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皮損以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常難以確定。現在把自己的一些治療經驗分享給大家。
治療方法
乳膏
外用乳膏多數是激素藥物,一定要認準中藥製劑最好。或者用苦蔘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溼疹效佳。
外用
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溼敷,比例一定要控制好,如果高錳酸鉀用多了會引起刺激嬰兒肌膚。
食療
粳米粥,粳米一兩,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取鮮荷葉一張洗淨,覆蓋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調勻即可,食時加糖少許,可清暑熱、利水溼。
雞蛋油
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黃呈焦煳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偏方
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3次。治療急性溼疹有良效。
單方
紅薯適量,搗爛取汁,用消毒紗布放在紅薯汁內浸透,折成兩層,貼患處,然後用幹紗布包好,每日換藥1次。
預防護理
戒口
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顯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在戒口期間,一般性的治療,如潤滑膏及藥膏,必須持續使用。
保持清潔乾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衝淨。洗完後,抹乾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髮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
停止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強烈建議暫停,得了溼疹的寶寶,特別是這麼重,一般是過敏體質,接種疫苗後,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危險,另滅活的疫苗還好說,減毒活疫苗,對寶寶來說太危險,極易導致皮損部位的感染。
飲食
母親在哺乳期間飲食要禁忌吃牛肉,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小兒吃奶粉要選用正規大廠大奶粉。這一點很重要。母乳餵養的母親注意飲食,海鮮、豆製品、花生、瓜子、牛奶、動物的肝臟、辛辣的東西儘量都不要吃。
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溼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避免肌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晒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乾汗水;天冷乾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 。
修短指甲
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注意事項
飲食要控制,不吃牛羊肉。
查找和避免接觸過敏原。
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房間保持空氣暢通,保持清潔衛生,避免灰塵刺激皮膚。
如需進一步治療要到正規醫院治療。