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本質談中醫傳承和創新?

  中醫的科學性、經驗性、文化性與中醫傳承息息相關,中醫人必須牢牢把握關乎中醫本質的核心內容,樹立正確的中醫科學觀,把握對於古聖先賢、當代名醫名師、自己個人三種經驗的學習積累,並通過持之以恆的文化積累滌清中醫學習之路。

  今時之中醫不僅要有坐堂行醫的本事,還應具備創新發展學科的信念和能力。當我們的中醫人視野更寬、思維更廣的時候,不僅是給予了自己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也同樣是為我們的中醫學科開啟了一扇扇發展之門。

  產業化意味著一門學科的知識、產品具備了更為廣闊的服務天地,服務社會、服務百姓的產業化事業應當是我們實現理論創新、科研創新、文化創新、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可以說,產業化的現實意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科創新的高度和前途。

  基於科學性、經驗性、文化性的中醫傳承

  中醫的科學性、經驗性、文化性與中醫傳承息息相關,中醫人必須牢牢把握關乎中醫本質的核心內容,樹立正確的中醫科學觀,把握對於古聖先賢、當代名醫名師、自己個人三種經驗的學習積累,並通過持之以恆的文化積累滌清中醫學習之路。

  樹立正確的中醫科學觀念

  中醫作為一門有理有據且有用的學科,是符合科學的,其具有的是獨特的中國科學思維。而中醫人傳承的難點和關鍵點就在於能否樹立正確的中醫科學觀。

  無數前輩學者在談到中醫傳承的問題時無一例外地會強調中醫思維的培養。中醫思維正是中醫科學觀的意識思維體現。沒有形成正確的中醫科學觀念,造成越來越多的中醫學子對於中醫學理論的掌握僅限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使越來越多的中醫從業人員在診斷疾患和處判針藥的過程中,因為不會運用中醫思維而走上了“過分的依賴醫學檢驗結果”和“機械刻板的依據病名開藥”的不歸路,大大有悖於中醫的根本理念。

  中醫科學觀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導,始終不脫離事物的形象系統,再輔以抽象思維進行歸納演義;現代科學觀,則是以邏輯思維為主導方式,必須充分建立在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基礎之上進行推斷。而當代中醫學子主要是接受現代科學思維教育成長起來,因為早期日常所接觸到的都是具有現代思維的事物,也因此習慣於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思考。正是中醫理論的科學觀念與現代學子所習慣的現代科學觀念的不一致造成了中醫藥學子們在學習上的困難性,這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們學習中醫的信心。

  中醫科學觀的產生,離不開中國古代哲學的指導,中醫學的許多概念如陰陽、五行、整體觀念等,以及“觀物取象”及“取類比象”等認識事物的方式,皆源自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也可以說,中醫學就是中國哲學思想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體現,是其載體之一。所以,想要準確地傳承中醫藥、正確地創新中醫藥,要求我們中醫人樹立正確的中醫科學觀,而樹立正確的中醫科學觀又要求我們從中醫傳統的哲學思維中去找尋方法。

  把握三種經驗的學習積累

  經驗是中醫這門學科得以延續和傳承的重要保證。筆者常與人開玩笑說:“中醫的門診量與中醫的年齡成正比、與老中醫的鬍子長度成正比。”生活中人們常以“名老中醫”為尊,而國家評判名醫的標準之一是“行醫30年以上”,國醫大師的標準之一是“55年以上的臨證經歷”,這一切都在強調經驗對於中醫傳承至關重要。

  許多人會對經驗積累感到迷茫,以為經驗全在於臨床。而在筆者看來,一個完備的中醫傳承過程至少應當把握對於三種經驗的學習積累。

  一是古聖先賢的經驗

  這一部分經驗就存在於浩若煙海的中醫典籍之中,作為中醫學子應當大量反覆地閱讀中醫典籍,中醫作為一門“以人為本”的醫學,沒有包治百病神方,有的是諸多“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典型案例;沒有“一是一、二是二”的絕對真理,有的只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靈活方法。因此,大量反覆地閱讀中醫典籍,是瞭解各式各樣案例、掌握林林總總方法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習積累古代先賢經驗的唯一方法。

  二是當代名醫名師的經驗

  跟名師是經驗傳承的關鍵環節,名醫名師在臨床上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對於中醫典籍也有著獨到成熟的見解看法,筆者常說“醫者之意是中醫傳承最難把握的關鍵”,而名醫名師通過口傳心授,對學生在醫書和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是彌足珍貴的,可以說學習名醫名師的經驗是跨越書本和實踐所遇難題的捷徑。

  三是自己個人的經驗

  古人常言“知行合一”,今人亦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自己在不斷的學習研究過程中做到“早臨床、多臨床、反反覆覆臨床”,從而將在中醫典籍中學習到的古人經驗和跟名醫名師學到的經驗在臨床中得到驗證,最終形成屬於自己個人的經驗,才標誌著一箇中醫基本完整地完成了傳承階段。

  “讀經典、跟名師、反覆臨床”代表的不是三個獨立的過程,而是三種經驗的學習和積累,其相互之間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中醫傳承的完整基礎,荀子《勸學》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打好三種經驗的基礎是中醫傳人能夠傳承的紮實保障。

  用文化疏通中醫學習之路

  在筆者看來,文化既有模糊的方面亦有要求精確的內容。

  從廣義的方面來講,文化可以說是一種用來普及和傳播知識十分重要的方式。著名心理學家奧蘇柏爾認為:“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如果原有認知結構中缺少同化新知識適當的上位觀念,或原有觀念不夠清晰或鞏固,則有必要設計一個先於學習材料呈現之前呈現的引導性材料,構建一個使新舊知識發生聯繫的橋樑。這種引導性材料被稱為先行組織者。”筆者認為,中醫藥文化正是中醫學教育中的“先行組織者”,或稱“引導性材料”。相對於中醫學基本課程而言,中醫藥文化所包含的古代哲學思想、文化常識、醫學古文、典故傳說等內容是學生正式接觸中醫學課程乃至深化中醫學習最好的基礎教育。這些傳統文化本身的魅力不僅能夠勾起學生的探索慾望,而且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置身於中華文化的氛圍,從而利於其從容自然地接受中醫學課程。

  中華文化本身極具魅力,不能忽略中醫學的文化屬性而直接傳播其技術成分,這不僅大大降低了其魅力,同時亦造成了眾多學子的學習障礙。中醫學本身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板塊之一,中醫的學習之路應當藉助文化來展開和疏通。

  文化也有講求精確的地方,因為文字作為中醫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中醫文化的重要符號,不能精準把握文字的文化含義,則傳承艱難。許多中醫的字詞含義在不同的篇章、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對於“藏象、腠理、經絡”等字詞的理解,“藏”與“髒”、“證”與“症”等字義的變遷差異,對“神、氣、精”一類字的理解等等。只有具備足夠的文化知識儲備,才能夠遊刃於中醫學浩瀚的字裡行間。

  中醫藥文化汲取了歷代人文文化成果,特別是哲學、宗教、倫理等,就此而言,這成就了中醫典籍的浩瀚。中國作為擁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古老國度,她的文字、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髮生著變化,卻依舊能夠保持延續性、同一性,故而使其諸多文明結晶得以傳承、積累至今併發揚光大。這種傳承是基於後學對於先賢文化深度的瞭解掌握之上,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不瞭解知識產生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就不能對知識進行客觀合理的判斷,也就容易產生望文生義、斷章取義、不求甚解等學術態度,更不可能進行傳承。許多學生放棄學習中醫,稱其為“不科學”,往往是因為自己文化知識的儲備不夠,不能正確理解中醫學概念造成的;還有一些堅持走中醫之路的學子,卻不能合理地詮釋中醫理論內涵,不能夠給予外行人對於中醫學令人信服的解釋,也是由於文化知識儲備不足。

  總的來說,每一位中醫人應當究其一生不斷充實學習中醫藥文化,才能夠源源不斷地儲備先哲的知識,從而具備合理正確傳承中醫學術的能力。

  原創性和產業性是中醫創新的根基和動力

  中醫作為一門學科,如果要發展壯大還需要創新和進步,而中醫的原創性和產業性正是這門學科得以創新進步的根基和動力。

  原創中醫是創新汲取靈感的不竭源泉

  中醫原創體現於何處?體現於中醫的文獻之中。中醫目前面臨的創新上的困境,其實往往並非在於科研能力不足、基礎人才睏乏,很大程度上是緣於對中醫原創的發掘研究工作日益停滯。

  多年來,為了促進中醫學融入已發生鉅變的現代社會,中醫界一直致力於使中醫“現代科技化”,以適應現代國人觀念的轉變,卻忽略了使中醫學真正實現創新、轉型現代的另一條途徑——努力發掘文獻,從中醫原創中汲取靈感。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中醫藥的原創文獻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發掘,使得中醫學在現代社會屢遭誤解、舉步維艱。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正是緣自今人浮躁冒進的學術作風。

  人類社會及思想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歷史過程,這一過程是不能割斷的,而中醫文獻研究的任務,就是探討中醫藥學這一文化現象的歷史過程、發展趨勢及其內在邏輯,即規律性:一是總結過去;二是認識現在;三是預測未來。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對原創的中醫中藥進行解讀掌握,才能夠懂得中醫是怎麼來的,並認識到中醫現狀如何,進一步便能夠把握中醫的未來走向,進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中醫。

  現如今,具有原始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醫知識體系被分割,中醫的核心價值被肢解,將會逐步導致中醫學淪為一種低水平、經驗性、不穩定、理論價值少的醫療保健技能。所以,只有首先完整傳承並大力發掘中醫藥原創的內容,才能夠透徹地理解中醫學原理,並在此基礎上依據現實需要創新中醫學的理論、技法以及產品。

  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源頭和體系,中醫作為中國獨有的醫學學科,包含自然科學屬性的同時還富含強勢的社會科學屬性,在學科技術發展的同時還閃耀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光芒。我們只有從中醫中藥的體系和本質上弄清中醫學術發生之源頭、背景,諳熟其表述的方式,認清其體貌,才能真正明白中醫的學術原理,才能深刻理解中醫的理論與實踐,才能認清其價值,明白其走向,並煥發出探究她的動力,也才有資格褒貶其得失。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學會如何使用就可以了,何必知道其來龍去脈呢?”其實不然,譬如電腦,單就使用而言,大可不必弄清電腦的構造原理;然若想改進電腦、創新機器,則必須要通曉其機械原理。於中醫而言,其意義大抵相近。而往往在中醫中藥的創新領域中取得成就的大家,還就是充分從中醫原創中找尋的突破途徑,譬如陳可冀教授、屠呦呦教授等,從他們星光熠熠的發現發明之中就可以看到中醫藥原創文獻的耀眼身影。

  中醫產業化視野助中醫創新展翅騰飛

  今時今日的中醫已經和過去以張仲景為代表的坐堂醫大不相同,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的中醫學子面臨的是更為現代化的社會和愈加龐大的受眾,怎樣去適應現代化的節奏,並運用學科理論服務於越來越多的百姓,要求我們中醫學子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在筆者看來,中醫創新需要中醫人具備產業化的視野,不是說一定要把中醫各種事物轉化成產業,而是每一門學科最終的目的在於為人類服務,因此一門學科及其理論最終應當以實現服務大眾甚至形成產業普惠大眾為目的,這一目的是學科得以創新的內在動力。

  產業化意味著一門學科的知識、產品具備了更為廣闊的服務天地,也應當是學科努力發展的方向。在這一方向的感召下,學科的進步將更為迅速,而學科的創新也會以人為本而更具有實際意義。中醫人在學科創新的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考慮理論的可行性、實驗的科學性,還應充分地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百姓的切身需要去考慮,當這些考慮周到了,便使學科具備了符合現實的意義,同時也具備了實現產業化的可能。這種創新的出發點、考慮的全面性可以看作是一種產業化的視野。

  應該說,在中醫學科內部的各項內容都具備產業化的可能性。中藥、方劑的產品就無須贅述了,現如今不少上市醫藥公司的拳頭產品都以中醫藥開路。中醫文化方面,同樣產業化潛能巨大,且不說市面上養生保健、中醫文化類書籍熱銷,就電視網絡等傳媒而言,中醫藥類節目已形成了強勢的傳媒產業。中醫教育方面,筆者從事中醫教育多年,不僅通過構建創新學科的發展主編出版了一系列服務學生的相關教材,還整理出版了眾多中醫典籍,並組織策劃了一系列名老中醫的著作及講座光盤等等,這些也是中醫教育領域中的產業形式之一。中醫醫療方面,許多可操作性極佳的臨床醫療技術都可以申請專利,進而形成服務於病患的醫療產業規模。我的一位博士後就在協助洛陽正骨醫院進行關於洛陽正骨技術學術思想總結整理的課題研究,從理論方面為洛陽獨特的正骨技術日後的產業化可能打下基礎。

  上述這一系列產業,有的是依託中藥的科研創新,如中藥產品的研發;有的是依託中醫傳播方式的創新,如中醫藥文化通過各種媒介進行傳播;有的則是依託學科構建和理論創新的發展,如筆者主編的亞健康系列教材;有的則是依託臨床獨具療效的技術,如洛陽正骨學術思想的總結整理等等。因此,在筆者看來,服務社會、服務百姓的產業化事業應當是我們實現理論創新、科研創新、文化創新、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可以說,產業化的現實意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科創新的高度和前途。

  目前,中醫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時機,卻也同樣面臨了前進過程中的巨大挑戰——如何在科文並茂、百業興盛的今天抓緊時機進一步證明自己、進一步取信並服務於更多的百姓、進一步緊隨時代步伐而不被淘汰,就不僅僅是熟讀聖賢、掌握醫技能夠戰勝的困難了。今時不同往日,今天的中醫人必定要比古代先賢承擔更多維繫學科命脈的艱鉅任務,因此今時之中醫不僅要有坐堂行醫的本事,還應具備創新發展學科的信念和能力。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思考,能夠激起中醫傳人中醫書本以外的思考和探索,激勵中醫學子們站在一個學科命運的高度來俯瞰自身、思索未來。當我們的中醫人視野更寬、思維更廣的時候,不僅是給予了自己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也同樣是為我們的中醫學科開啟了一扇扇發展之門。

註釋:本文為轉文。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