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半命題作文,再確定一定題材,應該是寫事的,首先把橫線填好。想想生活中,學習中你學會的許多技能中,哪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很難忘,讓你付出了艱辛,灑下汗水,收穫了成功?想想不難的喲。
工具/原料
特長、愛好
方法/步驟
編寫提綱巧佈局
常見的寫作順序有:
(1)學習的時間、地點、起因→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怎樣解決的→之後的反覆練習→感受或收穫
(2)不會某種本領的情景→學習的時間、地點、起因→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怎樣解決的 之後的反覆練習→掌握了本領的情景
例一
學寫字
記得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寫一種新的字體:隸書。這隸書寫起來還真有些彆扭呢:以前我們練習寫楷書的時候,每一筆橫都要稍作斜勢。而隸書相反,每一筆橫都要端平,而且得“欲下先上,欲右先左”,寫起來很吃力。
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拿出白紙,疊成十二個大小一致的格,擺好筆墨,開始練習。我照著字貼,一筆下去,“哎呀!”用力過大,一個又黑又粗的筆道,難看死了。我只好再在下一個格子裡練習。我心中默默揹著老師教我們的書寫方法,手裡的筆哆哆嗦嗦地往紙上按下去。筆畫不粗了,可是彎彎曲曲像一個蚯蚓。唉,又是難看的一筆。
例二
我學會了包餃子
我先拿了一個皮兒,放到左手上。然後用小勺盛了一點餡放到皮兒上。呀!盛多了,餡都“躺” 到皮外了。我趕緊用小勺蒯回了一點放回盆裡。然後把皮兒對摺,左手託著餃子,再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餃子皮的邊緣上捏出一個個像波浪形的花邊。這樣,一個餃子就誕生了。我把它放在了蓋簾上一看,媽媽包的餃子鼓鼓的,一看就知道裝了好多餡。而我包的餃子癟癟的,跟沒有裝餡一樣,立都立不住,晃悠了兩下便“趴”了下去。媽媽笑著說是因為餡擱少了。這回,我包之前皮上多放了點餡。結果,包的時候手指一捏,餡都擠出來了,皮兒也撐破了,手上到處粘的都是餡,粘呼呼的,真是慘不忍睹。於是,我不停地調整著餡的多少,又接連包了幾個餃子。終於這次,我也能熟練掌握餡多少的技巧了,餃子也像媽媽包的那樣鼓鼓的,能驕傲地“站”在那裡了。
例三
我學會了拉小提琴
一次聆聽音樂會讓我這個樂盲迷上了小提琴。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媽媽終於答應讓我學琴了。
媽媽給我請了個老師教我拉琴。看著老師那嫻熟的動作,聽著琴絃上發出的優美的樂聲,真讓人佩服。我想:要是有一天,我也像老師那樣,身著黑白相間的燕尾服,站在夜深人靜的小樹林中,輕輕地拉上一曲小夜曲,那是多麼令人心滿意足呀!
我從老師教我的指法開始練習。我必須先學會用脖子和肩夾住這把小提琴。開始還能夾住,到後來,我的脖子也酸了,頭也麻了,汗也下來了。我緊緊地咬住牙關,好像一鬆嘴,琴就會掉下來一樣。老師在一邊一個勁兒地讓我放鬆。我卻越來越緊張,直到脖子開始抽筋了,才把琴拿下來。就這樣,我很快過了第一關。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下課以後,我練習得就更苦了。夾琴、推弓、拉弓,一練就是兩個小時。有一次,我發現我的小提琴上怎麼有點水呢?原來,是我的汗水把琴弄溼了。現在,我的肩膀上的皮膚上還有一片硬硬的繭——那是我練習夾琴的烙印。
冬天,天氣冷,我的手上有幾道小小的裂口,按琴絃的時候一不留神,口子被琴絃拉深了,流出了鮮紅的血。媽媽勸我休息休息。我說:“不!流點血不算什麼!”就這樣,經過刻苦練習,我的小提琴考級已經通過了六級。
腦中先形成一定的步驟,第二段寫原因,再寫過程(過程中有詳有略,克服困難的地方要詳寫),結尾大致是寫自己的感受,懂得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如果你沒有更好的素材,就以上面的小例文為素材,把它改得更好,詳細的地方寫得更生動,更具體!!
勤寫勤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