情狀,也即俗語所說的“洇”,如紙洇的厲害,洇水等。青花瓷器繪製也出現相同的情況,故有是說。暈散是蘇麻離青的一個基本特徵,不論是哪一時期的蘇麻離青,無論其呈色如何,或多或少總是帶有暈散,沒有暈散的蘇麻離青是不存在的。永樂、宣德時期的蘇麻離青暈散情況尤為明顯。蘇麻離青出現暈散的機理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與釉層有一定的關係。永樂、宣德的青花瓷器,釉面多肥厚瑩潤。據上海博物館汪慶正先生介紹,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釉麵肥厚且較為透明,如果用30至50倍放大鏡觀察,其氣泡的分佈多呈大小不一、間距不一的星狀。的確,從所觀察的實物標本來看,這種呈星狀氣泡的情況是比較多見,而且,越是暈散嚴重,呈星狀氣泡的情況也越是普遍。但是,呈魚子紋狀氣泡分佈均勻的情況也屬常見,一般來說,釉面呈魚子紋狀氣泡的暈散情況較輕。在30至50倍放大鏡下觀察結晶斑,也有兩種情況:呈濃黑色的結晶斑,多呈錫鉑狀,也可以說是“錫光”;呈褐色的結晶斑,則呈深色的“鐵鏽黃”。

蘇麻離青的第三種情況也為典型色,以故宮藏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最具代表性。其主要髮色特徵是:髮色藍豔,晶瑩亮麗,彷彿鑲嵌於釉下的藍寶石,熠熠閃光,並呈現出明顯的紫羅蘭色;凝聚處有明顯的濃黑色結晶斑塊或斑點,暈散情況嚴重。這種呈色令人寶愛,所以,耿寶昌先生所著《明清瓷器鑑定》一書就是以這件三足爐的繪圖作書影,即封面書題字下的圖案影襯。

暈散與結晶斑,是青料粗糲所致,如以強光照射可明顯看出,結晶斑實際上就是青料中斑斑塊塊呈顆料狀的鏽斑,原因極有可能是因鐵質高所致。青料粗糲,也極有可能是造成暈散和結晶斑的原因。暈散和結晶斑,本來就是一種缺陷。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景德鎮御器廠明永樂、宣德曾出土大量實物標本,其中因暈散過重或呈色過於深重,常常是被廢棄或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說明了這一點。

之所以稱其為典型色,是因為蘇麻離青的上述三種呈色,目前仍為現代仿品不能仿成,因此為業內人士稱為“開門”。

蘇麻離青的第四種情況,為呈色靛藍濃豔,有的不含紫色,有的藍中微泛紫或紫色較明顯;結晶斑少見,且多呈褐色,不見濃黑色者;濃淡色階明顯,有明顯晶瑩剔透之感,或呈半乳濁狀,但仍顯晶瑩。這種呈色,以故宮所藏並於現在展出的永樂獅球款及花心款兩件壓手杯最具代表性。學界多認為這是永樂也包括宣德在內的“細路活兒”。頗有道理。明谷應泰《博物要覽》載:“永樂壓手杯,中心畫雙獅滾球……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說明這種呈色正是時人所追求的,但不易做到,尤其是大件器物,更不易燒成。目前,景德鎮仿永樂、宣德青花多以此為藍本,但其與真品相比,相差實在是太遠,沒有任何可比性,因此不論。

蘇麻離青的第五種情況,以故宮藏宣德款青花纏枝大梅瓶和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較具代表性,其呈色特徵是:色澤淡雅,藍中泛紫,或呈淺天藍色,不含紫色;暈散情況較輕或不甚明顯;不見結晶斑。因此,有專家認為這是以國產料繪製。但是,這一說法不知有何憑據。

從文獻來看,明永樂、宣德的青花瓷器,當然主要是指官窯的情況,所用青料都是蘇麻離青。明王士懋《窺天外乘》載:“永樂、宣德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鬃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這是有關蘇麻離青最早的文獻。明陳繼儒《妮古錄》載:“宣廟窯器,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青花用蘇勃泥青。”明高濂《燕閒清賞箋》載:“宣窯之青,乃蘇勃泥青也。”明王士性《廣志繹》載:“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宣窯之青,真蘇勃泥青也,成窯時皆用盡。”清朱琰《陶說》、藍浦《景德鎮陶錄》、唐秉鈞《文房肆考》等文獻,都有相同的記載。宣德朝如此,永樂朝也不會例外。永樂、宣德官窯青花瓷器,皆以蘇麻離青為青料,文獻與實際完全相符。

永樂、宣德時期的蘇麻離青,有粗糲、細勻之分,著色方法有濃淡之分,青料細勻顆粒少見,則無結晶斑現象,而著色淺淡,則失去濃豔的特徵,此實為自然之理。另外,永宣青花瓷器多以小筆醮鈷料上色,因此要不停地用筆醮鈷料,這樣從起筆到收筆出現了深淺濃淡不一的明顯特徵,這一特徵的成因屬用筆方法所致。我們說蘇麻離青有明顯的色階,則非指這一情況。色階,是指色的質地,也是料質本身的顯現。蘇麻離青無論是呈色深重還是淺淡,其色質總是具有深淺不一的特徵,這可以說是蘇麻離青的本質特徵。我們以揚州博物館所藏元代藍地白龍紋梅瓶為例,其釉層極其肥厚,髮色藍豔深重,但其總是影影綽綽透出泛白的胎色,即為顯例。

宣德款青花纏枝大梅瓶雖呈色淺淡,也無結晶斑,但有明顯的色階,其色質與色地都呈現出蘇麻離青的主要特徵,應屬用進口料繪制。宣德款海水龍紋青花高足碗並非是以國產料與進口料相結合,如仔細觀察就不難看出,海水與龍紋實為同一色,只是深淺濃淡大不相同。這是使用“分水法”的結果。分水法又稱渾水法,這一著色方法早在元代就已成熟。以故宮所藏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實物來看,那種論永宣青花則必談結晶及下凹不平狀的看法,應該得到糾正。

蘇麻離青的呈色情況比較複雜,如一一細觀永宣時期的實物,便會發現其中的差異。另一方面來看,儘管蘇麻離青的呈色情況複雜,而將其放置在一起,又有“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之感。因此上述情況,也只是概括性的認識,約略其大概,通過排比分析,力圖總結出規律性的認識。陶瓷鑑定,是以考古學的標型學為基礎,而標型實際上就是可靠的科學的物徵,如果離開這一基礎,則難免會全盤皆錯。

原作者: 聶剛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