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3年的考研已經離我漸行漸遠,不可輕易尋得蹤跡了,但是我依舊能記起當初的種種經歷和其中百轉千回的感受,很清楚的記得去年的三月份,新學期剛剛開始,就開始糾結著報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由於個人原因,報考城市選擇的是福建,既然選擇了福建,然後選擇了日語筆譯,那麼首選當然就是美麗的廈門大學。所以在整個的考研過程中我是懷著壓力和憧憬在艱難的前行著的,我覺得有必要寫下我的心得,作一個分享,希望對你們有用吧。
首先,總結一下考研最深的體會:基本沒有什麼重點可言,當然是我個人認為的。翻翻歷年的真題你就知道了,考得很綜合,幾乎每個知識點都涵蓋了。所以,不要想著投機取巧,全面複習好了才可以考好。下面談談各部分的複習。
當時我準備好廈大相關參考書結合課本複習,我做了兩遍,第一次仔細看,第二次看錯的多的部分,個人感覺,指定教材難度偏高,文章看懂都難。單詞部分推薦大綱,跟著大綱背,其實也不用背,我就把大綱通讀了一遍。生詞還多。但一定要做,一定要仔細看。能力多少會有提高。我的速度是每篇文章30分鐘以上。 如果時間允許,建議看一個小時以上,像學精讀一樣學。 先看生詞,把生詞寫文章裡,以免一邊看文章一邊往後翻著找。語法什麼的也都寫進去。然後帶著問題看文章。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作法,僅供參考。
關於真題。 教材看過一次後,開始做真題和樣題。一遍一遍的做,我應該做了三次以上,因為沒有正確答案要自己找答案。真題裡有和本次考試重複的地方。在我的考題回憶貼裡有寫。後面的閱讀理解,我考前去複習了一下一級閱讀答題技巧。找找考試感覺。
基礎日語部分
基礎日語就不用多說了,掌握基礎是最重要的,當時考的閱讀,個人覺得不太難,文章長度也不長,一開始是幾篇很短的,後來是長些的,一級的難度,大家也可以結合專八的閱讀練練手,我那時每天都做閱讀,培養日本人的思維,閱讀對於瞭解日本人的思維和文化等都是有幫助的。堅持練下去是有用的。 日語語言文學專業複習內容較多,要很仔細的看,每一個細節不要錯過,包括書上的表格,以及腳註部分,這些都可以成為考試的命題題目。這個複習階段,要注意把難懂的知識點和經典例題結合起來複習。也就是說,除了吃透書本,還要注意把近些年的專業課真題進行比較,大家可以上網找找適合自己的真題,如果實在找不到,我這裡介紹幾本:《2015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考研專業課複習全書》(含真題與答案) 和 2015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考研專業課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 ,可以多結合真題多做、多練,從而總結出考查重、難點,更有側重的去複習。
其次,考試題型一般是諺語慣用句填空,助詞填空,用日語解釋單詞和慣用句,語法,閱讀;日漢互譯,題目都是基礎知識,不難,一定要在這科上爭取高分。專業日語:填空題(涉及歷史,文化,文學);名詞解釋(10選8,每個5分);閱讀(長短各一篇,題型為問答題。每篇20分);論述(2道,每道20分)。除填空題外,其他題型都分文學文化兩個方向,可選答。個人感覺有難度,會涉及的歷史,重點關注和中國有關的歷史。
日語筆譯部分
我最想說的是,多練!!做真題的時候,我一邊翻譯一邊哭,太難了,什麼都不會。怎麼都翻不對。甚至都看不懂原文,看不懂人家翻譯的。然後逼著自己看,每天800字的漢譯日,1600的日譯漢,和考試一個強度。提醒的是錯不是最關鍵的,關鍵要改,如果有時間,隔一段時間後,再把翻譯過的再翻一遍。看不懂,翻不對,沒關係。把它抄下來!!一行日語,中間空2行寫譯文。中間空的這兩行很重要,不要省!!把日語和譯文,分解成詞和詞組,然後連線,這樣,長難句就分解了。分解多了,就熟能成巧了,。
此外,可以看看些翻譯教材,如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指定教材,日語初級翻譯口筆譯考試大綱, 平時很有必要多讀些日本文學作品。重點為近代前期名家名作。這涉及到一道閱讀題,最後會問出自誰的哪篇作品的。我這方面積累不多,考試時在面對完全陌生的文章,花了好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