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電路設計能力判斷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偏向於“玄學”,比如--電路設計的九個層次一文,內容是玄之又玄,能達到其最高九段標準的,地球上可能找不幾個人。按此標準修煉,非走火入魔不可。另一類判斷標準相比較而言,比較科學些,客觀些,也更常見,比如模電設計100條經驗一文。這個標準注重於所積累的知識點的多寡,或者說它側重於數量,而忽視了質量,比如說李敖可以背誦3萬多首唐詩,可他寫不出“窗前明月光”,這一神來之精筆。受此方法影響,鍋內很多研究生為了追求知識點的數量,整天沉迷於看paper,經常聽網友說:我一天一篇paper。
相比較而言,下面的設計能力判斷標準可能更科學有效,更具有實際意義,有一定的學習方向指導性。 第一級,無法判斷階段。 例如,找到下圖所示的電路,元件引數什麼都標好了,直接畫PCB,焊接,通電若功能正常就結束了。因為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設計動作,所以無從判斷。
第二級,設計入門階段。
這個階段是根據給定的電路結構,以及相關的引數約束或條件,來設計滿足效能指標要求的電路。
比如下圖中,電路已確定是同相放大器,給定Av,根據公式確定Rf和Rg兩電阻即可。
第三級,具備初級設計能力階段。
這個階段是指給定電路結構,根據最終設計指標要求,自己推導引數約束條件和及取捨原則。
比如上圖中,要求是用同相放大器設計Av=10的電路。兩個電阻如何取比較合適。
第四級,中級電路設計能力階段。
能夠合理的選擇所需的電路結構,或能根據指標,合理的修改電路結構,給出滿足要求的設計方案。
比如說,只知道所要設計的放大器的gain、PSRR、CMRR等,選擇或修改電路結構,使其能完成所有的指標。
第五級,高階電路設計能力階段。
這個階段的設計者快成精了,具體表現是能夠非常靈活的改進應用、創新發展,順手拈來的解決問題能力,不拘一格的最大能效的安排能力,電路中每個元件的取值都恰到好處,不慍不火。最終把電路的潛在能力發揮到極致。
(貌似英特兒完全滿足這些要求,歐州的很多公司還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其電路表現是規規矩矩、普普通通的,而英特爾的很詭異)
小編認為:不同的行業,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於是表現也不盡相同,所以不可生搬硬套。但是總的看來,不同行業的類比電路設計總可歸結為:電路/系統/工藝/CAD這四大塊,只是偏重點不同而已,比如搞分立件設計,工藝要求會弱點。
看完後你現在屬於哪個階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