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簡介:
紹興東湖位於紹興城東箬簣山麓,昔日秦始皇東巡至會稽,於此供芻草而得名。自漢代起,民工相繼至此鑿山取石,至隋,越國公楊素為修越城,大舉開山取石。經千年鬼斧神鑿,遂成懸崖峭壁,奇潭深淵,宛如天開。
東湖是外地遊客在紹興參觀的主要景區之一,乘坐烏篷船是湖中游覽的特色,初次到東湖的人可能因此而玩個心跳。除在湖中觀光外,人們還可以上山。山頂有茶園和茶室,還是登山遠眺的好地方。陽春季節,東湖東北方向的平原風光是外地很難見到的江南水鄉秀色。
工具/原料
蘭亭景區門票
成人票: 門市價40元
1.景區開放時間:8:30-17:00
2.特殊人群預訂標準:
A.免費政策:兒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離休幹部、現役軍人、烈士軍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憑相關有效證件免票;浙江省三十年教齡老師憑有效證件免票
B.優惠政策:兒童身高1.1-1.5米之間購兒童票半價;殘疾人憑殘疾證半價
交通概況:
市內交通:從紹興客運中心乘坐3路車直到。
紹興蘭亭景區乘車路線: 3 路、303 路車開往蘭亭景區
3 路: 行駛線路: 客運中心——-蘭亭、紫紅、王硯、地拖、霅溪 行車時間:每天 5:30 至 19:00 班次間隔時間:5 - 15分鐘 線路班次:每天 83 次
303路:行駛線路: 火車站——-蘭亭、紫紅、王硯、地拖 行車時間:每天 5:45 至 17:35 班次間隔時間:10 - 15分鐘 線路班次:每天 72 次
火車站到蘭亭景區: 從火車站坐 303 路車直接可到蘭亭景區
客運中心到蘭亭景區: 從客運中心坐 3路車直接可到蘭亭景區
汽車東站到蘭亭景區: 從汽車東站坐 7路、10路車到移動公司下,直接轉3路可到蘭亭景區。
汽車東站坐10路車到市政府下,直接轉3路、303路可到蘭亭景區。
從汽車東站坐26路、25路車到宋梅橋下,轉3路可到蘭亭景區。
汽車西站到蘭亭景區: 從汽車西站坐10路車到市政府下,轉3路、303路可到蘭亭景區。
從汽車西站坐環線巴士車到府山橋下,直接轉 3路、303路可到蘭亭景區。
方法/步驟
魯迅故居:
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髮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鬍鬚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在新建的魯迅紀念館陳列大廳的東首,就是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它坐北朝南,前臨東昌坊口,後通鹹歡河,西接戴家臺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 魯迅祖居
老臺門佔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體建築共分四進,第一進俗稱“臺門斗”,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魯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這對周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個臺門的儀門上都掛上了翰林匾,它彷彿是三張巨大的名片,展示著主人的身份。匾額的兩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水陸各鎮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和“欽點翰林院庶吉清立”。
三味書屋:
壽家臺門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鑑,字鏡吾,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厭惡功名,自考中秀才後便不再應試,終身以坐館授徒為業。魯迅稱讚他為“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壽家臺門由壽鏡吾的祖父峰嵐公於嘉慶年間購置,總建築面積795平方米,前臨小河,架石橋以通,西有竹園,整幢建築與周家老臺門隔河相望,聞名中外的三味書屋就在壽家臺門的東側廂房。
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頗負盛名的私塾。魯迅 12 歲開始到這裡讀書,前後長達約五年的時間。三味書屋約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樑同書所題。“三味”的意思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額下掛著一幅《鬆鹿圖》,學生每天上學要先對著匾額和《鬆鹿圖》行禮,然後才開始讀書。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對:“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書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師的講臺,兩旁的椅子供來客歇坐,邊上則為學生的座位
百草園
魯迅曾經回憶說:“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它為新臺門周氏族人所共有,佔地面積近 2000 平方米。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後用來晒稻穀。童年魯迅經常和小夥伴們來到百草園中玩耍嬉戲,捉蟋蟀,玩斑蝥,採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裡捕鳥。關於百草園的詳細情狀,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
東湖景區
紹興東湖在紹興東郊約3公里處。湖的面積並不大,它背靠一座小石山,這座山因產毛竹,稱為若簣山。這個湖的奇特之處在於這座山的山腳有一個洞,人們乘小船,從洞口進入,可以看到一種不平凡的景象。
洞內水最深處達20米,四面峭壁高達五六十米,向上仰,頂端露天處,竟狹窄如洞口,光線從這如蓋般的洞口射入幽暗的洞中,使坐在小船上的人有如身處井底之感。
東湖是外地遊客在紹興參觀的主要景區之一,乘坐烏篷船是湖中游覽的特色,初次到東湖的人可能因此而玩個心跳。除在湖中觀光外,人們還可以上山。山頂有茶園和茶室,還是登山遠眺的好地方。陽春季節,東湖東北方向的平原風光是外地很難見到的江南水鄉秀色。
蘭亭景區:
1、鵝池
鵝池是蘭亭的第一個景點。池水清碧,白鵝戲水,訴說著王羲之愛鵝、養雞鵝、書鵝的傳說。池邊立石質三角亭“鵝池碑亭”。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間建,上書“鵝池”二字,相傳“鵝”字為王羲之所書、“池”字王獻之所書,父子合璧,成為千古佳話,被人稱為“父子碑”。
2、蘭亭碑亭
蘭亭碑亭是蘭亭的標誌性建築,名列中國四大名亭之一,建於清康熙年間。碑上的“蘭亭”兩字,為康熙皇帝御筆所書。文革時期此碑被紅衛兵砸成四塊,後於80年修復,但已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遺憾。許多民眾都喜歡用手去摸這塊殘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稱“君民碑”。
3、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是蘭亭非常著名的景點。流觴亭前,一條“之”字形的曲水,中間有一塊木化石,上面刻著“曲水流觴”4個字。顯現了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繪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東晉永和九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在蘭亭雅集修禊,他們在酒杯裡倒上酒讓它從曲水上游緩緩漂下來,如果漂到誰面前停住了,誰就要飲酒作詩,作不出的則要罰酒三觥,一觥相當於現在半斤。活動中共有11個人各作詩兩首,15個人各作詩1首,16個人因沒有作出詩而罰了酒,總共成詩37首,彙集成冊稱之為《蘭亭集》,推薦主人王羲之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應,趁著酒興,用鼠須筆和蠶繭紙一氣呵成《蘭亭集序》,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來這裡仿效王羲之,蘭亭雅集,飲酒賦詩。每年書法節都要在此舉行曲水流觴的雅集盛會。
4、流觴亭
“流觴亭”為紀念“曲水流觴”活動而修建,亭上匾額“流觴亭”三個大字為光緒江夏太守李樹堂題。旁邊對聯“此地似曾遊,想當年列坐流觴未嘗無我;仙緣難逆料,問異日重來修禊能否逢君”是由徐生翁撰句,蘭亭書會會長沈定庵先生所寫。亭內陳列著由“蘭亭修禊圖”、“曲水流觴圖”及當年的流觴用具複製品,向遊客展現著王羲之曲水流觴的場景。亭背面還另懸由清同治年間湘潭人楊恩澍所書的當年參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孫綽所作的《蘭亭後序》全文。
注意事項
瀏覽東湖時可在傍晚去看東湖的夕陽,在東湖內可坐烏蓬船(如果想自己試著用腳劃,請千萬注意安全,聽從船老大的指揮),記得要砍價。 可以把船停在蝙蝠洞(要另外收費的),再出洞後直接就是到鑑湖了,不要原路返回那麼浪費時間。
開放時間:8:00至16:30
請您帶好您的有效證件(記者證、軍官證、傷殘證、老年證),必要時請在購票前嚮導遊或售票人員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