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9月份要讀幼兒園小班、託班的孩子家長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冗長而焦慮的暑假。
一個習慣六個大人圍著轉的小寶寶,到了二三十個人的集體新環境,能適應嗎?會不會哭著想媽媽?能吃好飯嗎?午睡會順利嗎?和小朋友交往會有問題嗎?
和孩子有關的事無鉅細,全成了家長擔心的話題。其實,焦慮的問題年年相似,不同的是焦慮物件換成了新一批家長。
7月初和8月末,都是幼兒園老師的家訪時間。老師們在家訪中發現了哪些問題?哪些習慣需要在這一個多月抓緊培養?開學後家長又該怎麼“見招拆招”?讓我們來聽聽幼兒園老師有哪些經驗可分享吧。
開學前(多瞭解自己的孩子,多和老師溝通?)
杭州某實驗幼托園的戴維勤老師帶過多年的小班和託班,每年家訪一圈,她都有一個感觸:相比孩子,家長更焦慮。而現在一個比較普遍的情況是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強,家長呵護太多。
杭州某幼兒園的陳波老師也在家訪中發現,不少孩子仍習慣用奶瓶喝奶,“其實27個月左右,就要學習使用杯子了。”陳老師還發現,現在挑食的孩子比較普遍,大部分都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另外,孩子平時祖輩管的佔大多數。“祖輩帶難以避免會比較寵,所以我們希望家長和孩子多玩玩,有互動,特別是晚上的時間,家長下班回來可以和孩子做做遊戲、講故事,哪怕一個小時、半個小時也好。
家長多瞭解自己的孩子,和老師溝通就能儘可能地細,這樣也能讓老師多瞭解孩子,為入園和入園後做準備。”陳老師說,瞭解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就可以在入園後多給展示機會,孩子如果不大響,會注意培養他和同伴交往能力,而瞭解孩子的生活習慣,就能在發現問題後更好地進行家校溝通。
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
“暑假最重要的是,儘可能讓孩子的生活節點和幼兒園的作息接近。”戴維勤老師說,入園須知上都會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比如幼兒園一般上午九點半左右有點心,十一點左右有午餐,十二點到下午兩點半左右午睡,下午三點左右有一頓點心。
“讓孩子保持與幼兒園一致的生活習慣,孩子開學後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奏。”戴老師分享了一些小竅門,比如午睡時間,不管孩子睡不睡,家長要營造一個溫馨、安靜的氛圍,不管孩子怎麼鬧怎麼吵,要傳達一種“媽媽很累了,現在是休息時間”的情緒。如果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入睡了,哪怕只有十分鐘,也要給他一個大大的表揚,鼓勵他。
戴老師說,幼兒園一般在活動的間隙或孩子有需要時會提醒孩子喝水。在暑假,家長千萬不要讓各種冷飲和飲料代替白開水的“地位”。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視神經發育還不完善,每天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與次數要有所控制,每次20-30分鐘就應該休息。”戴老師提醒,孩子看的電視內容,家長最好也能有目的地一起看。
“家長不要心急,孩子入園總有一個過程,一個是要放心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另一個是和老師多交流。”戴老師說,和“過來人”家長借鑑經驗、多和同齡孩子家長交流,都是很好的緩解焦慮的方式。
開學後
孩子剛入園,全家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擔心。開學後,如何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家長該怎麼做?
有多年經驗的老師總結了“五要”和“五忌”。
要“走路回家”
孩子剛剛入園,離開家長一整天,見到家長後會有“撒嬌”的表現。
家長在接孩子時,可以給孩子溫暖的擁抱,但仍要注意堅持讓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完全能夠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這也是給孩子一種“他已經長大了”的心理暗示,有利於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保持平靜”
孩子入園是家裡的一件大事。孩子剛入園時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往往受環境和成人態度的影響。
家長接孩子回家後,要儘量保持家中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入園問題,這容易造成孩子的緊張情緒。家長有平和的態度,孩子才能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要“分享快樂”
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會有些心理壓力,給孩子減壓的最好辦法是緩解孩子緊張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
比如,問他,你認識哪個小夥伴了?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遊戲了?家長要平靜並略帶羨慕地與孩子分享快樂,這能讓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要“主動溝通”
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環境,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聊一聊幼兒園一天的生活,談一談他結識的新朋友,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遊戲。
要“積極配合”
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有許多不同之處,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遊戲及學習情況,瞭解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主動配合幼兒園。
忌“甜水等待”
不少家長在接孩子時拿著一瓶甜飲料,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喝水不夠。其實,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水,長期如此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忌“刨根問底”
孩子離開一整天,家長會很惦記。但接孩子回家後,全家人圍著孩子問這問那,不僅使孩子厭煩,還會強化孩子入園的“不適應”。孩子的情緒是受客觀環境影響的,成人的緊張和反常表現會直接影響孩子,使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忌“遷就放縱”
孩子心裡不愉快時,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剛入園的孩子,有時也會“撒嬌”或“耍賴”。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而可以用轉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遷就放縱”孩子。
忌“零食補償”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回到家中,把各種零食擺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選。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會導致孩子不能好好地吃晚飯,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忌“偏聽偏信”
家長對剛剛入園的孩子有些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很多問題。但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與現實相混淆,他們會說出與事實不符的答案。比如,孩子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他往往會說“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偏聽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將問題的結尾作為答案,比如成人問:“你今天尿褲子了嗎?”孩子回答:“尿褲子了。”問:“你吃沒吃飽?”答:“沒吃飽。”
建議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客觀地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